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下个月过无塑料袋的日子(转贴)

下个月起,塑料袋必须有偿使用,这意味着今后不能再滥用塑料袋了.从二三十年前的水草绑肉菜到如今的轻便胶袋,人们好像只用了一分钟就能适应,可如今要舍弃便捷重拾水草藤篮布袋,适应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想到塑料袋带来的环保难题,我们不得不努力使自己重新回到那个无胶袋的年代.

    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经历过“草绳年代”的老广,听他们讲讲,无胶袋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老广用袋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草作绑带提鱼系肉

    “在我20岁以前,广州人的词典里根本没有塑料袋这个词!”41岁的“老广州”陈妙婵如实说:“肉贩是用水草捆肉的.”

    晾干的水草是当时最常见的捆扎工具.渔夫在河涌里割下一把把水草,晾干后的水草像麻绳一样,不容易断,韧性还大,一根几尺长的水草可承重2~3斤的重量.猪肉档上,一大扎干水草放在台面边侧,肉贩把肉割成长条状,再抽出一条水草,用水草绳把肉扎在中间.“就像电视剧《水浒传》里的鲁智深那样包扎卖肉的.”妙婵向记者聊起儿时买肉经历时妙语连珠,两手还比划着说:“买鱼也是用干水草系.”据介绍,一根水草绳从鱼鳃入,从鱼嘴穿出,再打上一个活结,便可提着活鱼继续赶集了.十来斤的蔬菜不能用干水草绑,改用韧性更强的河干草捆扎才不会扯断.

    “包装烧腊、月饼、糖果的话,一般是拿一张正方形的油纸(表层涂有蜡,可隔油)卷成圆筒状,再用一根水草缠绕绑紧.”

    至于水果,陈妙婵回忆良久才记起,当时广州人都流行用“渔丝袋”,“日杂公司有售但每个要8分到一毛钱,当时公共汽车一张车票也才4分钱啊”,所以一般人家的渔丝袋都是自己手织的.“女孩子到河涌边捡渔家丢弃的废渔丝,自己搜集起来用钩针编织网眼袋,再把一根废弃的电线通心管穿在袋子上当作提手.”妙婵说:“外形与现在装篮球的网眼袋类似.现在超市里整袋卖的脐橙也用这种渔丝袋包装,但因为渔丝太细,没法反复用,往往拆开袋子就随手扔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香港塑料袋”破了打补丁

    “姨妈从香港带回的惠康超市手提袋,提着它出外串门,路人羡慕眼神的追逐,满足了我少女时的虚荣心.”陈妙婵向记者提及那个“玩味儿”的袋子,脸颊泛出少女般的红晕,她说:“当时不知道那个就是塑料袋,就觉得它颜色鲜艳,黄底红字格外醒目,比渔丝袋轻便,比布袋防水.当时看来,这种新袋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更重要的是,内地根本没有这种袋子出现,提着它出门就是高档身份的象征,是家里有‘南风窗’等海外关系的代名词.”

    与如今塑料袋万物皆装不同,在当时,几乎不会有人拿“物以稀为贵”的香港塑料袋装血淋淋的鱼肉生鲜食品,平时都将塑料袋平平整整地叠放在抽屉里,只有出外串门时才拿出来“秀”,到家后要用湿布把胶袋通体擦拭一遍,晾干后再“宝贝似的”放回抽屉里.

    妙婵坦言,姨妈从香港带回的这个普通的超市购物塑料袋,是自己用得最久的手袋,足足用了5年,哪怕是花费两三万元买的限量版名牌手袋,都赶不上这“第一个塑料袋”矜贵.“塑料袋的底部被磨出一个个小洞,我也舍不得丢掉,还细心地用透明胶布打补丁.直到有一天,袋子被公共汽车上一片锋利的铁皮划出一大道口,袋子完全破相,胶布也粘不好后才忍痛丢弃,当时真比丢掉名牌手袋的心情还要沮丧.”妙婵回忆起年轻时的这段经历,忽地噗嗤笑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塑料绳取代水草成新宠

    “1982年左右,提鱼系肉的绳子悄然变样了,一种胶质、长短由人的绳子取代了干水草.”

