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浅议罗耶变换器的设计

最近论坛上讨论自激类型的逆变器相当多,而且每开一帖都很多关注,我也来凑个热闹,顺便复习下以前学习的知识.

这类变换器有点多谐振荡器的味道,总的占空为1,所以没有电压调整功能,但是电路简单,设计和维修都相对容易,在对电源要求不严的地方还是有用武之地,:背光灯电路,逆变器的DC-DC升压电压.

下图是基本电路:

 

 

电路中,A绕组和B绕组相同,CD绕组也相同,绕组E为输出绕组.

R1=R2,Q1Q2是相同型号的三极管,整个电路从理论上对称.

实际上电路不会对称,Q1或是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电路的同名端可以得出先导通的管子会能更好的开通,最终达到饱和;另一个管子的基极-发射极则受到反向偏压而截止.

当初级线圈中的电流达到某个数值后,变压器磁芯进入饱和,原先饱和的管子会退出饱和状态,由于正反馈,会快速的进入截止,电路翻转;另一边管子开始导通.

对照上图:

过程一、假设Q1先导通,有一个比基极电流大了N倍的电流渡过Q1CE,由于正反馈的原因,在变压器引脚6上感应出高电平,R2中的电流得以增强,Q1导通更加充分,很快达到饱和,只要驱动绕组5-6感应到的电压能够维持Q1的饱和状态,电路将一直保持现状;

过程二、Q1饱和时,流过变压器1-2绕组的电流持续增加,当电流达到某一个数值时,变压器磁芯饱和,电流快速增加,Q1压降增大退出饱和区。1-2绕组上的电压减少,5-6绕组上的电压也跟着减少,由于正反馈的原因,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到Q1截止;

过程三、其实这个过程在Q1退出饱和区的时候就开始了,绕组1-2电压降低时,绕组7-8电压极性也在改变, Q1关断后Q2开通,由反馈绕组得到足够的电流并保持到变压器反方向饱和,和Q1开通时的状态一样,在变压器反向饱和后,它也将退出饱和状态,之后回到过程一,Q1导通。

 

全部回复(32)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2-12-04 20:19

分析上述工作过程,发现这个电路变压器饱和时翻转,此时电流最大,而且三极管由饱和转为截止的过程较长,损耗大;同时变压器由正向饱和转到反向饱和,磁损也大。

开关管的转换时间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更快的MOS管,但是变压器双向饱和的问题只能在电路上加以改造。

这个电路出现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MOS管,因而直接应用这个变换器的电源都是些小功率的。

为了得到更大的功率,前人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用一个小变压器工作在双向饱和区域作为驱动,用一个比较大的变压器作为功率转换,称之为改进型罗耶变换器,典型电路如下图:

 

对照上图,R1R2R4R5Q1Q2,电路也是理论上的对称状态,但是比上一个电路多了个驱动变压器,这个小变压器就得注意相位关系和同名端了,呵呵,不小心的话会出问题……

由于Q1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于正反馈的缘故,先导通的那个管子会进入饱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将由T2的状态确定,当T2进入饱和时电路将翻转,如同电路一的过程一样。

这个电路中R3的作用是限制T2饱和时流过T2原边绕组的电流。

分析稳定工作时的状态,不难发现:

T2是个双向饱和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是个方波;

T1是功率变压器,为了减小磁损不能让它进入饱和,同时它还同时担负着给T2提供方波的责任。

正是因为T1没饱和,所以开关管Q1Q2的损耗也会小很多,这个电路就可以提供更大功率输出。

电路的占空为1,当功率达到很大值时,由于Q1Q2关断速度的原因,其中一个管子开通时另一个管子并没有完全截止,损耗会变得相当可观,有必要给驱动信号加上延时电路,以减小这种损耗。常用的有RCRDC等,下图为典型的RDC延时电路(网络截图)

 

图上用RC延迟了其中一个开关管导通的时间,让另一个开关管有足够的时间关断,从而减轻开关损耗。二极管VD1VD2的作用在于加速关断。

 

 

