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对扼流电感的设计都是用经验来设计,很少有人用更为系统的计算来设计,对于一个指定功率的产品,到底要用多大的磁芯,气隙开多大,线径用多大,都是用长期的经验来估计,到底在实验工作中会不会出现高温饱和,心中没有底,有的时候估计准了,有的时候估计偏了,更有的时候因为怕出现问题用料很猛,为了使我们的电感在设计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必须从本质上吃透电感的设计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本人为了找到更有效更能理解的设计方法,也看了很多相关方面的书籍,综合了这些内容我认为我对电感的设计做到了心中有数,没有去盲目的单靠经验的估算,相关的计算都是高中学过的知识,相信都能看得懂,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相互交流!有些知识都是中其他技术文献中套用过来。
为便于展开讨论,本文从基础知识讲起,首先介绍在电子镇流器中常用的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一般特性和磁路的基本计算公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电感线圈计算中有关问题,包括磁芯尺寸、气隙大小、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磁芯损耗以及线圈的圈数和线径的计算等。
磁芯的电感因数
电感因数是指磁芯的单匝电感量。一个装有磁心的电感,绕有N匝线圈,其电感值为L,则磁芯的单匝电感量即电感因数AL,可按下式求得:
AL= L/N2 或 L=N2•AL (6)
厂家在其产品手册会给出未磨气隙的每种规格磁芯的AL值以及有效磁路长度、有效截面积、有效体积等,例如PC30材料EEI3的AL值为1000nH;EE16A的AL值为1100nH;EE25A的AL值为1900nH。由于磁性材料参数的零散性,这个数值并不很准确,有+/-(15~25)%的误差。我们使用时,一般都磨气隙,由于有气隙存在,AL值虽然变小了,但是电感因子却相对稳定了,零散性也小了。为求得磨气隙后磁芯的AL值,我们可以在相应骨架上先绕100匝,装上磁心,测得其电感值L,根据式(6),即可算出开气隙后磁心的AL值。例如EE25A中心磨气隙1.6mm.后,其AL值降为59.6 nH。
已知某种型号磁芯的AL值,要求绕制的磁芯线圈的电感量为L,可求得所需绕的线圈的匝数N
(7)
所以,已知磁芯的AL值,对于确定电感所应绕的匝数是很有用的。
饱和磁通密度
饱和磁通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对镇流器是否能可靠地工作关系很大。如所熟知,当电流(或磁场)增加到某一数值后,磁芯就会饱和,磁通密度不再增加,如图2的曲线所表示的那样。此时,磁导率很低,该磁通密度称为饱和磁通密度,以Bs表示之。Bs不是固定的,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80~100°C下,比室温下低得很多。由图2可以查出,在节能灯中常用的PC30、PC40材料在25℃时,Bs=510mT,而在100℃时,Bs只有390 mT,下降了20%多。应该指出的是,磁芯工作时允许的磁感应强度要比上述的390 mT低得多,一方面因为在100℃时接近300 mT附近磁芯的磁导率已开始降低,另一方面,如工作时磁芯的磁感应强度较大,则磁芯损耗亦较大(见图4)。所以在工程计算中均取B为200~230mT作为磁芯工作时允许的最大磁感应强度值,远离磁饱和。
图2 饱和磁通密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在一体化节能灯或电子镇流器中所用磁性材料,如果由于工作温度升高,则其磁芯的Bs值下降,造成磁导率及电感量减少,流过电感的电流上升,在电流的峰值附近出现很大的尖峰,这种情形是很危险的,它会导致电感量进一步减少及电流进一步加大,最终使电感失磁,L=0,三极管因电流过大、管子结温过高而损坏。
磁性材料的功率损耗
磁性材料的功率损耗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反映磁芯工作时发热的程度,损耗大,发热就厉害。带有磁芯的线圈,其功率损耗包括线圈电阻的功率损耗(俗称铜耗)和磁芯材料的功率损耗(俗称铁耗)。磁芯材料的功率损耗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部分。
