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125KW三电平三相光伏逆变器开发成功,和大家一起讨论此技术及其发展与前景

我的125KW三电平三项光伏逆变器已经成功有一段时间了,目前正在紧张的产品优化过程中。

在设计期间遇见了很多场内场外的困扰,老板的怀疑,同事的嫉妒与排挤,工作量的压力山大,市场的热切需求。

但是最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将东西做了出来。回首看去已是感慨良深。

 

在设计本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的时候,没有性价比高且更合理的驱动器,适配板,接口板以及驱动电源等作为参考。

全部都是我先规划好,通过系统级仿真进行性能摸底和排查。并最终确定实际的产品形式。

大家知道,三电平不好搞定的原因主要是:

1、一个桥臂里开关管数量多了一倍,算法较两电平复杂很多,我前期搭建了一个算法模型进行了摸底;

2、因为开关管数量多了一倍,因此整个系统的开关模型多了几十倍。且由于IGBT是一个开关器件,有较大的寄生参数,因此在开关过程中的传导问题与传统的三相半桥系统比较差;

3、三电平系统电路输入侧有一个中点电位点,因此导致系统中生成了三个环路,带来的辐射问题也比较突出;

4、中点电位在开关过程中是跳跃不停的,抑制中点电位漂移是比较难处理的。我在实验中根据对IGBT器件、安规、EMC和系统集成的经验和认识。无需算法修改,也无需外加辅助电路的情况下,顺利地抑制了中点电位不平衡的问题。每个IGBT输出的Vce都基本上等于方波,无振荡或跌落。

  

 

 

欢迎与大家多交流沟通。

 

全部回复(9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milandini
LV.4
2
2013-09-30 15:54

基于相同的寄生参数,仅仅是拓扑结构的不同(传统半桥三相逆变器&I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

 

传统半桥型三相逆变器的传导EMI特性模拟

 

I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的传导EMI特性模拟

 

两者之间的对比

 

作为器件本身,IGBT就是应用在高压领域的开关器件。

现在各大厂的IGBT为了减小开关损耗,不断加快IGBT的Ton及Toff。

伴随这开关动作的发生,伴随着的即是dV/dt以及dI/dt的快速变化。

而IGBT是连接到散热器上的,通过散热器形成了一个个寄生电容,这就是耦合的通路。

特别是三电平,IGBT的数量增多了,开关切换的复杂性增加了,增大了被骚扰的可能性。不仅仅传导也包括辐射。

因此在设计三电平逆变器IGBT的驱动器时必须在EMI方面多下功夫。

0
回复
2013-10-03 16:12
不知兄台是如何解决中点平衡问题的?增大母线电容?电路结构布局?还有你贴的第一个图的工频周期是月27毫秒,应该是离网的波形吧?
2
回复
tampo
LV.2
4
2013-10-03 21:13
兄台当初怎会选用I型而不是T行呢??
目前我在制作T型中。
还有想请教,看兄台的PWM打12.5kHz,请问你的ADC取样频率多少??
0
回复
milandini
LV.4
5
2013-10-03 21:15
@逆变器学习
不知兄台是如何解决中点平衡问题的?增大母线电容?电路结构布局?还有你贴的第一个图的工频周期是月27毫秒,应该是离网的波形吧?

兄弟,您好,十一期间带老婆到处逛逛,回复得较晚,勿怪!

 

是的,这是离网测试的波形。我从450V母线一直测试到860V母线,期间关注各个IGBT的Vce和Vge波形。并抓了线电压的波形。

中点平衡问题也困惑了我很久。首先,必须得想清楚中点电位跳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的系统是T型三电平,以这个系统来说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1#与4#的中点,也即是负载输出点的电平是随着1#与4#的开关动作而在+Vbus/2与-Vbus/2之间不停地跳跃。我的解决办法是一个系统性的处理。

0
回复
milandini
LV.4
6
2013-10-03 21:18
@tampo
兄台当初怎会选用I型而不是T行呢??目前我在制作T型中。还有想请教,看兄台的PWM打12.5kHz,请问你的ADC取样频率多少??