0
回复
2012-12-04 20:20
@qinzutaim
分析上述工作过程,发现这个电路变压器饱和时翻转,此时电流最大,而且三极管由饱和转为截止的过程较长,损耗大;同时变压器由正向饱和转到反向饱和,磁损也大。开关管的转换时间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更快的MOS管,但是变压器双向饱和的问题只能在电路上加以改造。这个电路出现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MOS管,因而直接应用这个变换器的电源都是些小功率的。为了得到更大的功率,前人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用一个小变压器工作在双向饱和区域作为驱动,用一个比较大的变压器作为功率转换,称之为改进型罗耶变换器,典型电路如下图:[图片] 对照上图,R1=R2,R4=R5,Q1=Q2,电路也是理论上的对称状态,但是比上一个电路多了个驱动变压器,这个小变压器就得注意相位关系和同名端了,呵呵,不小心的话会出问题……由于Q1和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于正反馈的缘故,先导通的那个管子会进入饱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将由T2的状态确定,当T2进入饱和时电路将翻转,如同电路一的过程一样。这个电路中R3的作用是限制T2饱和时流过T2原边绕组的电流。分析稳定工作时的状态,不难发现:T2是个双向饱和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是个方波;T1是功率变压器,为了减小磁损不能让它进入饱和,同时它还同时担负着给T2提供方波的责任。正是因为T1没饱和,所以开关管Q1、Q2的损耗也会小很多,这个电路就可以提供更大功率输出。电路的占空为1,当功率达到很大值时,由于Q1、Q2关断速度的原因,其中一个管子开通时另一个管子并没有完全截止,损耗会变得相当可观,有必要给驱动信号加上延时电路,以减小这种损耗。常用的有RC,RDC等,下图为典型的RDC延时电路(网络截图)[图片] 图上用RC延迟了其中一个开关管导通的时间,让另一个开关管有足够的时间关断,从而减轻开关损耗。二极管VD1和VD2的作用在于加速关断。  

为了对这类电路加深印象,本着从简的原则,综合上面电路图设计了一个试验用的小电路,如下图:

 

 

简单说明一下:

电路相当于改进型的罗耶变换器,T1和周边电路组成罗耶变换器的驱动部分,只不过它的初级绕组和正反馈绕组合二为一,通过C1C2加速;为了方便调试,使用了两组晶体管,Q1Q2T1原边绕组组成的方波发生器,代替了由功率变压器的方波输出绕组,这样可以不用考虑原来与之关联的相位关系。

工作时T1会进入饱和区,因此串入R1限制电流。

T1T2没有相位上的关联之后,T1的输出绕组也可以从简,只用一个绕组即可,而且也不用考虑相位;

T2Q3Q4组成功率变换部分;

R6C3R7C4组成延时电路,降低开关翻转时的损耗;

D1D2为信号的电流通道,不让电流反向流经功率开关管的BE结。

 

0
回复
2012-12-05 09:41
@qinzutaim
为了对这类电路加深印象,本着从简的原则,综合上面电路图设计了一个试验用的小电路,如下图:[图片]  简单说明一下:电路相当于改进型的罗耶变换器,T1和周边电路组成罗耶变换器的驱动部分,只不过它的初级绕组和正反馈绕组合二为一,通过C1、C2加速;为了方便调试,使用了两组晶体管,Q1、Q2和T1原边绕组组成的方波发生器,代替了由功率变压器的方波输出绕组,这样可以不用考虑原来与之关联的相位关系。工作时T1会进入饱和区,因此串入R1限制电流。T1和T2没有相位上的关联之后,T1的输出绕组也可以从简,只用一个绕组即可,而且也不用考虑相位;T2和Q3、Q4组成功率变换部分;R6、C3和R7、C4组成延时电路,降低开关翻转时的损耗;D1和D2为信号的电流通道,不让电流反向流经功率开关管的BE结。 
 
0
回复
aczg01987
LV.10
5
2012-12-05 09:48

学习

 

0
回复
aczg01987
LV.10
6
2012-12-05 09:49

PSR电路的原始模型是不是这样的呢?

