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用匿名结构体?

匿名结构体,看着好高大上的名字,但实际上也就那样。

typedef struct {    
union {        
struct {             
uint8_t    bit_0:1            
;uint8_t    bit_1:1            
;uint8_t    bit_2:1            
;        
};        
uint8_t value;    
}info1;    
union{        
struct {             
uint8_t    bit_0:1            
;uint8_t    bit_1:1           
;uint8_t    bit_2:1           
 ;       
 };        
uint8_t value;   
 }info2;
}info_t;

在这个例子中,下面这个就是所谓的匿名结构体,因为这个 struct 没有名字。

struct {     
uint8_t    bit_0:1    
;uint8_t    bit_1:1    
;uint8_t    bit_2:1    
;
};

因此,在访问这个 bit_0 成员时,直接这样使用就行(这种位域一般在协议对接上用的比较多):

void func()
{    
info_t info;
info.info1.bit_0 = 0;
info.info1.bit_1 = 0;
info.info1.bit_2 = 0; 
// or
info.info1.value = 0;
}

简单一点,而如果不使用匿名结构体,如加上结构体名字 value_bits

typedef struct {
union {
struct { 
uint8_t    bit_0:1           
;uint8_t    bit_1:1           
;uint8_t    bit_2:1           
 ;
}value_bits;        
uint8_t value;
}info1;    
union{ 
struct { 
uint8_t    bit_0:1            
;uint8_t    bit_1:1            
;uint8_t    bit_2:1            
;        
}value_bits;        
uint8_t value;    
}info2;
}info_t;

使用上稍微麻烦一丢丢:

void func(){    
info_t info;    
info.info1.value_bits.bit_0 = 0;    
info.info1.value_bits.bit_1 = 0;    
info.info1.value_bits.bit_2 = 0;    
// or    
info.info1.value = 0;
}

因为稍微麻烦一点,鱼鹰以前的代码基本使用匿名结构体,麻烦就来了。

当鱼鹰要把 armcc 编译的代码,转移到 gcc 编译,发现根本编译不过去,直接报错。

error: invalid use of ‘struct data_def::<unnamed union>::value_bit’

有可能有方法可以设置 gcc 编译支持匿名结构体,但是鱼鹰也不想深究,改了就是。

因此,为了代码的通用性,建议大家不要写一些奇奇怪怪的代码,否则这样的代码一多,如果出现警告或者错误,改起来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子星球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与稿件投诉,请联系:editor@netbroad.com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赞 1
收藏 2
关注 160
成为作者 赚取收益
全部留言
0/200
成为第一个和作者交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