大家知道,磁芯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并呈现出封闭的磁滞回线形状,磁滞损耗的大小与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呈正比。也与频率成正比。
涡流损耗则是由于交变磁通穿过磁芯截面时,在与磁力线相垂直的截面内环绕交变磁通会产生涡流,涡流亦产生功率损耗。它与磁通变化的频率,磁性材料的电阻大小有关。一般磁芯材料的电阻愈大、工作频率愈低,涡流损耗愈小;反之亦然。
上述损耗与频率及其工作时的磁感应强度有关,工作频率愈高、磁感应强度愈大,则其损耗亦愈大。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
根据为我们高中时学的电磁感应知识可知,如线圈的圈数为N,电感为L,流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线圈两端的电压u有:
u=Ldi/dt=Ndφ/dt, 或写作: u= LΔi/Δt=NΔφ/Δt,
从而得 LΔi=NΔφ,
如电流是交变的正弦波,则可按符号法分析,电流和磁通以有效值表示,则有:
NΦ=LI, (9)
又知电感量 L与圈数N的关系为: L= AL×N2
代入式(9),求出磁心中的磁通Φ为: Φ=LI/N=N2×AL×I/N=N×AL×I
考虑Φ=B×Ae,由此可得,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B与流过线圈的电流I和线圈圈数N之间的关系为:
B=Φ/Ae=N×AL×I/Ae (10)
上式中,B的单位为T(特斯拉)、I的单位为安、Ae的单位为m2、AL的单位为亨/匝2。
式(10)是一个很有用的公式,根据它,可以对已绕制的电感线圈计算磁芯的磁感应强度,以判断磁芯会不会饱和,工作是否可靠。
磁芯气隙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磁芯气隙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选择气隙,至关重要,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作进一步的说明。
例5 已知在一拖二36W电子镇流器中,要求的电感量为2.1mH,根据在工作台上测试,流过此电感的电流(有效值)为0.3A,试选用磁芯,并计算磁心的有效磁导率、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如果不加气隙,有没有饱和的问题?如果磨气隙1.6mm,情况怎样?
解:首先根据经验以及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大小,我们初步选用EE25 磁芯,由厂家的数据表查出:它的有效截面积Ae为39.6mm2,电感因子AL=1900nH,有效磁路长度为49.5mm。
(1)如果不加气隙,根据其厂家提供的电感因子AL数据,要绕制2.1mH的电感,其圈数为:
N=(2.1×10-3/1900×10-9)1/2=33圈,
(2)磁感应强度
根据电感量、圈数、及流过线圈的电流,按式(10)求得:
B=N×AL×I/Ae =35×1900×10-9×0.3/39.6×10-6=0.503T=503mT
这样大的磁感应强度,即便在室温下磁芯肯定要饱和。如果再考虑到磁性材料参数的不一致性,有+30%的误差,以及灯电流波峰系数(一般限制为1.7以下,有时可能更大),则在电流最大的峰值(1.7×0.3=0.51A)附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将达到
BM=1.7×503mT=855mT,
再加上AL值+30%的误差,磁心的磁感应强度更是大得不得了,磁芯肯定饱和。 所以,不磨气隙,或气隙太小,电路是不可能正常工作的。
(3)如果在中心磨气隙1.6mm,其电感因子经测试降为AL=59.6nH,电感因子降低了1900/59.6=31.9倍。为绕制2.1mH的电感,其圈数变为
N=(2.1×10-3/59.6×10-9)1/2=188圈,
由于电感与圈数的平方成正比,线圈圈数N只增加了188/33=5.7倍。这样,电感因子大幅度减少,而圈数增加并不多,所以磁感应强度下降了。
在磨气隙后,按式(10),磁感应强度B变为:
B=N×AL×I/Ae =188×59.6×10-9×0.3/39.6×10-6=0.084T=85mT
可见,磨气隙后,磁心的磁感应强度大幅度下降。气隙越大,磁芯的磁感应强度越低,电感线圈越不容易饱和、损耗越小,越可靠,但是用的漆包线变多了。
