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求助:双管反激输出电压不足,百思不得其解。附电路图、检查分析步骤。

先上电路图,详细问题在跟贴里说明。

整体电路:

 

控制芯片部分:

 

变压器及整流部分:

 

变压器结构:

 

(变压器的实际气隙为 1.2mm,得到电感量为 1150uH)


全部回复(3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tinge
LV.4
2
2013-10-20 18:50

问题在于,起动时不断打嗝。分两种情况:

1. 完全空载时起动打嗝

  两路输出都完全不接任何负载。电源两路输出均为 32V,但不断打嗝起动。查得原因是由于没有负载,输出电压过冲后(高于431设定的电压)长时间不能回落,反馈回路使控制芯片长时间处于 0 占空输出状态,因此辅助电源无电压输出而使控制芯片掉电,从而引起打嗝。我想这个情况应该属于正常现象。

2. 有负载时起动打嗝(负载不重)

  仅在其中一路输出上接一个150欧电阻作为负载,假如电源正常,则此电阻应该流过 0.2A 电流,消耗 6.4W 功率。而本电源设计目标功率为 90W,每路输出最大 1.5A。

  但事实上,接上这个电阻后,电源仍然起动打嗝,原因与第一条完全是另一码事。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 4V 不到、主输出只有 8V 不到。因为辅助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电压,造成芯片欠压而打嗝。

=============

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输出电压如此低!

检查项目有:

A 芯片振荡正常,输出脉冲频率 75KHz。

B 两功率管的驱动正常。驱动相位是正确的,两管同步开通和关断,上升、下降速度均属正常范围。

C 变压器的各绕组相位正确,波形是正确的反激波形。

D 测量电流传感电阻上的电压波形很好,起动占空比约 40%,最高点电流峰值约 1.25A。

E 由漏感引起的初级绕组反射电压(经D8 D9反馈到主电容)被正确钳位,D8 D9 的导通时间短于 150ns(电流峰值1.2A)。证明此部分能量是很小的,没有造成太多的能量反馈回电源电容。

================

好了,经过以上检查,我的疑问是:

功率管开通期间确实是储存了能量(第 D 检查项),而且占空时间是 40%、电流峰值 1.2A,说明储存的能量应该不小。但功率管关断后,释放到次级只有 8V 不到的电压,在 150欧电阻上只流过了 0.05A 的电流。(事实观测反激期间的次级波形,确实只有8V左右的平直波形,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大约 50% 占空比,是 DCM 工作模式)

磁芯中储存的能量那里去了?是根本没有储存足够能量么?电路有问题还是变压器有问题?

我第一次做双管反激。单管反激、单管正激都做过的,基础的东西懂一点,但经验还是不足。谢各位指正指正,感激不尽。


0
回复
abccba
LV.9
3
2013-10-20 19:14
@tinge
问题在于,起动时不断打嗝。分两种情况:1.完全空载时起动打嗝 两路输出都完全不接任何负载。电源两路输出均为32V,但不断打嗝起动。查得原因是由于没有负载,输出电压过冲后(高于431设定的电压)长时间不能回落,反馈回路使控制芯片长时间处于0占空输出状态,因此辅助电源无电压输出而使控制芯片掉电,从而引起打嗝。我想这个情况应该属于正常现象。2.有负载时起动打嗝(负载不重) 仅在其中一路输出上接一个150欧电阻作为负载,假如电源正常,则此电阻应该流过0.2A电流,消耗6.4W功率。而本电源设计目标功率为90W,每路输出最大1.5A。 但事实上,接上这个电阻后,电源仍然起动打嗝,原因与第一条完全是另一码事。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4V不到、主输出只有8V不到。因为辅助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电压,造成芯片欠压而打嗝。=============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输出电压如此低!检查项目有:A芯片振荡正常,输出脉冲频率75KHz。B两功率管的驱动正常。驱动相位是正确的,两管同步开通和关断,上升、下降速度均属正常范围。C变压器的各绕组相位正确,波形是正确的反激波形。D测量电流传感电阻上的电压波形很好,起动占空比约40%,最高点电流峰值约1.25A。E由漏感引起的初级绕组反射电压(经D8D9反馈到主电容)被正确钳位,D8D9的导通时间短于150ns(电流峰值1.2A)。证明此部分能量是很小的,没有造成太多的能量反馈回电源电容。================好了,经过以上检查,我的疑问是:功率管开通期间确实是储存了能量(第D检查项),而且占空时间是40%、电流峰值1.2A,说明储存的能量应该不小。但功率管关断后,释放到次级只有8V不到的电压,在150欧电阻上只流过了0.05A的电流。(事实观测反激期间的次级波形,确实只有8V左右的平直波形,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大约50%占空比,是DCM工作模式)磁芯中储存的能量那里去了?是根本没有储存足够能量么?电路有问题还是变压器有问题?我第一次做双管反激。单管反激、单管正激都做过的,基础的东西懂一点,但经验还是不足。谢各位指正指正,感激不尽。

