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未卜先知,电磁加热计算软件解决难题!

在电源网上也混了一段时间了,电磁加热这种技术,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国内的企业大都急功近利,忙着捞钱,真正想做好产品的不多;能足够基础、又愿意潜心钻研技术的人就更少!国内出版的电磁加热方面的书也很少,大都是薄薄的一本,也就是讲个大概,隔靴搔痒!请教电源网上高手,对于一些技术点也都是遮遮掩掩,种种问题还是要自己摸索!

       自己摸索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人很快就掌握了诀窍,有些人炸了无数的管子还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还是太急功近利了,没有把理论搞通,这个浮躁的环境很难让人沉下心来!有人说,国内就是会搞理论研究,不善于应用!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国内理论研究太烂,应用方面有笨办法,做试验,反向工程,还能鼓捣个23流的产品出来!但是失去理论指导,你永远只能做2流产品,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我所说的理论,是指切实能够应用实际工作中去的,而不是说课本上那些空泛的大道理!比如说,金属在交变磁场的损耗怎么计算?如果去翻我们的课本,找磁导率,找电阻系数,计算穿透深度,那就走上一条不归路,哈哈!也用不着装上板子,架上锅去测试,其实,用电感表量一量Q值,就可以算出来了!可惜,在电磁加热方面,能给我们做理论指导的太少!记得IREX征集一个答案:“為何鐵板放在電磁爐線圈上電流會加大”(http://bbs.dianyuan.com/topic/521381),至今没有人能在理论上给出个一二三出来,大多数回答都像我们的老中医,难道就没有人能列出一个公式来,让我们一眼便知,再也用不着唧唧歪歪!

    说了这么多,跑题了!受caozhihong的启发,在下不才,想写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计算电磁加热的参数出来,比如说,我们想做5KW的板子,选用半桥电路,应该使用多大的电感量,多大的谐振电容,工作频率多少,电流多大,吸收电容多大,死区时间多少等等,用鼠标点一点就出来了,再也不用慢慢摸索,提心吊胆担心烧管子了,想想就觉得美好!现在想请大家多提一些建议要求,说不定你想要的都能在这个软件上实现呢!

全部回复(3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2-01-09 15:40

小兵支持连长,软件是为了给像我这样的新手参考学习,每个人都会经历开发的初级阶段,这段时间是很迷茫的,任何的知识都要自己摸索,而且到处是十字路口,还好小兵得到了像连长一样很多技术元老的支持帮助,但是本质上技术还是要自己琢磨。

  对于这个软件,可以帮助新手更快的做实验,而且能保证实验不会对财产的有极大破坏力,在实验中在检验数据的正确性,不断的摸索,最终掌握理论知识才是关键。

谢谢!

0
回复
zijun86
LV.4
3
2012-01-09 15:49
@caozhihong
小兵支持连长,软件是为了给像我这样的新手参考学习,每个人都会经历开发的初级阶段,这段时间是很迷茫的,任何的知识都要自己摸索,而且到处是十字路口,还好小兵得到了像连长一样很多技术元老的支持帮助,但是本质上技术还是要自己琢磨。  对于这个软件,可以帮助新手更快的做实验,而且能保证实验不会对财产的有极大破坏力,在实验中在检验数据的正确性,不断的摸索,最终掌握理论知识才是关键。谢谢!
这个工作量就大了,感应加热所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哦,每种形势又不尽相同,支持你一下,希望早日能见到你的佳作。
0
回复
my.mai
LV.9
4
2012-01-09 16:09
支持一下,呵呵。
0
回复
spt77
LV.5
5
2012-01-09 16:13
@caozhihong
小兵支持连长,软件是为了给像我这样的新手参考学习,每个人都会经历开发的初级阶段,这段时间是很迷茫的,任何的知识都要自己摸索,而且到处是十字路口,还好小兵得到了像连长一样很多技术元老的支持帮助,但是本质上技术还是要自己琢磨。  对于这个软件,可以帮助新手更快的做实验,而且能保证实验不会对财产的有极大破坏力,在实验中在检验数据的正确性,不断的摸索,最终掌握理论知识才是关键。谢谢!