在85mT的磁感应强度下,即便考虑电流的波峰系数=1.7,最大的磁感应强度也不过144.5mT(加气隙后,AL值是稳定的,没有误差),那怕温度上升,磁芯也肯定不会饱和。.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如果没有气隙,在上述电流下,由于磁场强度太大,磁心会饱和。所以作为镇流器的扼流电感,磁心必须加足够大的气隙,减少其有效磁导率,用增加圈数的办法来得到所希望的电感量。因为磨气隙,电感因子AL会减少很多,但电感量是与圈数N的平方成正比,圈数增加并不多,所以磁芯的磁感应强度会大大下降,就不会饱和了。
一般在已知线圈通过电流(有效值)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磁感应强度应在200~230mT以下为宜,不能太大。如果计算出来的值达到300mT以上,磁芯不仅可能饱和,而且损耗过大,这是不能允许的。这时应加大气隙,或选用大一号的磁芯。
一般来说,磁芯尺寸愈大,气隙亦应愈大。作为经验值,我们推荐:EE13的中心气隙应≥0.4mm,EE16的中心气隙应≥0.6mm,EE19的中心气隙应≥0.8mm,EE25的中心气隙应≥1.3~1.5mm,EE28的中心气隙应≥1.5~1.8mm,EE30的中心气隙应≥1.8~2.0mm等等。为了给气隙的选择找到一个合理的而不是盲目的依据,建议对每种规格的磁心,磨不同的气隙,计算它在不同的电流和电感量下的磁感应强度,根据磁感应强度值,来判断气隙大小是否合适。
,在磁芯尺寸一定的条件下,电感量越大,气隙越小,磁芯中磁感应强度越大,在同样的电流下,越容易造成电感饱和。而且,磁芯中的损耗也随磁感应强度变大而增加,发热也越来越严重,电路越不可靠。
四.线圈中电流之计算及线径的选择
为了合理选择漆包线的线径,必须知道流过电感的电流。
例7 某55W电子镇流器,实际输入功率为40.2W,采用单启动电容8n2,用电感L=2.3mH,由电子镇流器综合测试仪测得的灯管电流为0.322A,灯丝电流为0.157A,导入阴极电流为0.361A,试计算其电感线圈的圈数和线径。
解:考虑其电流较大,这里选用EE25A磁心(25×10×6,中心磨气隙1.5mm。用100匝的线圈去测得该磁心的电感为596μH,由此可以算出其AL值为596/1002=59.6nH/匝2
1)线圈的圈数
为绕制2.3mH的电感,按公式(7),线圈的圈数
N=(L/AL)1/2=(2.3×106/59.6)1/2=196匝
2)线圈的线径
表1 为漆包线的标称直径、铜心截面积以及其载流量等。一般导线的电流密度按2.5A~4A来选取,由表1知,为通过0.361A的电流,导线的载流截面积应为0.08~0.10mm2,可以选用φ0.31或φ0.33的漆包线,其载流截面积分别为0.076、0.0855mm2。计算线圈占用空间时,应考虑漆层厚度,根据表1的最大外径,其实际占用面积分别为0.108、0.119mm2。为经济计,这里选用φ0.31的线,其实际面积为0.108mm2。
3)计算磁芯的最大磁感应强度B
按公式(10),磁芯的磁感应强度B=N×AL×I/Ae
这里I应按最大电流考虑,即它的有效值再乘以电流波峰系数1.7,Ae为磁芯的有效截面积,对EE25A 为39.6mm2,得磁芯的最大磁感应强度:
BM=196×59.6×10-9×0.322×1.7/39。6×10-6=0.161T=161mT,比一般推荐的磁感应强度200~230mT值低。工作时,不会有饱和问题,损耗也不会太大。根据磁感应强度值可以判断,我们选择气隙的大小基本上是合适的。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基本就明了了设计电感的方法
第一步是用调试的方法确定我们需要的电感量,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对电感的优化很关键,会影响磁芯的损耗,三极管的开关损耗,所以这些值都不一定是最终值,为了电路优化的需要可能后面还要改的,但一点不会变功率是不会变的)。
第二步是用测试的方法确定通过电感的电流,也就是阴极电流(这个阴极电流就是流过电感的电流只要你的功率不变那阴极电流就不会变)
第三步是用估算的磁芯和气隙来验算实际的磁感应强度(这是最关键的步骤,就电感参数的优化过程,直接关系到磁芯,线圈的损耗的温升),这个优化过程你只要仔细看懂我上面的分析就能理解优化的过程。(工作中实际功率100W,我用EE28的电感比别人用EE33的温度还低,整体损耗能控制到0.1,所以优化参数很重要)
第四步就是根据阴极电流来选侧漆包线的线径(我们一般按2-4A的电流密度来计算,若是大功率的你还得考虑趋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