PFC的数值与电路的负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PFC是能够测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PFC的数值较低,说明电路无功功率大,设备的电量利用率并不高,并且进一步增加了线路供电的损失。那么如何针对PFC的效率,也就是数值来进行提升呢?本文就将针对如何利用被动PFC来提高PFC效率来进行介绍。
运用被动PFC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需要一个笨重的大体积LC滤波器。主动PFC广泛用于减少系统滤波器电感线圈的尺寸与重量。因此,增加效率与功率密度是主动PFC方案的关键设计因素。对于大功率交-直流变换器来说,连续传导模式(CCM)升压型主动PFC拓扑结构更受欢迎。与非连续传导模式(DCM)和临界传导模式CRM)不同的是,CCMPFC产生的波纹电流更小,可简化EMI滤波器设计以及保持小负荷下的稳定性。因此CCMPFC不仅广泛用于服务器与远程通信的电源供给,而且可用于平面显示器的电源供给。
按照功率变换器PFC改善功率密度的设计趋势,设计人员必须减少系统损耗与整个系统的尺寸、重量,或者增加开关频率,集成有源元件。
一种新型的MOSFET/二极管组合可以实现较高的功效,减少开关损耗。并且通过降低MOSFET的导通电阻,提高其开关速度完成CCMPFC控制器的设计。上述性能的改善,都离不开一种具有低反向恢复电荷(QRR)的SiC肖特基二极管。下面在一个400WCCMPFC应用当中,将其与常用的硅Si二极管/平面型MOSFET的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可看出本文所述MOSFET/二极管组合的优点。
与DCM升压电感的恒流相比,CCM下的PFC具备更多优势。通过EMI滤波的电流要比DCM或CRM中小得多,因此这些优势在大功率设计中更为明显。在一般情况下,MOSFET的功率损耗通常由它的开关损耗决定,事实上开关损耗是由分立升压二极管的反向回缩特性所引起的,而上述这个根源取决于工作电流与二极管温度。这些因素导致了二极管与MOSFET功率损耗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变流器的性能。
图1
图2
图1与图2所示为CCMPFC的工作情况,包括电流和电压波形,可看出低QRR对PFC二极管的重要性。一开始,二极管D1引入输入电流,同时还有二极管中的少量积累电荷。在开关导通的过程中,MOSFETM1导通,二极管D1关断。巨大的导通电流流过MOSFET,除了经整流的输入电流以外还包括D1的反向恢复电流与放电电流。一般情况下,电流的变化率通过M1的封装电感及其他存在于外部回路的寄生电感进行限制。二极管电流波形的负值区域便是反向恢复电荷QRR,其中时间间隔长度(t0到t2)是反向恢复时间tRR。在t0与t1之间时,二极管保持正向偏置,因此MOSFET电压为VOUT+VF。在t1时间,p-n结附近的积累电荷被耗尽。二极管反向电流持续存在,直至消除所有残留的少量积累电荷。在t2时间,这些电流基本上为零,二极管在反向偏置条件下达到稳态。这些由硅Si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所引起功率损耗,限制了CCMPFC的功效与开关频率。
CCMPFC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减少MOSFET与升压二极管的传导性与开关损耗。如果想设计一高性能的、且具有较小尺寸与较高的工作频率的CCMPFC,其MOSFET要求如下:较小的导通电阻以减少传导损耗;低CGD以减少开关损耗;低QG以减少栅极驱动功率;低热阻。同样,升压二极管要求如下:tRR时间短以减少MOSFET导通损耗;低QRR以减少二极管开关损耗;小VF以减少传导损耗;温和的反向回缩特性以减少EMI;低热阻。
本文只是众多能够提升PFC性能的方式之一,其他一些别的方式也能够很好的针对PFC进行提升。虽然本文只针对被动式来提高PFC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大家能够消化文中的全部知识点。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瞻芯电子推出最新图腾柱PFC控制芯片IVCC1104,助力高效电源开发 | 23-10-24 15:40 |
---|---|
GaN 如何在基于图腾柱 PFC 的电源设计中实现高效率 | 23-08-03 16:28 |
意法半导体强化数字电源二合一控制器,提高过载时电源稳定性和调压准确度 | 23-01-03 17:20 |
英飞凌推出业界首款PFC和混合反激式组合IC,提高基于GaN的USB-C EPR适配器与充电器的性能 | 22-11-24 11:21 |
小编推荐:预测控制?一种CRM Totem pole PFC的实现方法 | 20-09-07 12:01 |
微信关注 | ||
技术专题 | 更多>> | |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回顾 |
2024.06技术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