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负压驱动电路,高低电平时负压分别是怎么实现的?
全部回复(1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D1 C boot 是自举电压就不说了, 说一下负压产生。
OUT脚输出PWM, 假如PWM驱动信号最大幅度为18V,根据电容两端瞬间不变的特性,18V的PWM按理会通过Cz直接送给MOS管工作,但是,在Cz两端有个Dz稳压管钳位, 例如设计负压需要3.3V, 那么Dz取值为3.3V稳压管, 18V的PWM通过Dz,只有14.7V的信号电压供MOS管驱动。在Cz两端就有3.3V的电位差,这个滞留3.3v的电压能量形成对Cz同时充电。
当PWM关闭时,产生反向关闭电流,通过DZ(看做二极管),Cz电容特性(两端瞬间电位不变),反向18V拉低反射在MOS的G极上, G极本身的驱动电位是14.7V, 那么就多拉低了3.3V电位, G极比S极低3.3V, 这就是上图 负压产生的原理。
0
回复
提示
@静电附身
D1Cboot是自举电压就不说了, 说一下负压产生。OUT脚输出PWM,假如PWM驱动信号最大幅度为18V,根据电容两端瞬间不变的特性,18V的PWM按理会通过Cz直接送给MOS管工作,但是,在Cz两端有个Dz稳压管钳位, 例如设计负压需要3.3V,那么Dz取值为3.3V稳压管, 18V的PWM通过Dz,只有14.7V的信号电压供MOS管驱动。在Cz两端就有3.3V的电位差,这个滞留3.3v的电压能量形成对Cz同时充电。当PWM关闭时,产生反向关闭电流,通过DZ(看做二极管),Cz电容特性(两端瞬间电位不变),反向18V拉低反射在MOS的G极上,G极本身的驱动电位是14.7V,那么就多拉低了3.3V电位,G极比S极低3.3V,这就是上图负压产生的原理。
可以在详细说说此电路的优缺点吗?
0
回复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