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变压器设计中的AP法

查了不少资料,看了网上不少帖子,对于AP法有各种公式,计算结果大不相同,即使一些老师的书上,学生的

论文上很多公式也觉得是他们自己所不了解的,有人觉得公式差异在于设计条件上,但这会导致巨大差异吗?

同一个例子大家算算,赵修科老师的公式(应该出自UNITRODE资料)、刘胜利老师的公式、张兴柱老师的、网上

七年兄的、南航一些论文上的(同样存在多种公式)等等。各种公式除去基本的Bs、f 、J 等最大的区别我看在于

变压器计算功率上(即公式中系数或者说拓扑系数上),大家可以再深入论一下一下AP法,加深理解。

全部回复(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jing2006
LV.1
2
2011-04-11 17:35

这是什么算法??

0
回复
2011-04-11 18:18

公式的计算方法不会有大的差异。都可以通过推导得到,计算的结果会有差异,加上公式中磁心窗口利用系数、磁感应增量、电流密度等的输入是人为的,不同人输入不同,计算结果就会有差异。即使所有参数输入都一样。大功率与小功率计算结果与实际也会有差异。因为变压器绕组能否绕下是由带绝缘导线直径来确定的,不是由裸线直径来确定的,例如QZ-2

直径0.08mm导线带绝缘直径0.101mm.裸线面积与带绝缘面积之比为1.6

直径1mm导线带绝缘直径1.094mm.裸线面积与带绝缘面积之比为1.2

1.6比1.2=1.33 也就是说AP值本身就导线来说有33%的误差。这还不是最大的,

每一款磁心窗口面积与可绕线面积也不是0.4。这就是误差所在

0
回复
2011-04-16 12:27
同感呀
0
回复
2011-04-16 15:59
既然发现不同之处,能否列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0
回复
2011-04-16 20:37
@zhangtao3b608
既然发现不同之处,能否列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你要先把你计算的过程列出来,才能指出那些地方你采用的数据不合适。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