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14
延时时间:由R1、C1以及C2、R3、R4、R5共同决定.工作原理:上电后,电源Vm1+通过R1向C1充电,运放U1A构成的跟随器输出端1会随着同相输入端3的充电电压上升(RC充电延时过程),同时在U1B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6构成一个上升的比较(阈值)电压,同时电流通过R3向C2充电,当运放U1B的同相输入端5上升高于6端时,运放U1B的输出端7输出一个高电平,触发可控硅Q1,使负载RL工作.
这个我研究了半天,根据测试,基本可以确定是这样工作的:
输入输出的延时比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主要是差分比较部分,1脚的输出经R4/R5分压到6脚,同时经过R3对C2充电,由于R3/C2时间常数很大,5脚电压上升时间比较长,直到冲至大于6脚,这就是延时时间!
当输入电压变化时(比如升高),其6脚分压值上升,同时充电时间也缩短.此电路延时15mS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