 

0
回复
2012-12-05 09:50
@电源网-fqd
[图片] 
没看懂啊....
0
回复
zhenxiang
LV.10
8
2012-12-05 09:59
@电源网-fqd
[图片] 

我在入门时做的那些小的DC/DC模块就是用的这种方案。

0
回复
2012-12-05 15:10
@junestar520
没看懂啊....[图片]
不是吧,偶语言表达能力不怎么行,但还没有公式出现就这么糟糕了?
0
回复
zhenxiang
LV.10
10
2012-12-05 16:55
@aczg01987
PSR电路的原始模型是不是这样的呢? 
楼上PSR和这个的原理不一样,这个电路是固定占空比的,靠变压器匝比实现电压转换
0
回复
junestar520
LV.9
11
2012-12-05 18:00
@qinzutaim
不是吧,偶语言表达能力不怎么行,但还没有公式出现就这么糟糕了?[图片]
我在好好消化消化,看不懂再请教楼主...
0
回复
dxsmail
LV.11
12
2012-12-05 21:40
@qinzutaim
分析上述工作过程,发现这个电路变压器饱和时翻转,此时电流最大,而且三极管由饱和转为截止的过程较长,损耗大;同时变压器由正向饱和转到反向饱和,磁损也大。开关管的转换时间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更快的MOS管,但是变压器双向饱和的问题只能在电路上加以改造。这个电路出现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MOS管,因而直接应用这个变换器的电源都是些小功率的。为了得到更大的功率,前人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用一个小变压器工作在双向饱和区域作为驱动,用一个比较大的变压器作为功率转换,称之为改进型罗耶变换器,典型电路如下图:[图片] 对照上图,R1=R2,R4=R5,Q1=Q2,电路也是理论上的对称状态,但是比上一个电路多了个驱动变压器,这个小变压器就得注意相位关系和同名端了,呵呵,不小心的话会出问题……由于Q1和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于正反馈的缘故,先导通的那个管子会进入饱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将由T2的状态确定,当T2进入饱和时电路将翻转,如同电路一的过程一样。这个电路中R3的作用是限制T2饱和时流过T2原边绕组的电流。分析稳定工作时的状态,不难发现:T2是个双向饱和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是个方波;T1是功率变压器,为了减小磁损不能让它进入饱和,同时它还同时担负着给T2提供方波的责任。正是因为T1没饱和,所以开关管Q1、Q2的损耗也会小很多,这个电路就可以提供更大功率输出。电路的占空为1,当功率达到很大值时,由于Q1、Q2关断速度的原因,其中一个管子开通时另一个管子并没有完全截止,损耗会变得相当可观,有必要给驱动信号加上延时电路,以减小这种损耗。常用的有RC,RDC等,下图为典型的RDC延时电路(网络截图)[图片] 图上用RC延迟了其中一个开关管导通的时间,让另一个开关管有足够的时间关断,从而减轻开关损耗。二极管VD1和VD2的作用在于加速关断。  
坐下听课。。。
0
回复
2012-12-06 20:35
@dxsmail
坐下听课。。。

不敢当!

现丑了……

0
回复
布老虎
LV.6
14
2012-12-06 20:50

先占位置,慢慢学习

0
回复
junestar520
LV.9
15
2012-12-06 21:18
@zhenxiang
我在入门时做的那些小的DC/DC模块就是用的这种方案。
0
回复
hanhaifeng
LV.4
16
2012-12-07 15:03
@布老虎
先占位置,慢慢学习

不错,学习中

 

0
回复
dxsmail
LV.11
17
2012-12-07 18:08
@qinzutaim
不敢当!现丑了……[图片]
哈,太谦虚。。。。
0
回复
2012-12-10 09:38
@qinzutaim
为了对这类电路加深印象,本着从简的原则,综合上面电路图设计了一个试验用的小电路,如下图:[图片]  简单说明一下:电路相当于改进型的罗耶变换器,T1和周边电路组成罗耶变换器的驱动部分,只不过它的初级绕组和正反馈绕组合二为一,通过C1、C2加速;为了方便调试,使用了两组晶体管,Q1、Q2和T1原边绕组组成的方波发生器,代替了由功率变压器的方波输出绕组,这样可以不用考虑原来与之关联的相位关系。工作时T1会进入饱和区,因此串入R1限制电流。T1和T2没有相位上的关联之后,T1的输出绕组也可以从简,只用一个绕组即可,而且也不用考虑相位;T2和Q3、Q4组成功率变换部分;R6、C3和R7、C4组成延时电路,降低开关翻转时的损耗;D1和D2为信号的电流通道,不让电流反向流经功率开关管的BE结。 