兄弟,我做的就是T型,I型用二极管钳位导致充放电回路不一致,会带来比较麻烦的EMI问题。

而且从理论上分析,T型只有1#与4#管走功率,2#与3#只是角度补偿。因此损耗基本都发生在1#与4#上。

而I型1#、2#、3#与4#都要过功率。再加上钳位二极管的损耗,因此I型三电平的效率并没有T型好。

目前T型是三电平的主流。

0
回复
milandini
LV.4
7
2013-10-03 21:35
@milandini
兄弟,我做的就是T型,I型用二极管钳位导致充放电回路不一致,会带来比较麻烦的EMI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分析,T型只有1#与4#管走功率,2#与3#只是角度补偿。因此损耗基本都发生在1#与4#上。而I型1#、2#、3#与4#都要过功率。再加上钳位二极管的损耗,因此I型三电平的效率并没有T型好。目前T型是三电平的主流。
 
0
回复
2013-10-03 22:41
@milandini
兄弟,您好,十一期间带老婆到处逛逛,回复得较晚,勿怪! 是的,这是离网测试的波形。我从450V母线一直测试到860V母线,期间关注各个IGBT的Vce和Vge波形。并抓了线电压的波形。中点平衡问题也困惑了我很久。首先,必须得想清楚中点电位跳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的系统是T型三电平,以这个系统来说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1#与4#的中点,也即是负载输出点的电平是随着1#与4#的开关动作而在+Vbus/2与-Vbus/2之间不停地跳跃。我的解决办法是一个系统性的处理。

不知兄台可否贴上并网电流波形,欣赏一下,呵呵!

另,请问兄台为何开发125KW的光伏逆变器机型?效率比两电平的更高?还是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还是想以后多台并联做500KW啊?

0
回复
milandini
LV.4
9
2013-10-04 07:51
@逆变器学习
不知兄台可否贴上并网电流波形,欣赏一下,呵呵!另,请问兄台为何开发125KW的光伏逆变器机型?效率比两电平的更高?还是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还是想以后多台并联做500KW啊?

在提高了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之后,三电平效率肯定比两电平更高。损耗要小。

发热也会小一些,热设计可以做得更紧凑,用更小的结构或散热器。

三电平在高频下有优势。

且由于谐波含量小,滤波器也可以做小一些。

总体来说,有两大优势:谐波含量小、成本。

0
回复
tampo
LV.2
10
2013-10-04 09:24
@milandini
兄弟,我做的就是T型,I型用二极管钳位导致充放电回路不一致,会带来比较麻烦的EMI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分析,T型只有1#与4#管走功率,2#与3#只是角度补偿。因此损耗基本都发生在1#与4#上。而I型1#、2#、3#与4#都要过功率。再加上钳位二极管的损耗,因此I型三电平的效率并没有T型好。目前T型是三电平的主流。
当初有个IGBT供应商说我怎做T型的?很奇怪,他说大家都做I型的,害的我心里不踏实。
兄弟遇到的困扰我也有(忌妒与怀疑),我是做UPS的,目前已做出3KW的功率,与兄弟你还差很大一节呢! 呵呵!
英雄所见略同。兄弟的话让我大大安心了!兄弟你是个好模范!节庆愉快!
0
回复
tampo
LV.2
11
2013-10-04 09:46
@milandini
兄弟,我做的就是T型,I型用二极管钳位导致充放电回路不一致,会带来比较麻烦的EMI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分析,T型只有1#与4#管走功率,2#与3#只是角度补偿。因此损耗基本都发生在1#与4#上。而I型1#、2#、3#与4#都要过功率。再加上钳位二极管的损耗,因此I型三电平的效率并没有T型好。目前T型是三电平的主流。

  我测量R与S相电感前的电压,怎与兄台的不同??

 

0
回复
milandini
LV.4
12
2013-10-04 12:16
@tampo
  我测量R与S相电感前的电压,怎与兄台的不同??[图片] 

我觉得,从你这个波形来看,中点不平衡很明显,呈波浪状抖动。

此外,您的IGBT的Vce谐振也可能比较剧烈。

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母线电压在什么范围变化?额定电压是多少?