3845是否可以不用斜坡补偿?C29

“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 4V 不到、……”——辅电VCC这么低,按理说3845是欠压闭锁的,不会有占空比输出。

0
回复
tinge
LV.4
4
2013-10-20 19:17
@abccba
3845是否可以不用斜坡补偿?C29“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4V不到、……”——辅电VCC这么低,按理说3845是欠压闭锁的,不会有占空比输出。[图片]
C29 不是斜坡补偿用,它的作用是去掉功率管开通初期的电流振荡。
0
回复
tinge
LV.4
5
2013-10-20 19:49
@abccba
3845是否可以不用斜坡补偿?C29“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4V不到、……”——辅电VCC这么低,按理说3845是欠压闭锁的,不会有占空比输出。[图片]
由于输出电压严重不足,所以反馈回路中的光耦完全是关断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与反馈回路无关。
0
回复
tinge
LV.4
6
2013-10-20 20:06
@abccba
3845是否可以不用斜坡补偿?C29“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4V不到、……”——辅电VCC这么低,按理说3845是欠压闭锁的,不会有占空比输出。[图片]

就是因为 VCC 的原因才打嗝的。芯片起动前主电容经过 R25 对 C26 充电,达到 8.5V 左右芯片开始输出,由于辅助电源电压不足,C26 的电压逐渐被消耗,当电压下降到 7.4V 左右芯片欠压保护,然后重新开始对 C26 充电。如此重复就形成打嗝。

从 8.5V 下降到 7.4V 这段期间,芯片可输出数百个脉冲,如果电源正常,则此期间辅助电源早就提供了足够的电压给 VCC,就不会发生这情况了。可惜了,辅助电源电压太低,不满足条件。

(补充一下,主电容没有出现在图中,是 33uF/700V 电解电容)

0
回复
abccba
LV.9
7
2013-10-20 20:16
@tinge
就是因为VCC的原因才打嗝的。芯片起动前主电容经过R25对C26充电,达到8.5V左右芯片开始输出,由于辅助电源电压不足,C26的电压逐渐被消耗,当电压下降到7.4V左右芯片欠压保护,然后重新开始对C26充电。如此重复就形成打嗝。从8.5V下降到7.4V这段期间,芯片可输出数百个脉冲,如果电源正常,则此期间辅助电源早就提供了足够的电压给VCC,就不会发生这情况了。可惜了,辅助电源电压太低,不满足条件。(补充一下,主电容没有出现在图中,是33uF/700V电解电容)
MOS的栅极驱动波形是怎样的,正负峰值电压分别多少?
0
回复
tinge
LV.4
8
2013-10-20 20:24
@abccba
MOS的栅极驱动波形是怎样的,正负峰值电压分别多少?

是这样,由于 C22 的存在,MOS 栅极只有 +5V -4V 左右,MOS 开通速度比较慢,波形不好,但主变压器还是有输出的。

基于此情况,我短接了 C22,因此 MOS 栅极没有负压,开通时 +9V 左右。开通速度和关断速度均很好。由于此驱动变压器体积比较大,取消 C22 也没有饱和现象。检查了栅极波形,波顶平直,确实没有驱动变压器磁芯饱和的情况出现。

(补充:MOS 栅极电压很是诡异,芯片输出脉冲电压只有 6V-6.5V 左右,但经过驱动变压器后就变成了 6V-9V 不等,且有时是正负对称波形,有时只有正脉冲波形。)

0
回复
abccba
LV.9
9
2013-10-20 20:48
@tinge
是这样,由于C22的存在,MOS栅极只有+5V-4V左右,MOS开通速度比较慢,波形不好,但主变压器还是有输出的。基于此情况,我短接了C22,因此MOS栅极没有负压,开通时+9V左右。开通速度和关断速度均很好。由于此驱动变压器体积比较大,取消C22也没有饱和现象。检查了栅极波形,波顶平直,确实没有驱动变压器磁芯饱和的情况出现。(补充:MOS栅极电压很是诡异,芯片输出脉冲电压只有6V-6.5V左右,但经过驱动变压器后就变成了6V-9V不等,且有时是正负对称波形,有时只有正脉冲波形。)

(眼还是比我手快,

0
回复
tinge
LV.4
10
2013-10-20 20:52
@abccba
(眼还是比我手快,[图片])

f 应该是 75K,你用 1K 算是吓唬我呀兄弟,刚一看冷汗都冒出来了。

还可能是其它情况么,请再帮忙看看。

0
回复
abccba
LV.9
11
2013-10-20 21:06
@tinge
f应该是75K,你用1K算是吓唬我呀兄弟,刚一看冷汗都冒出来了。还可能是其它情况么,请再帮忙看看。

我看错了,104看成Ct了。

使劲地找,我怀疑的电路方面,你都说没问题了,就剩变压器了。Isen_P的1.25A都出来了,波形尚好,只能怀疑变压器了。听听别人怎么说。

0
回复
tinge
LV.4
12
2013-10-20 21:19
@abccba
我看错了,104看成Ct了。使劲地找,我怀疑的电路方面,你都说没问题了,就剩变压器了。Isen_P的1.25A都出来了,波形尚好,只能怀疑变压器了。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的想法也倾向这个结论,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改变压器!按照以前的计算方式,反复计算也只能得到相似的变压器结构。最多只能改变一点变比,将次级 8T 改为 10T,辅助 4T 改为 5T。

