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KW大功率逆变电源,初级绕组在里面还是外面好?!!!
请大侠救急!推挽电路12V变220V1800W逆变电源,初级铜带是安排在里面好还是外面好?为啥我的在里面或是外面,变压器都发热严重啊!!!!!第一次做这么大输入电流的逆变电源请各位大侠不吝指导!先发一张请帖,搞好了请大家吃饭.
全部回复(4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木剑
书上说先绕初级的好,这样可以减小漏磁以减小空载电流
一、1800w,12V的逆变器,电流就将近在200A左右,采用再好的变压器,任你怎样更改变压器的参数绕法,始终发热量集与一身,再大的努力都将是发热太大,得不尝矢.可采取两个或多个变压器来并联分担,但在注意并联时的各变压器的电流分配问题.
二、逆变器的PWM初级是工作在全桥还是推挽状态下?如在推挽状态下,变压器可采用三明治的多股并绕法,先绕初级一个绕组,再绕次级绕组的一半,再进行初级的另一组的并绕,最后再进行次级另一半的完成.
三、逆变器工作时,变压器温升高以外,同时MOSFET的左右推挽管发热量对称吗?如果不对称原因有三:1)、你的LAYOUT就有问题,电流分布不均;2)、变压器的匝比、参数、绕法有问题;3)、PWM的工作频率就不对;
四、空载工作时MOSFET左右温升对称吗?电流大吗?请更改变压器参数,适当地增大/减小驱动电阻.
二、逆变器的PWM初级是工作在全桥还是推挽状态下?如在推挽状态下,变压器可采用三明治的多股并绕法,先绕初级一个绕组,再绕次级绕组的一半,再进行初级的另一组的并绕,最后再进行次级另一半的完成.
三、逆变器工作时,变压器温升高以外,同时MOSFET的左右推挽管发热量对称吗?如果不对称原因有三:1)、你的LAYOUT就有问题,电流分布不均;2)、变压器的匝比、参数、绕法有问题;3)、PWM的工作频率就不对;
四、空载工作时MOSFET左右温升对称吗?电流大吗?请更改变压器参数,适当地增大/减小驱动电阻.
0
回复
提示
@alina594
一、1800w,12V的逆变器,电流就将近在200A左右,采用再好的变压器,任你怎样更改变压器的参数绕法,始终发热量集与一身,再大的努力都将是发热太大,得不尝矢.可采取两个或多个变压器来并联分担,但在注意并联时的各变压器的电流分配问题.二、逆变器的PWM初级是工作在全桥还是推挽状态下?如在推挽状态下,变压器可采用三明治的多股并绕法,先绕初级一个绕组,再绕次级绕组的一半,再进行初级的另一组的并绕,最后再进行次级另一半的完成.三、逆变器工作时,变压器温升高以外,同时MOSFET的左右推挽管发热量对称吗?如果不对称原因有三:1)、你的LAYOUT就有问题,电流分布不均;2)、变压器的匝比、参数、绕法有问题;3)、PWM的工作频率就不对;四、空载工作时MOSFET左右温升对称吗?电流大吗?请更改变压器参数,适当地增大/减小驱动电阻.
首先感谢“alina594”大侠这么晚还回贴!我这个电路是推挽方式,按照你的第“二”种绕法的话不会人为增加两初级的不平衡度?以前的做法都是两初级紧艾着一起绕制,要么同时放在里面、中间或外面,这种分开的绕法还没有尝试过,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不知道“alina594”大侠在这种绕法上是不是有独特的地方?怎样控制两绕组间漏感引起的不平衡问题?对了我这个电路是3525和B647,D667驱动的,芯片供电由一个小DC/DC提供,很稳定的!
0
回复
提示
@alina594
一、1800w,12V的逆变器,电流就将近在200A左右,采用再好的变压器,任你怎样更改变压器的参数绕法,始终发热量集与一身,再大的努力都将是发热太大,得不尝矢.可采取两个或多个变压器来并联分担,但在注意并联时的各变压器的电流分配问题.二、逆变器的PWM初级是工作在全桥还是推挽状态下?如在推挽状态下,变压器可采用三明治的多股并绕法,先绕初级一个绕组,再绕次级绕组的一半,再进行初级的另一组的并绕,最后再进行次级另一半的完成.三、逆变器工作时,变压器温升高以外,同时MOSFET的左右推挽管发热量对称吗?如果不对称原因有三:1)、你的LAYOUT就有问题,电流分布不均;2)、变压器的匝比、参数、绕法有问题;3)、PWM的工作频率就不对;四、空载工作时MOSFET左右温升对称吗?电流大吗?请更改变压器参数,适当地增大/减小驱动电阻.
第二种绕法可以增加紧耦合,但是否也会增加分布电容啊.
0
回复
提示
@voltec
首先感谢“alina594”大侠这么晚还回贴!我这个电路是推挽方式,按照你的第“二”种绕法的话不会人为增加两初级的不平衡度?以前的做法都是两初级紧艾着一起绕制,要么同时放在里面、中间或外面,这种分开的绕法还没有尝试过,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不知道“alina594”大侠在这种绕法上是不是有独特的地方?怎样控制两绕组间漏感引起的不平衡问题?对了我这个电路是3525和B647,D667驱动的,芯片供电由一个小DC/DC提供,很稳定的!