简要归纳一下设计过程,个人的方法,和书上的可能的点不同,有板砖的轻砸哦……

    T1主要是驱动功率的选择,同时决定频率。

先看Q3Q4的电参数,耐压400VIC15A,最小HFE10,得到驱动电流最小为1.5A

三极管为保证可靠驱动,一般驱动电压取5V,靠串入电阻限制驱动电流,还有效率的问题,因而驱动变压器应该能提供10W以上功率。

翻下抽屉里的磁芯,选了个EE22,截面积AE37平方毫米,就用它吧,呵呵,是选大了点,不过好绕线……

T1初级的电压理论上是个占空100%的方波,可以按变压器的公式进行计算,输入电压就是电源电压减去三极管饱和电压(取0.3V),约为(12-0.3V,输出选5V

但是这电压匝数不好算,还是取匝比为21好算,

这时的次级输出电压就变成(12-0.3/2,约5.9V,电压比取的值高了点,不过驱动电流可以由电阻限制。

由方波变压器匝数的计算公式:Np =V*108/(4*F*Bs*Ae)

式中: 

F:单位 Hz

        Bs:单位Gs

        Ae:单位Cm2

其中频率由自己设定,这里设定为10KHZ,因为磁芯饱和,BS取磁材的饱和磁通,和材质有关,具体看磁芯的规格书,对于一般材质取3900高斯,AE:磁芯的有效截面积,具体看规格书。

套入公式,得到初级每一边的匝数20,初级匝数10.

接下来计算功率变压器:

一、

先看一下2SC3320的饱和电压降,以便估计一下变压器初级能获得多少电压。规格书截图如下:

 

 

由图上得出,IC电流为10A时有约0.5V的压降,15A时有1V的压降。这里为了最大利用晶体管,取15A,压降1V,这样初级上约得到(12-1V电压。

二、确定晶体管开通时间:

尽管加入了延时电路,但是图上的时间常数很小,可以忽略,仍然认为开通时间是周期的一半,10KHZ对应的周期是100微秒,晶体管开通时间就是50微秒。

三、计算变压器初级匝数:

按功率大小选变压器磁芯,得到磁芯截面积,用公式Np=Vin*Ton/(Bm*Ae)计算初级匝数,

式中Vin:变压器初级净输入电压,单位伏特;

     Ton:晶体管开通时间,单位微秒;

Bm:变压器工作磁通,单位特斯拉;

Ae:变压器有效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这两个管子估计能出个150W左右功率,厂里用得最多的就是EER35,就用它吧,查规格书知道它的有效截面积107平方毫米,100摄氏度时饱和磁通约3900高斯,线性较好的部分在3300高斯以下,取其75%,约2500高斯,但磁芯是双向磁化,工作磁通为2500*25000高斯,即0.5特斯拉。

套入公式,得到初级每边10匝,每匝伏数1.1V

次级取220V,算出要绕202匝。

搭好电路进行测试,总体如下图:

 

 

