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几年不做无极灯了,无意中在自己电脑翻到以前的一些EMC整改经验,也埋没了几年了,反正沉在电脑里也没用,所以想把它贴出来,看看能否能帮助些初学的朋友,并做为一些基础铺路,哪怕你做LED电源或者开关电源也好。
因无极灯都是出来不久的新东西,所以技术和有关的资料都很缺乏,也没有任何的书籍,尤其整改EMC方面的资料,虽然在书上和网上能找到一些常见的常规方法,但按照去做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我把我自己所整改的EMC实验的经过详细贡献给大家.下面我就以大功率165W的高频灯为例,这是第一次预测的结果,看了这张图就是所谓的高频灯,高到什么地步了?这是传导的。
图中的传导实测功率为180W,不难看出,这个9K到2M的范围是PFC所产生的斜波(如何判定是APFC的呢:把后级逆变部分负载断掉加假负载只让APFC工作测试),这里低频部分(400K以下的可以加大共模电感或增加X电容都可解决),这里最严重的还是逆变部分的主频和倍频(2.5~25M的范围),开始将Q1.Q2的G去掉2.2Ω电阻发现还不如以前的好(图3),所以G极串个电阻是很有必要的,但损耗多少都会增加,如果数值过大会降低驱动能力,温升加高,所以选用还是10Ω以下为好。
图3
Q1.Q2的D与S极并联22P电容,此时功率为131W(光效严重降低),温度严重升高,但还是很不理想,如下图。
刚开始我还以为降低频率可以好点,当尝试将主频降低,但结果一点用处也没有,反而更差,主频却往回跑了,降多少都没有什么变化,在升高主频还反而往前跑,基本没作用,8~25M的斜波也存在,更没有衰减。
图4
在Q1.Q2.的D极,D6各串入一只珠后测试如图5所示,几乎无效。
图5
由此,逆变部分该用的都已经全用上最常用的招数还是无效,但毕竟水平有限,逆变部分的根源的斜波也无法抑制,现在只能更改滤波器了,电源滤波部分如图A所示,
图A
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将L1,L2电感分别从1~40mH之间更改测试(原先计算过的参考数值根本无效),但还是不能滤除逆变部分的斜波,甚至前面100K范围都不能过,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增加了一组180uH的差模电感,如图B的L3.L4。
图B
装上后测试发现后面部分低了许多,如图6.
图6
但前低频部分面超的很严重,后将C2由原来0.1uF该为0.47uH,再将两只差模电感感量减少到100uH后测试如图7,情况大有转变,前面低频过的比较好。
图7
接下来是2.6M,5.6M.7.8M.13M还剩下这几个点了,后将共模L1改为480uH,这时候功率为172.8W.如图8.
图8
后测试发现5.6M.7.8M.13M有所降低,现在还剩下2.6M主频还是有些严重,后来自己把示波器探头做成一只感应线圈在机内测试时发现限流电感辐射最强,由此分析机内干扰严重,尤其是在装面壳的时候更严重(这一点相信有些人可能遇到过这个现象,不管是什么产品,只要是高频大功率,用到过金属外壳的),因为大部分干扰信号在内部不断反射,而且距离也非常近,将引起大部分器件造成干扰,尤其EMC电感最敏感,因它也是一只感应器件,严格的说它也成了一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还是放回到电源线中去了,所以盖子一装就超的更重就是这个原因。最后我把逆变部分用屏蔽壳把所有的器件都全部封闭起来,虽然屏蔽壳材料有很多种,我们常用的是铝材料,但对于屏蔽效果发现,高频的还是铜和铁稍微好一点,但铜材料价格非常的贵,铁的导热性太差(因MOS管都是通过屏蔽壳紧铁于外壳散热的),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屏蔽低频磁场,但热阻大,对散热不好,极易引起温度升高造成系统不稳定,最后还是使用铝,当全部屏蔽好后测试如图9。
图9
从中可以看出,屏蔽后也起了效果,但主频还是下不去,最后干脆再增加一组差模电感,感量为30uH,如图C的L5.L6。
图C
测试后主频斜波已有所降低,但余量也偏于上限。
这是华标的测试报告,其中1M范围偏上限了,最后更改加大L1感量后就好了。
高频灯因工作频率都远高于开关电源许多倍,因此整改相当棘手,滤波器都增加了好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