0
回复
tampo
LV.2
13
2013-10-04 17:14
@milandini
我觉得,从你这个波形来看,中点不平衡很明显,呈波浪状抖动。此外,您的IGBT的Vce谐振也可能比较剧烈。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母线电压在什么范围变化?额定电压是多少?
我的直流母线是正负270V,是由市电经整流桥整流出来的,震荡应该是电容量不足吧。
输出的电压是AC110V,这是空载的波形,预计要做到3kW。
刚经由模拟改变了3 4IGBT的控制,也成功的与您的波形相同了。
左图是我原本的切换,右图是搞了半天模拟出来的。但效果差别在哪还是不知道。
Vce谐振指的是??
 
0
回复
milandini
LV.4
14
2013-10-04 17:24
@tampo
我的直流母线是正负270V,是由市电经整流桥整流出来的,震荡应该是电容量不足吧。输出的电压是AC110V,这是空载的波形,预计要做到3kW。刚经由模拟改变了34IGBT的控制,也成功的与您的波形相同了。左图是我原本的切换,右图是搞了半天模拟出来的。但效果差别在哪还是不知道。Vce谐振指的是??[图片] 

根据你的测试波形,你的母线应该不止你说的这么多。

应该有700V左右母线了。

你这不是微型光伏逆变器吧??

0
回复
2013-10-04 22:37
@milandini
在提高了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之后,三电平效率肯定比两电平更高。损耗要小。发热也会小一些,热设计可以做得更紧凑,用更小的结构或散热器。三电平在高频下有优势。且由于谐波含量小,滤波器也可以做小一些。总体来说,有两大优势:谐波含量小、成本。

不知兄台的三电平逆变器最高效率和欧洲效率能到多少呢?呵呵!

0
回复
milandini
LV.4
16
2013-10-05 09:07
@逆变器学习
不知兄台的三电平逆变器最高效率和欧洲效率能到多少呢?呵呵!

评介一个逆变器效率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地方:

我指的是中大功率逆变器,小功率逆变器这方面要好做很多。

1、母排的设计导致的功率损失,这其中主要包括电阻性能量损失。如果母排设计不合理的话,母排上会有较强临近效应以及集肤效应,导致功率母排的某些地方电流密度过大,会加剧功率损失。同时也会导致杂散电感过大。目前国内对母排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人比较少,可以从我的测试结果看得出来,我处理得很合理。波形均很方正。;

2、由于杂散电感的存在会导致谐振,带来的能量损失也不能忽略。这是很多工程师应用开关管,特别是IGBT模块时没有注意的地方。我的波形基本上都是方波,谐振已经被我用一些方法抑制住了。我的测试系统是没有加任何的IGBT吸收电容的,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能量;

3、还有另外一些造成能量损失的原因,与拓扑结构以及算法相关。

4、尽量减少一些寄生参数的影响,比如寄生电容也会造成能量损失。

这几个主要的方面处理好了,效率不是太大的问题。很多问题,突破了一点,特别是开关器件的应用突破,后面的很多问题,比如EMI、安规设计、环境适应性、热设计、效率、波形畸变率等等都好做得多。

