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把吹过的牛一一兑现,华为手机的崛起

2019-08-07 10:50 来源:互联网 编辑:Angelina

2019年二季度,虽然受到贸易战的影响,但是华为手机依然销量增加8%,华为已经是三星之后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的。在国内华为也已经排名第一好几个季度了。

2012年,当华为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时候,说过很多豪言壮语,一度被成为大嘴吹牛。而2019年,华为手机吹过的牛却一个个兑现了。

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华为手机的崛起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 从小灵通到智能手机

就目前的掌握的资料来看,虽然华为很早就生产过一些手机终端,但是华为真正要进军智能手机是2011年左右的事情。

当时的态势是这样的,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引领智能手机新时代。2008年魅族M8出世,HTC也推出了S1等一系列苹果的模仿机。

同时,谷歌非常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利用Linux核心和Java语言,推出了第一代安卓系统。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安卓手机逐渐有点样子,多点触摸,体验类似于PC的智能手机相比功能手机体现出绝对的体验优势。

大家已经认识到,未来智能手机会形成类似PC的格局,安卓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Windows。而中国厂商会在未来占有重要地位。

2011年,中兴的880在欧洲销售火爆,魅族产品已经做了两代,小米也已经开始推出第一代产品。

华为则秘密研发了D1和P1两款产品,准备从运营商配套手机,转到独立的智能手机市场。

2012年,巴塞罗那通讯展,华为拿出P1和D1震惊全场。

但是,华为入场的结果很不理想。

2012年,大红大紫是小米,在智能手机的普及期,销售好的是高性价手机,华为高端入场销量惨淡。

华为入场的很不成功。

二、 学我者生

入场不理想,华为开始了强大的学习提高过程。

在余承东微博吹牛被喷,但是余承东说了一个事实,就是华为员工的学习能力强大。

2012年,小米风光无限,华为就在年底学习小米的思路,与小米2同步推出了四核心,1999元的荣耀二代。

当年,在华为手机销量一片惨淡的情况下,荣耀二代一枝独秀。

2012年,除了小米,三星在线下市场也非常成功,结果华为在2013年调整了自己的产品线。

华为的高端D系列被取消,华为用P系列和Mate系列,复制了三星的S和note系列。一个小屏,一个大屏,强攻线下市场。

结果,2013年,华为在刘江峰接手荣耀后,依靠紧跟红米的荣耀3C大获成功,销量上站住了脚。

随后,华为的研发开始发力,华为K3V2因为工艺和图形,被诟病很多,一度是最弱的四核处理器。同时因为基带和应用处理器分离,稳定性也不好。

而华为很快就搞定了融合基带处理器的SOC,麒麟910之后,意味着华为有稳定的SOC可用,P6让华为初步进入线下市场。

到了,麒麟920时代,华为的处理器,已经与三星,高通可以同场竞争了。而这个时候华为的UI、外观也大幅进步。

P7和Mate7时代,华为大量投入,在渠道营销上发力。一举甩开小米,华为成为线下有华为,线上有荣耀的双品牌,性价比和高利润市场并重。这种布局让华为在未来一年的第二轮换机中占据了优势。

三、 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5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完成,市场进入第二轮换机期,从性价比品牌换到中高端品牌。

这一年,小米出现增长停滞,随后是2016年大溃败。

华为因为在2014年,已经布局了线上荣耀,线下华为,结果在小米溃退的时候,依靠线下市场占住了脚。

这一年,线下的金立、OV,华为都不错。

而华为发现,自己的增长并不是最快的,线下强大的OV取得了100%以上的增长,在销量榜上,盯了数年小米的华为反而被OV压倒了。

小米厉害学小米,现在OV厉害了,华为的nova就来了。

华为的nova几乎是像素级的复制了OV的套路,小鲜肉代言,注重自拍,讨好女性市场,高价格高利润高提升,铺设线下渠道。

结果,到了2018年,华为有了全套的产品线,男性商务有华为的P和mate系列,女性有nova,性价比有荣耀。

无论哪个市场好,华为都能吃到蛋糕。

2018年底,随着特朗普大力推销,华为在国内的各个市场销量都大涨,形成一骑绝尘的局面。

同时,华为内功研发的优势也体现出来,处理器方面华为自主,可以精确的推出产品,需要AI就集成AI,需要集成ISP就集成IP。拍照方面说定制元件就定制元件。营销执行学谁像谁,还能超越。

内功让华为的学习有效,几年下来终于超越了竞争对手,座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王座。

标签: 华为 智能手机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回顾
2024.06技术专题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