0
回复
2012-12-10 11:15
@qinzutaim
简要归纳一下设计过程,个人的方法,和书上的可能的点不同,有板砖的轻砸哦……   T1主要是驱动功率的选择,同时决定频率。先看Q3、Q4的电参数,耐压400V,IC=15A,最小HFE=10,得到驱动电流最小为1.5A;三极管为保证可靠驱动,一般驱动电压取5V,靠串入电阻限制驱动电流,还有效率的问题,因而驱动变压器应该能提供10W以上功率。翻下抽屉里的磁芯,选了个EE22,截面积AE=37平方毫米,就用它吧,呵呵,是选大了点,不过好绕线……T1初级的电压理论上是个占空100%的方波,可以按变压器的公式进行计算,输入电压就是电源电压减去三极管饱和电压(取0.3V),约为(12-0.3)V,输出选5V;但是这电压匝数不好算,还是取匝比为2:1好算,这时的次级输出电压就变成(12-0.3)/2,约5.9V,电压比取的值高了点,不过驱动电流可以由电阻限制。由方波变压器匝数的计算公式:Np=V*108/(4*F*Bs*Ae),式中: F:单位Hz       Bs:单位Gs       Ae:单位Cm2其中频率由自己设定,这里设定为10KHZ,因为磁芯饱和,BS取磁材的饱和磁通,和材质有关,具体看磁芯的规格书,对于一般材质取3900高斯,AE:磁芯的有效截面积,具体看规格书。套入公式,得到初级每一边的匝数20,初级匝数10.接下来计算功率变压器:一、先看一下2SC3320的饱和电压降,以便估计一下变压器初级能获得多少电压。规格书截图如下:[图片]  由图上得出,IC电流为10A时有约0.5V的压降,15A时有1V的压降。这里为了最大利用晶体管,取15A,压降1V,这样初级上约得到(12-1)V电压。二、确定晶体管开通时间:尽管加入了延时电路,但是图上的时间常数很小,可以忽略,仍然认为开通时间是周期的一半,10KHZ对应的周期是100微秒,晶体管开通时间就是50微秒。三、计算变压器初级匝数:按功率大小选变压器磁芯,得到磁芯截面积,用公式Np=Vin*Ton/(Bm*Ae)计算初级匝数,式中Vin:变压器初级净输入电压,单位伏特;    Ton:晶体管开通时间,单位微秒;Bm:变压器工作磁通,单位特斯拉;Ae:变压器有效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这两个管子估计能出个150W左右功率,厂里用得最多的就是EER35,就用它吧,查规格书知道它的有效截面积107平方毫米,100摄氏度时饱和磁通约3900高斯,线性较好的部分在3300高斯以下,取其75%,约2500高斯,但磁芯是双向磁化,工作磁通为2500*2=5000高斯,即0.5特斯拉。套入公式,得到初级每边10匝,每匝伏数1.1V;次级取220V,算出要绕202匝。搭好电路进行测试,总体如下图:[图片]  

振荡部分:

 

 

 

功率部分:

 

 

 

 

带上100W灯泡试验:

 

 

0
回复
junestar520
LV.9
20
2012-12-10 11:23
@dxsmail
哈,太谦虚。。。。
楼主这个电路搭的很是牛叉啊,哈哈////
0
回复
2012-12-10 11:26
@qinzutaim
振荡部分:[图片]  [图片] 功率部分:[图片] [图片]  [图片] 带上100W灯泡试验:[图片]  

测试波形进行验证,主要是驱动部分,这是驱动级三极管2SC2655的:

驱动次级输出的波形:

 

 

 

 

从波形看出,频率和电压基本符合设计意图。

 

0
回复
缘相随
LV.2
22
2012-12-10 11:55
@qinzutaim
分析上述工作过程,发现这个电路变压器饱和时翻转,此时电流最大,而且三极管由饱和转为截止的过程较长,损耗大;同时变压器由正向饱和转到反向饱和,磁损也大。开关管的转换时间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更快的MOS管,但是变压器双向饱和的问题只能在电路上加以改造。这个电路出现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MOS管,因而直接应用这个变换器的电源都是些小功率的。为了得到更大的功率,前人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用一个小变压器工作在双向饱和区域作为驱动,用一个比较大的变压器作为功率转换,称之为改进型罗耶变换器,典型电路如下图:[图片] 对照上图,R1=R2,R4=R5,Q1=Q2,电路也是理论上的对称状态,但是比上一个电路多了个驱动变压器,这个小变压器就得注意相位关系和同名端了,呵呵,不小心的话会出问题……由于Q1和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于正反馈的缘故,先导通的那个管子会进入饱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将由T2的状态确定,当T2进入饱和时电路将翻转,如同电路一的过程一样。这个电路中R3的作用是限制T2饱和时流过T2原边绕组的电流。分析稳定工作时的状态,不难发现:T2是个双向饱和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是个方波;T1是功率变压器,为了减小磁损不能让它进入饱和,同时它还同时担负着给T2提供方波的责任。正是因为T1没饱和,所以开关管Q1、Q2的损耗也会小很多,这个电路就可以提供更大功率输出。电路的占空为1,当功率达到很大值时,由于Q1、Q2关断速度的原因,其中一个管子开通时另一个管子并没有完全截止,损耗会变得相当可观,有必要给驱动信号加上延时电路,以减小这种损耗。常用的有RC,RDC等,下图为典型的RDC延时电路(网络截图)[图片] 图上用RC延迟了其中一个开关管导通的时间,让另一个开关管有足够的时间关断,从而减轻开关损耗。二极管VD1和VD2的作用在于加速关断。  
好贴,讲得还比较细咧.
0
回复
2012-12-10 14:25
@qinzutaim
测试波形进行验证,主要是驱动部分,这是驱动级三极管2SC2655的:[图片]驱动次级输出的波形:   [图片] 从波形看出,频率和电压基本符合设计意图。 