设计者最好有全套的硬件及系统经验,这样做逆变器将会事半功倍。

掌握合理的仿真工具将大大加速研制进程。推荐Saber和Psim工具。很多工程师喜欢用Matlab工具,个人该工具比较适合算法模拟,不太适合模拟实际电路。

0
回复
2013-10-05 11:14
@milandini
评介一个逆变器效率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地方:我指的是中大功率逆变器,小功率逆变器这方面要好做很多。1、母排的设计导致的功率损失,这其中主要包括电阻性能量损失。如果母排设计不合理的话,母排上会有较强临近效应以及集肤效应,导致功率母排的某些地方电流密度过大,会加剧功率损失。同时也会导致杂散电感过大。目前国内对母排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人比较少,可以从我的测试结果看得出来,我处理得很合理。波形均很方正。;2、由于杂散电感的存在会导致谐振,带来的能量损失也不能忽略。这是很多工程师应用开关管,特别是IGBT模块时没有注意的地方。我的波形基本上都是方波,谐振已经被我用一些方法抑制住了。我的测试系统是没有加任何的IGBT吸收电容的,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能量;3、还有另外一些造成能量损失的原因,与拓扑结构以及算法相关。4、尽量减少一些寄生参数的影响,比如寄生电容也会造成能量损失。这几个主要的方面处理好了,效率不是太大的问题。很多问题,突破了一点,特别是开关器件的应用突破,后面的很多问题,比如EMI、安规设计、环境适应性、热设计、效率、波形畸变率等等都好做得多。设计者最好有全套的硬件及系统经验,这样做逆变器将会事半功倍。掌握合理的仿真工具将大大加速研制进程。推荐Saber和Psim工具。很多工程师喜欢用Matlab工具,个人该工具比较适合算法模拟,不太适合模拟实际电路。
兄台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有实际数据来证明吧?呵呵!我的意思是指,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在三电平上,最终效率可能还没有两电平的高?是不是有点白忙活了啊(虽然成本可能低了点)?哈哈,希望不是这样!
0
回复
milandini
LV.4
18
2013-10-05 11:24
@逆变器学习
兄台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有实际数据来证明吧?呵呵!我的意思是指,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在三电平上,最终效率可能还没有两电平的高?是不是有点白忙活了啊(虽然成本可能低了点)?哈哈,希望不是这样!

呵呵,老兄,你就放心吧。

三电平要体现出相对两电平的优势就是提高开关频率。损耗相对小,效率自然有提高的空间。

我不说我的产品,因为保密,请理解。

根据欧洲反馈回来的情况,效率要比两电平高0.5至1个百分点。如果处理得好的话,还有提升空间。

就如同我说的,提高效率就要减少无谓的损耗,损耗又最主要在IGBT上面,这方面可做的文章很多。

0
回复
zsjzsj
LV.4
19
2013-10-05 12:57
高人,呵呵!
0
回复
milandini
LV.4
20
2013-10-05 13:05
@zsjzsj
高人,呵呵![图片]
呵呵,谢谢支持,做了十几年技术了,想找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0
回复
milandini
LV.4
21
2013-10-05 13:20
@逆变器学习
兄台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有实际数据来证明吧?呵呵!我的意思是指,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在三电平上,最终效率可能还没有两电平的高?是不是有点白忙活了啊(虽然成本可能低了点)?哈哈,希望不是这样!

另外,在欧美三电平已经是主流了。

在未来很多行业里,三电平必将取代传统两电平。

0
回复
tampo
LV.2
22
2013-10-07 08:19
@milandini
根据你的测试波形,你的母线应该不止你说的这么多。应该有700V左右母线了。你这不是微型光伏逆变器吧??
上图是模拟的波形,母线是800V,上上图是实际量的波形,母线是540V。
我这逆变器是要给UPS用的呀。
0
回复
jiaoao
LV.9
23
2013-10-07 22:15
@milandini
呵呵,谢谢支持,做了十几年技术了,想找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我们做高频电抗器可以提供样机试用
0
回复
milandini
LV.4
24
2013-10-08 09:53
@jiaoao
我们做高频电抗器可以提供样机试用
好啊,欢迎,请与我联系,信息已经短给您了。
0
回复
wongjames
LV.1
25
2013-10-08 15:59
@milandini
兄弟,我做的就是T型,I型用二极管钳位导致充放电回路不一致,会带来比较麻烦的EMI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分析,T型只有1#与4#管走功率,2#与3#只是角度补偿。因此损耗基本都发生在1#与4#上。而I型1#、2#、3#与4#都要过功率。再加上钳位二极管的损耗,因此I型三电平的效率并没有T型好。目前T型是三电平的主流。

