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又成就了可穿戴设备新的使命,也是改变了可穿戴设备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娱乐方面,还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根据最新研究公司(TMR)的研究报告显示,预估到2026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290亿美元,未来七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有望超过17%,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道路上会有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炙手可热并非全无道理。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在这样的双重挑战下,利用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进行疾病和健康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可穿戴医疗设备让医疗服务变得“随手可得”,让更多医疗患者从中受益,对医疗资源供给短缺的偏远地区来说,在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帮助下,他们不仅能够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还能够获取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等在内的全方位、系统化疾病管理方案。
在诊断疾病之前,中医常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同样有自己的一套望闻问切,即利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收集体征信息,例如在可穿戴设备中增加血糖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心电传感器,以此来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和心电状况,这些传感器负责真实客观地记录身体数据,然后可穿戴医疗设备再借助自身的数据运算或云端大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初筛,或发出相应的风险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优势还体现在降低治疗成本、释放医疗资源空间。首先,患者可以直接将可穿戴医疗设备上采集的健康数据传送给医生,而医生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反馈选择是上门就诊还是远程会诊,极大地节省了医患双方的时间;其次,患者可以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上显示出来的指数变化随时勘察健康信号,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为医院床位争取最大的利用空间。
因此,相较于每半年或一年的定期复查,不间断的监测更能反映出身体异样,也就更有可能及时采取措施,还原身体健康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可穿戴医疗设备走在了健康产业的前沿,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可穿戴医疗设备从探索期迈向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虽然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重点已经从健身转移到了医疗,但这也意味着应用到健康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将会被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显然,在数据精准性、对复杂病况的科学识别、续航能力以及隐私安全保护等方面,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短板毕现,这就导致用户对监测数据不信任、误差较大的数据进一步影响后续操作,需要频繁充电的可穿戴设备被闲置等情况发生。
其次,“尝鲜者多,使用者少”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真实写照,也是购买过可穿戴设备的消费人群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浇灭了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热情呢?设备功能不足、联网容易失败、用法过于复杂、舒适性不够,这些贯穿在使用体验中的各个环节均成为消费者对智能设备失去信心的“罪魁祸首”。因此,可穿戴医疗设备在设计之初,除了需要体现硬核的技术优势外,还应该输出带有一定人文关怀的柔软力量。
最后,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今天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会发现它离理想中的可穿戴“生态圈”还相去甚远。显然,智能可穿戴领域的迅猛发展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如何才能让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呢?这就要求这个生态系统里的所有参与者“抱团取暖”,联合专业机构,相互配合发展,为可穿戴设备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更要建立行业标准,构建并完善生态系统,共同应对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毫无疑问,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而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否冲破阻碍其发展的乌云,照进更多人的现实生活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会到来,也期待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科技的洪荒之力:可穿戴设备中的MEMS传感器 助运动员争金夺银 | 24-09-14 09:26 |
---|---|
以AI之力革新可穿戴设备,为生命护航 | 24-08-21 17:16 |
DIGISEQ和英飞凌共同推出全球首款预认证环形嵌件,助力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 | 23-12-21 10:44 |
艾迈斯欧司朗SFH 7018助力可穿戴设备实现高质量的心率和血氧测量 | 23-12-11 15:40 |
艾迈斯欧司朗的超低噪声AFE传感器技术有助于增强可穿戴设备对生命体征监测的能力 | 23-11-30 14:44 |
微信关注 | ||
技术专题 | 更多>> | |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回顾 |
2024.06技术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