注意高频大电流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应该是采用夹心绕法比较好,注意要将初级分3-4层分组绕制,然后将线头合并引出才可以,电流密度一般只能取到3A/mm2左右,过高的载流密度会加剧邻近效应的影响.邻近效应不管是交流还是直流都有.如果你是采用推挽方式,建议磁心不留器隙以减少圈数,此外,为防止单向偏磁,还建议采用UC3846,UC3825之类的电流型控制PWM IC,可有效地防止单向偏磁.
0
回复
提示
@voltec
首先感谢“alina594”大侠这么晚还回贴!我这个电路是推挽方式,按照你的第“二”种绕法的话不会人为增加两初级的不平衡度?以前的做法都是两初级紧艾着一起绕制,要么同时放在里面、中间或外面,这种分开的绕法还没有尝试过,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不知道“alina594”大侠在这种绕法上是不是有独特的地方?怎样控制两绕组间漏感引起的不平衡问题?对了我这个电路是3525和B647,D667驱动的,芯片供电由一个小DC/DC提供,很稳定的!
逆变器是DC TO AC的产品不同与AC TO DC,且你的电路又是推挽的,又何尝要去考虑到变压器的漏感呢!这种绕法我们一直在使用,关且我现在做的功率还是你的倍数关系呢!3525用在前级也是一种较好的IC,因为你用的B647,D667管子是通过一个几十R的电阻到3625的图腾输出的,所以你也应对此电阻在实验中做适当的调节,建意采用的驱动管的导通电流较大的,而非功率大的为好!因为你的3525是一个小的DC/DC提供,不要人为地加入了电源的输入纹波,且最好是其它的苡片的供电如也是从小DC提供的话最好有一个电感将VCC隔开.
我不知你的变压器的初级是多少的,如是12V输入,可将圈数尽可能地减少,利于损耗最小,同时如果你的变压器初级采用铜带来做就最好是铜带引出脚,不要在铜带的输入端再用铜线焊接后引出,这样会是瓶颈的200A通过你说能不发热吗!或者是多股铜线并起来代替铜带.不要忘了,并线不能焊接在变压器的PIN脚上,一定要铜线直插机板呀.
另一方面你可看看你的左右MOSFET在带轻载时其尖锋电压是不同的,一个超出了很多,可能在50V以上(针对12V来说),而另一可能在30V左右,这就是你的MOSFET的驱动电阻不当,当然跟驱动管也有关啰!再者就是你在LAYOUT时可能没有注意A、B输出交义或以重地平行所致.(同时我讲这话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变压器匝比是正确的,且PWM的脉宽深度不是很大的前提)!
我不知你的变压器的初级是多少的,如是12V输入,可将圈数尽可能地减少,利于损耗最小,同时如果你的变压器初级采用铜带来做就最好是铜带引出脚,不要在铜带的输入端再用铜线焊接后引出,这样会是瓶颈的200A通过你说能不发热吗!或者是多股铜线并起来代替铜带.不要忘了,并线不能焊接在变压器的PIN脚上,一定要铜线直插机板呀.
另一方面你可看看你的左右MOSFET在带轻载时其尖锋电压是不同的,一个超出了很多,可能在50V以上(针对12V来说),而另一可能在30V左右,这就是你的MOSFET的驱动电阻不当,当然跟驱动管也有关啰!再者就是你在LAYOUT时可能没有注意A、B输出交义或以重地平行所致.(同时我讲这话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变压器匝比是正确的,且PWM的脉宽深度不是很大的前提)!
0
回复
提示
@alina594
逆变器是DCTOAC的产品不同与ACTODC,且你的电路又是推挽的,又何尝要去考虑到变压器的漏感呢!这种绕法我们一直在使用,关且我现在做的功率还是你的倍数关系呢!3525用在前级也是一种较好的IC,因为你用的B647,D667管子是通过一个几十R的电阻到3625的图腾输出的,所以你也应对此电阻在实验中做适当的调节,建意采用的驱动管的导通电流较大的,而非功率大的为好!因为你的3525是一个小的DC/DC提供,不要人为地加入了电源的输入纹波,且最好是其它的苡片的供电如也是从小DC提供的话最好有一个电感将VCC隔开.我不知你的变压器的初级是多少的,如是12V输入,可将圈数尽可能地减少,利于损耗最小,同时如果你的变压器初级采用铜带来做就最好是铜带引出脚,不要在铜带的输入端再用铜线焊接后引出,这样会是瓶颈的200A通过你说能不发热吗!或者是多股铜线并起来代替铜带.不要忘了,并线不能焊接在变压器的PIN脚上,一定要铜线直插机板呀.另一方面你可看看你的左右MOSFET在带轻载时其尖锋电压是不同的,一个超出了很多,可能在50V以上(针对12V来说),而另一可能在30V左右,这就是你的MOSFET的驱动电阻不当,当然跟驱动管也有关啰!再者就是你在LAYOUT时可能没有注意A、B输出交义或以重地平行所致.(同时我讲这话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变压器匝比是正确的,且PWM的脉宽深度不是很大的前提)!
用铜带分段绕确实可以减少漏感,单寄生电容也大大增加了,这个电容反复充放电也很了得,当然你的电流密度是太大了,3A还差不多,没计算一下绕组直流电阻及温升?就算只有1毫欧也了不得!我碰到的情况比你还糟糕,后来只好降低频率用多股线,当然输入电流比你的小,只有120A不到
0
回复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