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串联谐振中的Q值

问下大家对于感应加热中的串联谐振中的Q值怎么计算的呢?在实际运行中,线圈的电压是电感和等效电阻叠加的电压,而负载的等效电阻也没法测量,
全部回复(1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igbtsy
LV.9
2
2013-09-13 20:42

没有必要去关心Q值。

加载后Q值主要由负载的物理性质决定,许多人机械地从书本上去理解Q值,碰到线圈就来提Q值,你所能做的只能把线圈的载面积加大来提高空载线圈的Q值,加上负载后,有载Q值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没有必要去讨论看不见摸不到的Q值,实实在在地提高感应加热的热效率、大幅度降低功率管的损耗及线圈的损耗是主要的。

学过高二物理的按照热效率的定义都可以自己动手测试热效率。

0
回复
2013-09-14 18:26

Q值当然越低越好,但太低就谐振不起来了。Q只主要取决于电感,要测量并不难。但是 Q表测量都是在低电压环境测量。只能作为参考。其实测量工作时电容上的电压就可估算出谐振回路的 Q值。

0
回复
spt77
LV.5
4
2013-09-23 12:07

考虑Q值的时候,就要冲出黑暗,见到光明了!Q值不是算出来的,是测出来的!先知道Q值,再去推算等效内阻、谐振电压、电流什么的!Q值可以用仪表来测量,注意测试条件要和工作情况尽量一致!看过有些人测试1K频率下的指标,而实际工作频率有几十K,这样的测量没有什么意义!

0
回复
mensung
LV.2
5
2013-10-30 00:05
@igbtsy
没有必要去关心Q值。加载后Q值主要由负载的物理性质决定,许多人机械地从书本上去理解Q值,碰到线圈就来提Q值,你所能做的只能把线圈的载面积加大来提高空载线圈的Q值,加上负载后,有载Q值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没有必要去讨论看不见摸不到的Q值,实实在在地提高感应加热的热效率、大幅度降低功率管的损耗及线圈的损耗是主要的。学过高二物理的按照热效率的定义都可以自己动手测试热效率。
L、C、Q是电磁感应谐振电路重要的三个要素,这三个值决定整个电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工作,能否在谐振状态下工作,不能在谐振状态下工作的话怎样使机器正常工作,对Q值的透彻理解(包括对等效电阻的 理解)会对谐振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
0
回复
igbtsy
LV.9
6
2013-10-30 08:23
@mensung
L、C、Q是电磁感应谐振电路重要的三个要素,这三个值决定整个电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工作,能否在谐振状态下工作,不能在谐振状态下工作的话怎样使机器正常工作,对Q值的透彻理解(包括对等效电阻的理解)会对谐振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
想要工作在谐振状态下不是很简单吗?不必去算,看着UCE波形改变驱动频率,调到谐振点为止。到了谐振点功率不对就是你的线圈阻抗不对,改了线圈匝数到额定功率为止,当然同时要改谐振电容以保持谐振频率不变,除非你能接受改变后的谐振频率。
0
回复
spt77
LV.5
7
2013-10-31 12:36
@wangjinchao
Q值当然越低越好,但太低就谐振不起来了。Q只主要取决于电感,要测量并不难。但是Q表测量都是在低电压环境测量。只能作为参考。其实测量工作时电容上的电压就可估算出谐振回路的Q值。
高,有同感!
0
回复
spt77
LV.5
8
2013-10-31 12:37
@wangjinchao
Q值当然越低越好,但太低就谐振不起来了。Q只主要取决于电感,要测量并不难。但是Q表测量都是在低电压环境测量。只能作为参考。其实测量工作时电容上的电压就可估算出谐振回路的Q值。
高,有同感!
0
回复
my.mai
LV.9
9
2013-11-02 09:11
Q值是针对电感量性质的元件来说的,Q值基本无法计算,只能用LCR电桥测量,用接近实际工作的频率来测量会比较准确。串联谐振属于电压谐振,谐振电压是母线电压的Q倍。并联谐振是电流谐振,谐振电流是母线电流的Q倍。Q值这个玩意,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固定的,变化会很大,例如空载和满载,低温和高温,Q值变化都很大。
0
回复
igbtsy
LV.9
10
2013-11-02 15:35
@my.mai
Q值是针对电感量性质的元件来说的,Q值基本无法计算,只能用LCR电桥测量,用接近实际工作的频率来测量会比较准确。串联谐振属于电压谐振,谐振电压是母线电压的Q倍。并联谐振是电流谐振,谐振电流是母线电流的Q倍。Q值这个玩意,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固定的,变化会很大,例如空载和满载,低温和高温,Q值变化都很大。

所以没有动手之前先去考虑Q值,就是自己为自己设置麻烦。

你能够做的只能把线圈的截面积加粗,线圈与负载间的耦合距离做到最佳,这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并没有计算公式。

真的动起手来这些数据快的半天就能得到,并且为今后的设计作了铺垫,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可以凭经验直接估算出线圈的数据而几乎是一次成功的。

0
回复
寒露
LV.2
11
2013-12-01 10:02
@igbtsy
所以没有动手之前先去考虑Q值,就是自己为自己设置麻烦。你能够做的只能把线圈的截面积加粗,线圈与负载间的耦合距离做到最佳,这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并没有计算公式。真的动起手来这些数据快的半天就能得到,并且为今后的设计作了铺垫,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可以凭经验直接估算出线圈的数据而几乎是一次成功的。
你好,问下如果线圈与负载间的耦合距离做到最佳了,怎么设计变压器的匝比呢,匝比不同可以调整电容参数保持频率不变,但是对输出功率影响很大
0
回复
igbtsy
LV.9
12
2013-12-01 15:22
@寒露
你好,问下如果线圈与负载间的耦合距离做到最佳了,怎么设计变压器的匝比呢,匝比不同可以调整电容参数保持频率不变,但是对输出功率影响很大

你这是一个变压器的设计问题。但是也有一个不动脑筋的笨办法。按供应商提供的铁芯的规格配额定功率,按初次级的电流选择导线的截面积,按供应商提供的磁化曲线选择合理的磁势H,安培匝就出来了。有了初级匝数,次级也不用算,试绕几次就会得到额定功率下的次级匝数了吧。

不放心的话初次级匝数多一点,铁芯温升更低、更安全,只是可能增加点铜损,只要铁芯窗口绕得下就是合理的,否则生产铁芯的厂家干吗要开那么大的窗口,人家是内行、是预先算好了才定型的产品。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