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简单的原理图,内容却丰富多彩
保护电路:利用输出电感L3的副绕组L3-b检测灯电流大小,DS14整流后给小电解C21充电,当异常情况灯电流过大时,小电解C21充电电压上升,使三极管QS4和QS5导通,从而拉低DB3(D17)触发电压和主电压通过RS3ABC,D19拉到地,同时小电解负极负电压使三极管Q2基极电压下降,使其截止,从而破坏了振荡。很多公司都采用此结构,实践也证明比可控硅可靠。
C6的作用:此PFC采用PPFC中的复合泵电路(高泵+逐流),C6,C5,C4,D5构成高泵部分,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电容值从灯丝引入不同频段的高频分量给大电解补偿充电,从而提高电压及PF值。
DS15,DS16的作用:专业中说法是开关管要尽量使它‘慢充快放’,这两个管就起到快放的效果,使它快速放电退出饱和状态。
个人见解,不详不对处,欢迎讨论。
同时小电解(68uF/35V)负极负电压使三极管Q2基极电压下降,这里不太明白:小电解负极电压不是跟Q2基极电压一样大的么,怎么会使q2基极电压下降?C6的作用理解为高频能量反馈到PFC中来提高导通角,提高PF的,对吧?C6去掉的话,会影响三极管工作损耗(或者说,三极管温升)么?如果把DS15,DS16去掉,会造成什么影响??D5的用处何在呢?
问题还蛮多呀,想起刚入行时的我,太多为什么^_^^_^
(1)如何异常才能使该电路有作用呢? Re:参考标准IEC61347-2-3,如是别人调试好的产品,可以只接灯丝替代电阻或接成交叉灯形式去通电,如保护电路还不动作的话,就烧机了。另一种:为了保证不烧机又想看保护电路波形(判断是否动作),参考以上标准,电路接成EOL形式,增加一个二极管和可调电阻(注功率),电阻调节过程中可以看到保护点电压变化。
(2)此两灯为串联,两头拔掉各拔掉其中一个灯丝,灯亮和灯电流略大为正常现象(不会烧机,VDE认证时文件声明即可),这种保护电路只能在过流较大时才起作用,此保护方式也过不了EOL test2的要求,一般Test1可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