多用几种原边匝数,验证了下频率的变化,情况如下:

 

上面电路只是为了分析,要是这么用就失去了罗耶电路短路保护的优势,因此实际应用中要由功率变压器提供一个驱动方波电压,这个电压分和立元件电路产生的电压相同,即12V,相位也相同.

由每匝伏数(每匝伏数1.1V)计算得出这个绕组需要11匝,经整理,最后的电路图如下:

 

0
回复
2012-12-10 14:36
@junestar520
楼主这个电路搭的很是牛叉啊,哈哈////

原来公司里有个同事才叫牛,没用PCB硬是把100多零件的电路搭起来了,还正常工作……

1
回复
dxsmail
LV.11
25
2012-12-10 18:08
@qinzutaim
原来公司里有个同事才叫牛,没用PCB硬是把100多零件的电路搭起来了,还正常工作……
那是蜘蛛网。。。不可复制,没什么前途。。。呵。。。
0
回复
yuzhou.yu
LV.5
26
2012-12-12 13:36
好好學習。
0
回复
junestar520
LV.9
27
2012-12-28 22:39
@yuzhou.yu
[图片]好好學習。
学习学习!
0
回复
2012-12-30 10:05
@junestar520
学习学习!

又给挖出来了啊

0
回复
junestar520
LV.9
29
2012-12-30 10:10
@qinzutaim
又给挖出来了啊[图片]
我还没学会呢,肯定要不断学习消化啊....
0
回复
hanhaifeng
LV.4
30
2012-12-30 11:24
@qinzutaim
又给挖出来了啊[图片]
鹰哥好样的,讲的非常明白了。俺慢慢学习。
0
回复
1179300092
LV.8
31
2012-12-30 14:12
@qinzutaim
分析上述工作过程,发现这个电路变压器饱和时翻转,此时电流最大,而且三极管由饱和转为截止的过程较长,损耗大;同时变压器由正向饱和转到反向饱和,磁损也大。开关管的转换时间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更快的MOS管,但是变压器双向饱和的问题只能在电路上加以改造。这个电路出现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MOS管,因而直接应用这个变换器的电源都是些小功率的。为了得到更大的功率,前人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用一个小变压器工作在双向饱和区域作为驱动,用一个比较大的变压器作为功率转换,称之为改进型罗耶变换器,典型电路如下图:[图片] 对照上图,R1=R2,R4=R5,Q1=Q2,电路也是理论上的对称状态,但是比上一个电路多了个驱动变压器,这个小变压器就得注意相位关系和同名端了,呵呵,不小心的话会出问题……由于Q1和Q2总会有一个先导通,由于正反馈的缘故,先导通的那个管子会进入饱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将由T2的状态确定,当T2进入饱和时电路将翻转,如同电路一的过程一样。这个电路中R3的作用是限制T2饱和时流过T2原边绕组的电流。分析稳定工作时的状态,不难发现:T2是个双向饱和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是个方波;T1是功率变压器,为了减小磁损不能让它进入饱和,同时它还同时担负着给T2提供方波的责任。正是因为T1没饱和,所以开关管Q1、Q2的损耗也会小很多,这个电路就可以提供更大功率输出。电路的占空为1,当功率达到很大值时,由于Q1、Q2关断速度的原因,其中一个管子开通时另一个管子并没有完全截止,损耗会变得相当可观,有必要给驱动信号加上延时电路,以减小这种损耗。常用的有RC,RDC等,下图为典型的RDC延时电路(网络截图)[图片] 图上用RC延迟了其中一个开关管导通的时间,让另一个开关管有足够的时间关断,从而减轻开关损耗。二极管VD1和VD2的作用在于加速关断。  
自激机不好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