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一个菜鸟该如何成长?
大家好,我今年毕业,对电路一知半解,如何才能在照明行业少走弯路,扎实而又快速的成长呢?还望前辈们赐教.相信你们的经验对我们这些刚踏入和想踏入这一行列的人大有益处.
全部回复(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从这个坛子里转的:
从电子菜鸟到高手的成长必经之道!
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 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
、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 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 ,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 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
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 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 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
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人生规划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定了,又分成4条出路:
1、 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 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 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 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人,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 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 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那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这条路,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 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 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 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 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 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 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 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 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 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从电子菜鸟到高手的成长必经之道!
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 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
、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 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 ,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 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
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 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 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
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人生规划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定了,又分成4条出路:
1、 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 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 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 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人,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 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 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那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这条路,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 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 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 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 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 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 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 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 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 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0
回复
提示
@njyd
从这个坛子里转的:从电子菜鸟到高手的成长必经之道!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 、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 ,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人生规划我今年39岁了,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定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人,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那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这条路,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非常感谢,很好的帖子
0
回复
提示
@njyd
从这个坛子里转的:从电子菜鸟到高手的成长必经之道!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 、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 ,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人生规划我今年39岁了,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定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人,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那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这条路,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多锻炼,多学习....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3/1125967100.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3/1125967100.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复
提示
@njyd
从这个坛子里转的:从电子菜鸟到高手的成长必经之道!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 、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 ,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人生规划我今年39岁了,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定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人,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一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那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这条路,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很好!
0
回复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