谢谢支持,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0
回复
my.mai
LV.9
6
2012-01-09 16:15
@spt77
谢谢支持,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我见你以前就有贴数据出来啊,应该就是一个软件编写的吧。电感值,电容值,Q值,峰值电压,频率,实际功率等。
0
回复
spt77
LV.5
7
2012-01-09 16:43
@my.mai
我见你以前就有贴数据出来啊,应该就是一个软件编写的吧。电感值,电容值,Q值,峰值电压,频率,实际功率等。

有软件我就不用在这儿折腾了,那些是算出来的!

0
回复
my.mai
LV.9
8
2012-01-09 17:13
@spt77
有软件我就不用在这儿折腾了,那些是算出来的!

那根据计算公式,直接用EXCEL表格做一个出来就可以了。类似我设计薄膜电容这样的。

 

 

 

0
回复
irex
LV.5
9
2012-01-09 19:04

如果是 定材質 定形狀 定線圈繞法 定感量 定線圈材質 定加熱距離 這就有可能

感應加熱,其時電路只是工具,要應付的是材質,就像木匠與工具與被雕琢木頭一樣概念.

感應加熱在材質上加熱 有三種模式

1.感應加熱模式 (小窩流加熱)

2.環流加熱模式 (短路環加熱)

3.磁鑄感應干擾模式 (方形鐵塊加熱角邊強磁加熱)

這三種模式 都會影響 整體電路加熱效率與穩定

很多感应加熱人不是很了解這狀況,常常讓機器至於不安穩狀況下.

對感應加熱 "電路" 只是一各工具.

0
回复
igbtsy
LV.9
10
2012-01-09 20:23

想法很好,但是难度很大。2002年就与同学(某大学教授)联系过,让本科毕业班的或研究生写一篇电磁感应加热的论文,题目是计算感应加热功率的数学表达式。

本人知道感应加热影响功率的参数是很多的,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结构较复杂,有很多还不能是理论上的公式,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可行的经验公式,或者是附有条件的一些参数方程。要把工作电压、谐振频率、实际驱动频率、线圈匝数、谐振电容量、零电压电容量、死区时间、负载导磁性能、负载电阻率、负载的温度、负载与线圈间的距离、不同的工作模式---等等,这些参数都能在公式中有所反映及运用,实在是一项复杂和坚巨的工作。接触了几位学生,最后都知难而退了。至今无人敢接手这样的课题。

没有计算公式,做感应加热的只能是凭经验估算,再通过试验一到二次作修正。

0
回复
冉智ayong
LV.6
11
2012-01-09 21:28

昨天看《天生我材必有用》电视节目,很多公司领导还是愿意聘有经验的而不愿要高学历的

 

实际应用参数随用途不同而不同,我们搞这些东东从来就不去算参数,心中有数即可动手实验

0
回复
冉智ayong
LV.6
12
2012-01-09 21:31
@irex
如果是定材質定形狀定線圈繞法定感量定線圈材質定加熱距離這就有可能感應加熱,其時電路只是工具,要應付的是材質,就像木匠與工具與被雕琢木頭一樣概念.感應加熱在材質上加熱有三種模式1.感應加熱模式(小窩流加熱)2.環流加熱模式(短路環加熱)3.磁鑄感應干擾模式(方形鐵塊加熱角邊強磁加熱)這三種模式都會影響整體電路加熱效率與穩定很多感应加熱人不是很了解這狀況,常常讓機器至於不安穩狀況下.對感應加熱"電路"只是一各工具.
哎 台胞同志啊 搞了几年感应加热了竟然还在纠结于 涡流加热 短路环加热 。。。 哎 。。你拉了台胞技术员们的后腿了
0
回复
spt77
LV.5
13
2012-01-10 08:48
@冉智ayong
哎台胞同志啊搞了几年感应加热了竟然还在纠结于涡流加热短路环加热。。。哎。。你拉了台胞技术员们的后腿了

像IREX这样,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楚,那一定是高手!我觉得台湾的大学比大陆的实际多了,看过几篇台湾学生的论文,确实是做的很仔细,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不像大陆这边的大学,忙于政治、捞钱,教授不是领导就是老板,论文从上到下抄来抄去,真让人脸红啊!

