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跨国公司污染产业“海外关厂,中国建厂”

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中国涉污遭停产待查

跨国公司污染产业“海外关厂,中国建厂”现象应引起重视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因涉嫌铅污染,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NYSE:JCI)全资子公司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昨天起已暂时停产待查。
  
  蓄电池厂火线停产待查
  
  近期,上海康桥部分居民在为子女进行学前体检时发现有血铅超标现象。由于之前国内发生的多起血铅超标案件大部分均和所在地存在铅酸蓄电池厂有关,坐落在该区域的跨国铅酸蓄电池巨头——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首当其冲受到质疑。
  
  “我们厂下午开了个全体员工参加的大会,中方总经理宣布先停产一周,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停产。在这一周中,厂内生产线全部停掉,只能搞搞卫生。”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一位内部员工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据他透露,包括环保、卫生、工商等在内的多个相关部门执法人员昨天已赴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进行调查。
  
  本报记者随后从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杨纾庆处证实: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目前正在配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排查,所有的生产都先停掉。
  
  “目前排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公司的用铅量是否超标,因为政府给公司规定了每年一定的用铅额度,希望(我们)能百分百与(公司)营业准证上的额度相匹配。”杨纾庆说。
  
  他表示,“究竟当地发生的事件与江森自控是否有关这是下一步的事情,至少我们首先要保证公司所有的compliance(承诺)一定要做到。”
  
  本报记者昨天中午在该厂附近看到,进出该厂的大小车辆仍较频繁,但厂内并没有传来机器轰鸣声。
  
  “我们厂总共分5个区,分别是铅粉区、接板区、装配区、总装区和化成区。其中铅粉区污染最大,我们进去工作的时候都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每天光铅粉就要生产30多吨。”上述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有时厂房内会开天窗,铅粉就会飘散出去。
  
  他透露,去年该厂三条生产线生产的铅酸蓄电池量多达400多万只,而从今年7月份起,由于全国针对铅酸蓄电池开展环保大检查,他们厂已关掉了一条生产线。
  
  对此,杨纾庆表示,公司在控制铅排放方面拥有各种先进的手段,而且投入很大。
  
  “我们自己对环保方面的要求可能比环保部门的要求更高。而且公司员工的血铅水平要低于上海全市居民的血铅水平,公司为此还得过卫生部颁发的奖。”杨纾庆说。
  
  海外关厂中国建厂
  
  “其实江森自控这个厂在环保各方面还算是国内做得比较好的,甚至以前有过‘出去的水比留进来的水更干净’这一说。但毕竟这是家铅酸蓄电池厂,需要用到大量的铅,即便水是干净的,铅通过空气粉尘传播也是很难避免的。”一位熟悉江森自控内情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据他透露,上海江森自控蓄电池厂的前身是德尔福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迄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么长时间累积下来,即便环保措施做得再好,铅排放累积起来的量也比较可观了”。
  
  杨纾庆也向本报记者确认,该厂是康桥唯一一座蓄电池厂,用铅量的确可能是当地企业中最大的。
  
  “2000年以后,该厂曾提出在当地扩产,但最后被原南汇区环保局否决了。江森自控随后就到浙江长兴建了其在国内的第二座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上述人士说,“目前看来,原南汇区环保局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由于国内铅污染事件频发,而铅酸蓄电池厂被公认为是造成铅污染的罪魁祸首,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今年5月联合发起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大整治。据环保部的数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被关闭或停产整治的企业共计1598家,占全部排查企业的83%。
  
  环保部此前发布的一份《2011年上海市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公示名单》显示,上海共有17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其中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其2010年的产量与危险废物处置量分别为3740000千伏安时与1818.976吨。
  
  文件同时显示,该厂的清洁生产情况为“已开展”,废水排放与废气排放两项均为“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江森自控曾被迫在北美和欧洲关闭与合并了28家工厂,但其在中国的投资却不断加大。
  
  去年11月,江森自控高层在位于重庆的第三座蓄电池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曾公开表示,江森自控在国内已有3家工厂,年产能为1800万只蓄电池。按照规划,江森自控2015年将在中国生产3000万只蓄电池,为此计划近期在中国再建设2座新工厂。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了大量存在污染威胁的产业,这足以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惕和重视。
  
  本报记者另从江森自控的一份2011校园招聘广告上看到如下介绍文字:“江森自控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同时也是领先的汽车混合动力电池系统的独立供应商,占有全球汽车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市场36%的份额”。
  
  官方资料则显示,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为江森自控集团于2005年在华投资收购的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并销售上百种规格的汽车用蓄电池产品。

全部回复(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1-10-27 13:13

 8月3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文、自然之友、环友科技、南京绿石等5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苹果公司供应商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苹果的另一面2》,报告称苹果公司的污染排放正随产量扩张而蔓延,严重威胁了当地环境和公众健康。加上环保组织于1月20日发布的一期报告《苹果的另一面》,两次调查发现共有27家苹果供应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最近,类似的新闻特别密集:这边厢,康菲石油对渤海湾大面积污染,已对当地渔民和海洋生态造成短时期内无法挽回的损失;那边厢,跨国IT企业巨头苹果公司,对中国污染地区正呈扩大态势。

 在IT领域,产生污染的远不止苹果一家跨国企业。从去年4月开始,多家民间环保组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29家国际知名IT企业产业链中的生产企业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问题。只不过苹果公司像康菲石油公司一样,不服中国“管教”,因树大招风才被推到舆论的前台。

 2008年环保总局公布一份年报指出,2004年至2007年间,共有130家跨国公司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地域涉及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19个省区,包括食品、发酵、化工、机械制造、电子、造纸等行业。这130家跨国公司多数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既有世界知名品牌,也有“世界500强”,我国已俨然成为跨国企业污染的天堂。

 这些跨国企业在本国或其他国家,大都老实本分,可来到中国后就变了。从客观上分析,主要与制度安排有关,污染公共政策存在天然缺陷。比如说,跨国企业常常利用现实的法律漏洞,来规避中国法律的惩罚;中国在整治跨国企业污染方面,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态度,而缺少“铁腕”手段。发生在去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9天后,美国当局及司法系统就开始全面介入,并成立了总统委员会对漏油事故进行调查。反观康菲污染事件,事发两个多月后,才由国家海洋局联合六大部委组成康菲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至今为止,也没见到任何实质处罚措施。

 在国外,企业会因为环保问题,导致品牌的公信度下降,受到消费者无情“抛弃”。而在中国,普通消费者只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影响其对企业产品的选择。此外,很多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是合资公司,其国内合资方可能是一家本地老企业,历史负债比较多,如果完成环境达标,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或还来不及建设环保设施。在这些因素共同合力的作用下,极大地纵容了跨国公司污染的嚣张气焰。

 中国要防止跨国公司污染,首先,要修订现行的法律法规,修补污染制度上的漏洞,从而杜绝污染领域方面的“管涌”;其次是,借鉴国外监管模式,把治理污染纳入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范围,从而严厉打击跨国公司的污染行为;最后,还要扭转消费者环保观念,公众要主动放弃购买那些问题公司的产品,以此倒逼其重视污染治理。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