    陈妙婵依稀记得,这种绳子最早出现在一些集贸市场的摊台上,“买菜的档主把一大卷红色的绳子挂在摊台一侧,根据一把菜的直径大小,剪下相应长度的卷绳,”妙婵介绍说:“与干水草相比,这种卷绳质地更柔软,韧性和承重力则有增无减.最关键的是,捆完菜后清洗一下可以反复使用,几条短绳还能打结连成一条长绳作晾衣绳,一床8斤重的棉絮搭在上头都断不了.”

    自从市面上有了这种卷绳后,用了几百年的干水草很快被人们遗忘,人们点名要卷绳绑带.据悉,这种卷绳是广州自产的最早一种商用塑料制品,跟塑料袋一样,材质都是聚乙烯.但在当时,聚乙烯材料更多被视为一种工业原料,其蕴含的巨大商机尚未被国内制塑业发掘出来.即便是取代水草的塑料绳,其购买群多是个体商户,家用自购的少之甚少,“在海珠广场附近的泰康路,曾是广州日杂土产公司的聚集地,小商贩就是到这里批发一卷卷的塑料绳,代替水草捆扎商品的.”陈妙婵哥哥陈国强补充说道.

    据广州市环保部门测算,广州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近2000万个,一年产生的塑料袋近70亿个.这种超薄塑料袋很难降解,一个超薄塑料袋对土壤、水源都有污染,自然风化要300年.人们现在挥霍一时,对大自然的破坏,需要世世代代几百年来埋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店塑料袋只供应大客户

    “1987年,我到南方大厦挑选嫁妆,买了男女式礼服和喜烟喜糖,结账时意外得到了一个印有店名的塑料袋.”

    陈妙婵称,印有店名的塑料袋,她还是第一次在广州本地商场见到.她忙不迭地接过收银员递予的袋子,快速地将物品塞进胶袋,再抬头时周围已站满了好奇、羡慕的路人.“一些人也找收银员索要这种袋子,但都被告知由于限量供应,只有买了很多东西才能得到一个(塑料袋).”陈妙婵说.

    当年,友谊商店、白云宾馆、东山百货、华夏商店也陆续出现了“自有”塑料袋,与南方大厦的派送方式一样,只有购买了多件商品,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塑料袋.

    陈妙婵坦言:“这些商店里的商品,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有些甚至必须凭外汇券才能进入、购物.能提上这种塑料袋的,不是外宾,就是这些高档商店的常客、VIP大客户.一时间,贴牌塑料袋成为有钱人的专属标签.”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滥用免费塑料袋变宝为害

    “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百货、超市都定制了足量的购物塑料袋,供应也完全敞开,单次消费的索袋数量也没有明确上限.”陈妙婵这样形容说:“面对免费的午餐,消费者的心理都是不拿白不拿,越多生活越方便.”

    多多益善确实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以妙婵一家为例,四室两厅的房子,厨房、洗手间每天要丢弃4个塑料袋,卧室、书房、客厅每两天共消耗6个塑料袋,“这些袋子都是去超市购物免费得的,所以用再多也不心疼.”妙婵如今回想起来,深感当初用袋很浪费,她说:“尤其是卧室和书房的袋子,经常是只装了几个纸团就连着袋子一起扔到垃圾堆.如果节约一点,完全没必要每个房间都放塑料袋,也没必要换袋换那么勤.”

    正是消费者缺乏节约用袋的意识,“消费100元要拿走5个塑料袋,长期下去,超市要被拖垮.但消费者也得罪不起,所以我们只好在塑料袋的厚度、材质上做些调整,用废旧塑料制成的有色超薄塑料袋,成本可以降低三四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成本降下来,各大超市送袋更阔绰,每天消耗的一次性塑料袋纷纷破下“万”个纪录,逢年过节更是达到了2万个.然而,这种超薄塑料袋却更难降解,“人们现在挥霍一时,对大自然的破坏,需要世世代代几百年来埋单.”环保专家表示.
全部回复(0)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