0
回复
spt77
LV.5
14
2012-01-10 08:51
@冉智ayong
昨天看《天生我材必有用》电视节目,很多公司领导还是愿意聘有经验的而不愿要高学历的 实际应用参数随用途不同而不同,我们搞这些东东从来就不去算参数,心中有数即可动手实验

老大,“心中有数” 的意思是啥?还是要在心中估算一下吧?经验就是实践,只靠实践忽略理论指导的话,有很多弊端,难发展,难传承,效率低!经验有时也是靠不住的。记得有次我做短路试验(见http://bbs.dianyuan.com/topic/632222http://bbs.dianyuan.com/topic/631249),很多人都说不可能,做试验前我看了IGBT的规格书,上面说的很清楚,Uce600V/Uge15V条件下,可以承受短路15us,我按照规格书的条件做了短路试验,完全没有问题!可能很多人短路爆了管子,就凭经验认为不能短路,那是因为他们太依赖经验了!只要去仔细看看规格书,就能发现在15us之内保护就没问题。

从小学玩电池和灯泡开始,到中学制作无线发射机、高中制作分立元件的音响放大器、大学四年电子专业学习,现在参加工作也有10年了,中间吃了无数的苦头,这些苦头大都是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只有 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才能快速的提高水平,只注重实践,到头来就是一个老师傅;只注重理论,那就是个老学究,理论和实践结合,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专家”!

0
回复
spt77
LV.5
15
2012-01-10 08:56
@my.mai
那根据计算公式,直接用EXCEL表格做一个出来就可以了。类似我设计薄膜电容这样的。[图片]   
这个方法不错,实现起来容易些,如果想同时显示拓扑结构,不知能不能用EXECEL做?
0
回复
igbtsy
LV.9
16
2012-01-10 09:02
@spt77
老大,“心中有数”的意思是啥?还是要在心中估算一下吧?经验就是实践,只靠实践忽略理论指导的话,有很多弊端,难发展,难传承,效率低!经验有时也是靠不住的。记得有次我做短路试验(见http://bbs.dianyuan.com/topic/632222,http://bbs.dianyuan.com/topic/631249),很多人都说不可能,做试验前我看了IGBT的规格书,上面说的很清楚,Uce600V/Uge15V条件下,可以承受短路15us,我按照规格书的条件做了短路试验,完全没有问题!可能很多人短路爆了管子,就凭经验认为不能短路,那是因为他们太依赖经验了!只要去仔细看看规格书,就能发现在15us之内保护就没问题。从小学玩电池和灯泡开始,到中学制作无线发射机、高中制作分立元件的音响放大器、大学四年电子专业学习,现在参加工作也有10年了,中间吃了无数的苦头,这些苦头大都是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只有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才能快速的提高水平,只注重实践,到头来就是一个老师傅;只注重理论,那就是个老学究,理论和实践结合,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专家”!
《心中有数》,指的是经验。例如成功了一台8KW的,做5KW、10KW、12KW只要估算一下线圈的圈数,相关的过流整定值、谐振电容、-----等等,作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一次成功,至多是感应线圈通过试验做二次的圈数调整,因此做新品是很快的,有时一天就解决了问题,还没有任何后遗症。
0
回复
caozhihong
LV.3
17
2012-01-10 09:22
@igbtsy
《心中有数》,指的是经验。例如成功了一台8KW的,做5KW、10KW、12KW只要估算一下线圈的圈数,相关的过流整定值、谐振电容、-----等等,作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一次成功,至多是感应线圈通过试验做二次的圈数调整,因此做新品是很快的,有时一天就解决了问题,还没有任何后遗症。

对没有经验的来说就是困难了,想合理的烧掉任何一个元件都是个难事,哪有经验,只有理论实践杰克,心中才有数。不过小弟理论不才,只能盲试。

0
回复
spt77
LV.5
18
2012-01-10 09:47
@igbtsy
《心中有数》,指的是经验。例如成功了一台8KW的,做5KW、10KW、12KW只要估算一下线圈的圈数,相关的过流整定值、谐振电容、-----等等,作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一次成功,至多是感应线圈通过试验做二次的圈数调整,因此做新品是很快的,有时一天就解决了问题,还没有任何后遗症。

那是因为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获取这些经验的代价是很高的!