I型有个最大的问题,由于管子采用600V左右的管子,当高压时比较容易出现分压不均导致管子失效,这是采用I字型最大的问题,需要在调制及硬件上进行仔细处理才能避免。但总会有类似隐患。而采用T字型架构,最大的好处是采用1200V管子,不会出现电压失效问题。

目前采用T字型的架构才是主流趋势。

0
回复
wongjames
LV.1
26
2013-10-08 16:02
@逆变器学习
不知兄台的三电平逆变器最高效率和欧洲效率能到多少呢?呵呵!
我们采用I字型架构20KW逆变器,最高效率可以做到99.08%,欧效可以做到98.6%,哈哈
0
回复
milandini
LV.4
27
2013-10-17 14:43
@wongjames
我们采用I字型架构20KW逆变器,最高效率可以做到99.08%,欧效可以做到98.6%,哈哈

中小功率要好做得多,主要是电流密度较小,20KW光伏逆变器的母线电压大概在300-400V,电压变化率以及电流变化率也不大,很多问题不太严酷,要好做一些,工程师很大部分考虑的是成本控制。

如果把母线电压调整到更高电压,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的。

0
回复
milandini
LV.4
28
2013-10-17 14:49
@wongjames
I型有个最大的问题,由于管子采用600V左右的管子,当高压时比较容易出现分压不均导致管子失效,这是采用I字型最大的问题,需要在调制及硬件上进行仔细处理才能避免。但总会有类似隐患。而采用T字型架构,最大的好处是采用1200V管子,不会出现电压失效问题。目前采用T字型的架构才是主流趋势。

I型的问题主要在几个方面:

1、I型有长换流回路和短环流回路,设计时杂散电感与电压尖峰的问题较难消除,容易造成严重的EMC问题,T型三电平只有一个换流回路,要好处理一些;

2、I型关断时必须先关外管,再管内管,如果次序错误,容易造成损坏;

3、I型一个桥臂里面有四个IGBT和两个二极管,且均要过功率,因此当频率低于16KHz时,效率没有T型三电平高。当频率高于16KHz时,I型比T型效率高;

4、由于I型要提高效率则必须提高频率,这样损耗相对就提高了,热设计代价会比较大;

 
0
回复
wansui126
LV.2
29
2013-10-17 16:59
中点平衡不采取控制措施的话会炸机的
0
回复
milandini
LV.4
30
2013-10-17 17:05
@wansui126
中点平衡不采取控制措施的话会炸机的

如果系统已经解决了中点平衡问题,炸机的可能性会很低的。

当然最好有软件采取控制措施的话,就有双保险。

硬件没调好,只单纯靠软件控制措施来抑制中点电位不平衡的话(实际就是控制几个IGBT的开关,三电平本身是靠这两个IGBT的开关调配来进行角度补偿的)固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中点电位的抖动,但是治标不治本。后果是打乱了三电平角度补偿的功能,会造成谐波增加,这与使用三电平的初衷相违。

0
回复
wongjames
LV.1
31
2013-10-25 15:05
@milandini
I型的问题主要在几个方面:1、I型有长换流回路和短环流回路,设计时杂散电感与电压尖峰的问题较难消除,容易造成严重的EMC问题,T型三电平只有一个换流回路,要好处理一些;2、I型关断时必须先关外管,再管内管,如果次序错误,容易造成损坏;3、I型一个桥臂里面有四个IGBT和两个二极管,且均要过功率,因此当频率低于16KHz时,效率没有T型三电平高。当频率高于16KHz时,I型比T型效率高;4、由于I型要提高效率则必须提高频率,这样损耗相对就提高了,热设计代价会比较大; 

1.没有这么复杂的回路考虑,只需要采用正确的PWM调制,同时PCB layout时注意分布,一般情况下,电压尖峰情况不会出现。

2.开通时先开内管,再开外管,关断时先关外管,再关内管,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次序,但是有时在正常运行时,由于市电变化导致的管子切换,这才是最复杂的,也是最难找到的隐形炸机问题,所以需要对PWM进行处理。

3.要想效率达到最高,甚至可以IGBT与mos互用这种方法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