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W3620上电瞬间灯闪一下才亮的问题。
關於此電路, 粗淺意見是,~功率不同時, 要調整 L4值 及IDC電流值.~ D1,D2,L4,D3 應該是用來提高 PFC 的. 在 AC110, 220V時, 此迴路的 Vin dc 流經 Q1 MOS drain 極時, 會與變壓器的 Pin 1 點重疊. 造成 IC 工作頻率升高. 往往造成 AC220V時 Iout 電流比 AC110V Iout 小. 測量 IC工作頻率是否吻合當初變壓器設計的頻率範圍, 就可知道問題存在否. 一般 Fosc設在 70~90KHz, 變壓器繞線比, 效能較能穩定. EMI 也比較有利. 就算變壓器繞線工藝有所差異, 頻率再串昇, 誤差比較能補救. 至於幾個零件值~ IC pin 4對地的阻抗, 以 20K~25K內為宜. R4,R5到 C5, 有關啟動延遲時間. C5改小, 啟動較快. 至於R4,R5也非固定為 560K.這些值的變化, 與 Ntr也有關. 稍微提高 Ntr比例, 有利於提高 Lp感量, 使工作頻率降低. 但也是會影響到 buck 電容的值. 適當即可. 由於 iWatt 3620線路, Full range AC Vin下不太能達到 PF>0.9狀況, 效率也不大於 85%. 所以D1,D2,D2, L4 部分改成被動式填谷式電路, 成本較低, I out 工作也會較穩定. 同時可以適用不同瓦特數的應用. 通常, Vout>38V以上時, 使用iWatt 3620 IC時, 估算變壓器就要非常謹慎. Lp<700uH 時, 往往會有無法啟動或是 不同AC Vin, 造成Iout 誤差問題. 這些可能都不是 其 FAE 可以回答的.
不佳的Np:Ns:Naux 計算,對IC 回授端的R17,R18 比例偵測關係也會受影響. Naux T若是太多, 反而讓 IC Pin 8 VCC 超過 15V, 造成IC 過熱, 也會有閃爍現象. 可以測量比較看看. 若是Vcc超出15V時, 可加大 R16值, 或是加 15VZd 限制, 只是整體效率會降低一點. Naux=Ns*(Vcc+Vfd)/(Vo+Vf). Vcc 最好取 13V計算, 較為折衷. 以上為些許經驗分享 ~
稍微提高 Ntr比例, 有利於提高 Lp感量, 使工作頻率降低. 但也是會影響到 buck 電容的值.
==>怎么理解Ntr与感量,不是Np增加,则可适当提高Lp感量么? buck电容值与感量又是哪种关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