国内企业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区别:假如国内的企业如果忽然失去了IGBTSY这样的高手,那就废了!国外先进的企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没了你,产品质量照样能够玩的转!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可传承的,已经形成了理论指导!

0
回复
冉智ayong
LV.6
19
2012-01-10 10:08
@spt77
那是因为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获取这些经验的代价是很高的!国内企业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区别:假如国内的企业如果忽然失去了IGBTSY这样的高手,那就废了!国外先进的企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没了你,产品质量照样能够玩的转!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可传承的,已经形成了理论指导!
传承的知识是死教条,做技术还是靠悟性,国外的电路板也见识过不少,也有设计很垃圾的
0
回复
igbtsy
LV.9
20
2012-01-10 11:02
@spt77
那是因为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获取这些经验的代价是很高的!国内企业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区别:假如国内的企业如果忽然失去了IGBTSY这样的高手,那就废了!国外先进的企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没了你,产品质量照样能够玩的转!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可传承的,已经形成了理论指导!

《那是因为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获取这些经验的代价是很高的!》

好象没有什么代价,知识要活学活用,死搬书本教条就范了本本主义。

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有一位权威的电气工程师非要用数字式三用表去感应测线圈二端的电压,我告诉他不要去测,那是高频的,数字表是测低频的。他非要去测,结果上去就吱的一声,表彻底坏了。测之前先要考虑高频与低频的不同,主要是高频的高次谐波的分量对数字表的影响----这些都是要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才能很快地反应到具体的操作上。

0
回复
spt77
LV.5
21
2012-01-10 11:23
@igbtsy
《那是因为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获取这些经验的代价是很高的!》好象没有什么代价,知识要活学活用,死搬书本教条就范了本本主义。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有一位权威的电气工程师非要用数字式三用表去感应测线圈二端的电压,我告诉他不要去测,那是高频的,数字表是测低频的。他非要去测,结果上去就吱的一声,表彻底坏了。测之前先要考虑高频与低频的不同,主要是高频的高次谐波的分量对数字表的影响----这些都是要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才能很快地反应到具体的操作上。

对呀,那位电气工程师就吃了“经验”的亏,假如他能注重一下理论,就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0
回复
spt77
LV.5
22
2012-01-10 11:35
@冉智ayong
传承的知识是死教条,做技术还是靠悟性,国外的电路板也见识过不少,也有设计很垃圾的

知识没有“死”“活”之分,关键还是看人是否有理论基础理解、正确的应用!“悟性”是什么?还不就是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去理解?不否认国外也有垃圾电路,国内的更多吧?

0
回复
spt77
LV.5
23
2012-01-10 11:42
@igbtsy
想法很好,但是难度很大。2002年就与同学(某大学教授)联系过,让本科毕业班的或研究生写一篇电磁感应加热的论文,题目是计算感应加热功率的数学表达式。本人知道感应加热影响功率的参数是很多的,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结构较复杂,有很多还不能是理论上的公式,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可行的经验公式,或者是附有条件的一些参数方程。要把工作电压、谐振频率、实际驱动频率、线圈匝数、谐振电容量、零电压电容量、死区时间、负载导磁性能、负载电阻率、负载的温度、负载与线圈间的距离、不同的工作模式---等等,这些参数都能在公式中有所反映及运用,实在是一项复杂和坚巨的工作。接触了几位学生,最后都知难而退了。至今无人敢接手这样的课题。没有计算公式,做感应加热的只能是凭经验估算,再通过试验一到二次作修正。
其实,IGBTSY说得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我已经搜集到了一些!对于像磁场分布这一类,计算较复杂,可以通过matlab之类仿真实现!
0
回复
igbtsy
LV.9
24
2012-01-10 15:10
@spt77
其实,IGBTSY说得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我已经搜集到了一些!对于像磁场分布这一类,计算较复杂,可以通过matlab之类仿真实现!

