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SCALE-2驱动器和 SCALE-1驱动器的比较

SCALE-2驱动器和SCALE-1驱动器相比,工艺上好像是从双极性改为了CMOS工艺,性能也提升不少,之前的SCALE驱动器内部是采用的FluxLink内部连接技术,而SCALE-2内部不知道是什么技术互联的,双极性和CMOS工艺上有什么差异?对于设计的IGBT驱动器有什么性能的提升?

全部回复(2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7-05-16 23:24
CMOS工艺比双极性先进,双极性主要是BJT上用
0
回复
2017-05-16 23:25
@yogong2000
CMOS工艺比双极性先进,双极性主要是BJT上用
双极是电流控制元件,mos是电压控制元件
0
回复
opingss88
LV.10
4
2017-05-17 23:07
SCALE-2内部用的应该也是FluxLink互联技术,传导速率很快
0
回复
opingss88
LV.10
5
2017-05-17 23:11
 IGBT驱动的主要方式IGBT驱动的隔离方法主要由光耦隔离和变压器隔离
0
回复
gdhe342
LV.9
6
2017-05-19 15:35
@yogong2000
CMOS工艺比双极性先进,双极性主要是BJT上用
应该说CMOS和双极性各有优缺点,双极性晶体管能够放大信号,并且具有较好的功率控制、高速工作以及耐久能力
0
回复
gdhe342
LV.9
7
2017-05-19 15:41
@opingss88
SCALE-2内部用的应该也是FluxLink互联技术,传导速率很快
SCALE-2主要就是用来驱动IGBT的,电压做的比双极性高
0
回复
tingch223
LV.4
8
2017-05-20 23:26
@gdhe342
SCALE-2主要就是用来驱动IGBT的,电压做的比双极性高
igbt驱动器是驱动igbt并对其整体性能进行调控的装置
0
回复
tingch223
LV.4
9
2017-05-20 23:27
@gdhe342
SCALE-2主要就是用来驱动IGBT的,电压做的比双极性高
动态驱动能力强 ,能为igbt栅极提供具有陡峭前后沿的驱动脉冲
0
回复
gdhe342
LV.9
10
2017-05-21 22:27
@tingch223
igbt驱动器是驱动igbt并对其整体性能进行调控的装置
IGBT一般可以做到上千v的驱动器,mos管一般只能做到1000v以内
0
回复
gdhe342
LV.9
11
2017-05-21 22:29
@opingss88
 IGBT驱动的主要方式IGBT驱动的隔离方法主要由光耦隔离和变压器隔离
这两种隔离方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光耦好像成本比较低
0
回复
a2512848524
LV.8
12
2017-06-01 16:43
SCALE-1驱动器和SCALE-2驱动器相比,SCALE-1驱动器是双极性做功率关,-2 改为了CMOS管。
0
回复
2017-06-01 21:07
@opingss88
SCALE-2内部用的应该也是FluxLink互联技术,传导速率很快
FluxLink具有较宽绝缘间隙,这种技术是超薄型封装技术,可以缩小尺寸并降低了成本。
0
回复
xxbw6868
LV.9
14
2017-06-01 21:17
@a2512848524
SCALE-1驱动器和SCALE-2驱动器相比,SCALE-1驱动器是双极性做功率关,-2改为了CMOS管。
还有另外一个不同,SCALE2的短路保护方式比起SCALE1通过Vthx进行保护动作更快也更可靠,SCALE2的集电极的高压主要是承受在Rvce上
0
回复
xxbw6868
LV.9
15
2017-06-01 21:18
@gdhe342
这两种隔离方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光耦好像成本比较低
变压器隔离体积大,光耦隔离的话可靠性不高,容易受温度等影响。特别是这种大功率的应用的场合。
0
回复
2017-06-02 20:01
@gdhe342
应该说CMOS和双极性各有优缺点,双极性晶体管能够放大信号,并且具有较好的功率控制、高速工作以及耐久能力
SCALE-1驱动器是双极性做功率关,SCALE-2驱动器CMOS管做功率关
0
回复
trllgh
LV.9
17
2018-09-04 21:16
@gdhe342
SCALE-2主要就是用来驱动IGBT的,电压做的比双极性高
SCALE技术将所有关键的门极驱动器功能集成到ASIC中,简化设计的同时减小尺寸和增强可靠性。
0
回复
spowergg
LV.10
18
2018-09-04 21:26
@xxbw6868
变压器隔离体积大,光耦隔离的话可靠性不高,容易受温度等影响。特别是这种大功率的应用的场合。
变压器耦合驱动器的特点是不必专设工作电源且速度高 , 输入输出间耐压可 做得较高,成本较低 
0
回复
spowergg
LV.10
19
2018-09-04 21:27
@spowergg
变压器耦合驱动器的特点是不必专设工作电源且速度高,输入输出间耐压可做得较高,成本较低 
电耦合驱动器的最大特点是双侧都是有 源的 ,由它提供的正向脉冲及负向封锁脉冲的 宽度可以不受限制,一致性跟稳定性好。
0
回复
spowergg
LV.10
20
2018-09-04 21:28
@trllgh
SCALE技术将所有关键的门极驱动器功能集成到ASIC中,简化设计的同时减小尺寸和增强可靠性。
防止门极开路或门极损坏时主电路加电损坏 IGBT ,一般要在栅射间加入一电阻 Rge ,阻值为 10 k Ω左右。
0
回复
tabing_dt
LV.10
21
2018-09-05 13:16
SCALE-2驱动板的元器件数量比 SCALE-1 动器降低了百分之六七十,比最早的驱动器元器件 数量减少了 90% 元器件数量的减少,除了降低成本,也提高了驱动板的可靠性。
0
回复
2018-09-05 13:19
@tabing_dt
SCALE-2驱动板的元器件数量比 SCALE-1 动器降低了百分之六七十,比最早的驱动器元器件数量减少了90%元器件数量的减少,除了降低成本,也提高了驱动板的可靠性。
SCALE-2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驱动器可靠性,降低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0
回复
2018-09-05 13:20
@a2512848524
SCALE-1驱动器和SCALE-2驱动器相比,SCALE-1驱动器是双极性做功率关,-2改为了CMOS管。
SCALE-2 系列驱动器适用于两电平、三电平和多电平拓扑 结构及 IGBT 并联,灵活的故障管理。
0
回复
wengnaibing
LV.9
24
2018-09-05 13:26
@gdhe342
IGBT一般可以做到上千v的驱动器,mos管一般只能做到1000v以内
IGBT 驱动器的设计除了考虑提供良好的驱动性能与可靠保护以外,还必 须关注 IGBT 的寄生效应、电磁兼容性等特性。
0
回复
wengnaibing
LV.9
25
2018-09-05 13:29
@眼睛里的海
SCALE-2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驱动器可靠性,降低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SCALE-2还具有有源钳位、短路保护和电源欠压封锁等功能;具有光纤和 变压器两种接口选择。
0
回复
k8882002
LV.9
26
2018-09-05 13:34
@wengnaibing
SCALE-2还具有有源钳位、短路保护和电源欠压封锁等功能;具有光纤和变压器两种接口选择。
SCALE-1与CALE-2的短路保护不一样,SCALE-2去掉了一个恒 流源,去掉了 及箝位二极管VDm。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