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IO-Link改变智能工厂决策的三大原因

2024-02-19 15:47 来源:ADI 编辑:电源网

作者:Brian Condell和Michael Jackson

工业4.0的关键在于从工厂车间边缘收集数据,为工厂控制器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帮助工厂做出更明智或“更智慧”的决策。此外还让制造商能够快速轻松地定制产品,而无需为重新配置制造流程付出大量成本。这就打开了“单件小批量生产”制造流程的大门,有助于减少浪费,让工厂生产更加可持续。IO-Link在实现工业4.0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适用于新工厂,而且还能轻松升级现有老旧设施。近年来,IO-Link节点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预计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发展。这篇博文探讨IO-Link为追求智能化流程的制造商带来的三大关键优势。下方的图1显示了IO-Link的增长率。

下载.png

图1.IO-Link节点安装数量不断增加

1.IO-Link将智能引入边缘

IO-Link为工厂车间边缘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高达230kbps的双向数字数据通信接口,使其能够测量、监控和控制生产线的各个阶段。边缘处理的决策越多,需传输到控制室PLC的数据就越少,从而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和能源。例如,除了C/Q数据线之外,传感器还可以使用IO-Link接口中的引脚2 (I/Q)作为数字输出(DO),读取来自二进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同时驱动LED指示超过阈值的情况,而无需用户输入来做出此决策。下方图2为典型IO-Link传感器的框图。

下载.png

图2.IO-Link传感器的构建模块

2.IO-Link支持简化安装

IO-Link使用标准化接口,用工业环境中普遍使用的便捷M12连接器取代了传统的模拟、二进制和串行接口。此外,该接口采用标准非屏蔽布线安装方式(例如图3中带M12连接器的3芯非屏蔽IO-Link电缆),因此升级设施以使用IO-Link的成本很低。IO-Link还向后兼容串行输入/输出(SIO)二进制信号,也就是说支持IO-Link的传感器可以使用标准数字输入通信通道与现有PLC进行通信。PLC模块升级为与IO-Link主站连接后,IO-Link通道上的C/Q线路就可以与工厂车间的设备进行双向通信。IO-Link与现场总线类型无关,可以在各种工业网络架构中无缝使用。

下载.png

图3.IO-Link电缆

3.IO-Link有助于减少维护并增加正常运行时间

IO-Link有助于确保实时诊断信息畅通无阻,让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让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更换故障传感器。支持IO-Link的设备具有自主调试和自动设置参数的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上述任务的操作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从控制室远程执行配置更新,无需前往工厂车间。举个例子,需调整生产线以生产不同产品时,技术人员可以实时重新配置相关工艺参数,从而尽可能缩短停机时间,加速恢复全面生产。下方图4为距离传感器的参考设计,例如用于测量传送带上物体尺寸的距离传感器。然而,与传统传感器不同的,如果需要更改物体尺寸的公差,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修改该IO-Link传感器测量距离。

下载.png

图4.MAXREFDES174:IO-Link距离传感器

有关ADI公司用于实现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IO-Link主站和从站收发器产品组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链接:

IO-Link主站智能工厂 | ADI公司

智能工厂:IO-Link传感器/执行器 | ADI公司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3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6万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nalog.com/cn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回顾
2024.06技术专题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