分别计算都是可以的,作为具体的实际设计就没必要那么精确,分别、分段估算还不用打草稿,心算就出结果了。

对于初学者来讲,有一个计算公式那是最方便的了,我指的就是让大学的学生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来导出这样的一个计算公式。那怕公式再怎么复杂,条件之多都不怕,再编个软件,让初学都得到方便。

0
回复
zijun86
LV.4
25
2012-01-10 17:29
@spt77
对呀,那位电气工程师就吃了“经验”的亏,假如他能注重一下理论,就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有理论作指导,再有经验可借鉴,那干起活来是得心应手。对于初学者就难了,依我目前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来看,搞这一套是有用的,但难度是比较大的,好多东西是我们不可控的,光原材料这一关就不好过,因为材料参数表有时和实际相差大。努力吧,有什么需要的,看我能否帮你找点资料,支持!
0
回复
irex
LV.5
26
2012-01-10 18:49
@冉智ayong
昨天看《天生我材必有用》电视节目,很多公司领导还是愿意聘有经验的而不愿要高学历的 实际应用参数随用途不同而不同,我们搞这些东东从来就不去算参数,心中有数即可动手实验

個人認為 阿勇 看這節目,你分析上有欠失

技術沒理論应證, 你認為這產品有底嗎?

領導 用高學歷跟他本身有關,如果會威脅自己那是不會用;

但是 沒高學歷為後盾,他未來也沒底,這他肯定很清楚.

用有經驗的 是馬上可以讓他得到成績; 但是 他很可能不久會換掉;

因為 他想要一直有成績那他必須常換; 這是很現實殘酷的.

就打一各比如 寫程式的薪水待遇 永遠沒有程式結構師 好

為何? 寫程式的只能寫他自己一部份,結構師卻是 把N程式員結合

如果你員工這 心中有數既可動手 ? 不用計算,就動手實驗

你能容許 它炸多少 IGBT ??

 

0
回复
caozhihong
LV.3
27
2012-01-10 19:36
@irex
個人認為阿勇看這節目,你分析上有欠失技術沒理論应證,你認為這產品有底嗎?領導用高學歷跟他本身有關,如果會威脅自己那是不會用;但是沒高學歷為後盾,他未來也沒底,這他肯定很清楚.用有經驗的是馬上可以讓他得到成績;但是他很可能不久會換掉;因為他想要一直有成績那他必須常換;這是很現實殘酷的.就打一各比如寫程式的薪水待遇永遠沒有程式結構師好為何?寫程式的只能寫他自己一部份,結構師卻是把N程式員結合如果你員工這心中有數既可動手?不用計算,就動手實驗你能容許它炸多少IGBT?? 
台北兄弟有道理,理论是基础,实践很重要,相结合才是关键。
0
回复
igbtsy
LV.9
28
2012-01-10 21:23
@zijun86
有理论作指导,再有经验可借鉴,那干起活来是得心应手。对于初学者就难了,依我目前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来看,搞这一套是有用的,但难度是比较大的,好多东西是我们不可控的,光原材料这一关就不好过,因为材料参数表有时和实际相差大。努力吧,有什么需要的,看我能否帮你找点资料,支持!
说到点子上了,不同的原材料物理性能不一样,假定做同样的功率,就会有不同的线圈圈数和不同的线圈与感应加热材料间的距离。凭经验很简单,按大至的变化方向在这二个方面动一下就解决了,如果要在计算公式中体现出来,函数的表达式就更复杂了,况且有可能还是符有一定条件的。
0
回复
httswx
LV.2
29
2012-01-11 15:56
@irex
個人認為阿勇看這節目,你分析上有欠失技術沒理論应證,你認為這產品有底嗎?領導用高學歷跟他本身有關,如果會威脅自己那是不會用;但是沒高學歷為後盾,他未來也沒底,這他肯定很清楚.用有經驗的是馬上可以讓他得到成績;但是他很可能不久會換掉;因為他想要一直有成績那他必須常換;這是很現實殘酷的.就打一各比如寫程式的薪水待遇永遠沒有程式結構師好為何?寫程式的只能寫他自己一部份,結構師卻是把N程式員結合如果你員工這心中有數既可動手?不用計算,就動手實驗你能容許它炸多少IGBT?? 

你好,我是从事磁路设计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和你多交流。我的Skype是tintin-tonex,谢谢!

0
回复
dzkl168
LV.3
30
2012-01-15 15:04
阅贴留念
0
回复
2012-02-07 18:04
@dzkl168
阅贴留念
有可能实现,不过得让大伙把压箱底的货都拿出来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