可是我感觉不像变比的原因造成。

看来要再绕一只一样的先试试是否工艺问题。

0
回复
tinge
LV.4
13
2013-10-20 21:32
@tinge
问题在于,起动时不断打嗝。分两种情况:1.完全空载时起动打嗝 两路输出都完全不接任何负载。电源两路输出均为32V,但不断打嗝起动。查得原因是由于没有负载,输出电压过冲后(高于431设定的电压)长时间不能回落,反馈回路使控制芯片长时间处于0占空输出状态,因此辅助电源无电压输出而使控制芯片掉电,从而引起打嗝。我想这个情况应该属于正常现象。2.有负载时起动打嗝(负载不重) 仅在其中一路输出上接一个150欧电阻作为负载,假如电源正常,则此电阻应该流过0.2A电流,消耗6.4W功率。而本电源设计目标功率为90W,每路输出最大1.5A。 但事实上,接上这个电阻后,电源仍然起动打嗝,原因与第一条完全是另一码事。经检查,电源的两路输出和辅助电源输出的电压均极低,辅助电源只有4V不到、主输出只有8V不到。因为辅助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电压,造成芯片欠压而打嗝。=============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输出电压如此低!检查项目有:A芯片振荡正常,输出脉冲频率75KHz。B两功率管的驱动正常。驱动相位是正确的,两管同步开通和关断,上升、下降速度均属正常范围。C变压器的各绕组相位正确,波形是正确的反激波形。D测量电流传感电阻上的电压波形很好,起动占空比约40%,最高点电流峰值约1.25A。E由漏感引起的初级绕组反射电压(经D8D9反馈到主电容)被正确钳位,D8D9的导通时间短于150ns(电流峰值1.2A)。证明此部分能量是很小的,没有造成太多的能量反馈回电源电容。================好了,经过以上检查,我的疑问是:功率管开通期间确实是储存了能量(第D检查项),而且占空时间是40%、电流峰值1.2A,说明储存的能量应该不小。但功率管关断后,释放到次级只有8V不到的电压,在150欧电阻上只流过了0.05A的电流。(事实观测反激期间的次级波形,确实只有8V左右的平直波形,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大约50%占空比,是DCM工作模式)磁芯中储存的能量那里去了?是根本没有储存足够能量么?电路有问题还是变压器有问题?我第一次做双管反激。单管反激、单管正激都做过的,基础的东西懂一点,但经验还是不足。谢各位指正指正,感激不尽。
再顶一顶,有经验的朋友请不吝指教呀。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0
回复
tinge
LV.4
14
2013-10-21 00:17
@tinge
再顶一顶,有经验的朋友请不吝指教呀。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另绕了一个变压器,结构没有改变,只是每个步骤都小心校对以免出错。电感量小了一点点,为 1100uH。

装板后结果完全一样的问题!由于没有浸漆,打嗝的声音大了很多。费心机了。

跪求指点迷津。

0
回复
laijinsong
LV.6
15
2013-10-21 01:30
@tinge
另绕了一个变压器,结构没有改变,只是每个步骤都小心校对以免出错。电感量小了一点点,为1100uH。装板后结果完全一样的问题!由于没有浸漆,打嗝的声音大了很多。费心机了。跪求指点迷津。
个人感觉是你前级欠激造成的 EE19提供不够足够电流给后面的2个功率管工作 你试试加一个三极管推动EE19试试 你就靠本事频率推动EE19根本出不了足够电流给后面正常工作  C22的位置 改一个三极管看看
0
回复
tinge
LV.4
16
2013-10-21 03:04
@laijinsong
个人感觉是你前级欠激造成的EE19提供不够足够电流给后面的2个功率管工作你试试加一个三极管推动EE19试试你就靠本事频率推动EE19根本出不了足够电流给后面正常工作 C22的位置改一个三极管看看

多谢。我刚找到了问题所在,正如你所说的情况。

多谢 abccba,其实他应该一开始就发现了此问题,只是被我的前提说明给忽悠了。

===============

我将 Q1 去掉并加上了 RCD 钳位,临时改成了单管反激,并跳过了 EE19 以芯片直推 Q2,电路马上就正常工作了。

在维持单管反激的拓朴下,重新经过 EE19 推动 Q2,立即恢复到原本的打嗝状态。证明是因为经过 EE19 后不能可靠推动功率管而引起此问题。

================

我详细对比了直推和经过 EE19 推动两种电路下的波形。经过 EE19 后 MOS 开通延时了大约 250ns,漏极电压总下降时间接近 500ns(已包括开通延时在内),但 MOS 确实是开通了足够长的时间。单从漏电压波形和源电流波形确实不能分析出问题的本质。

我重新查看了 FQP9N90C 的手册,并对比波形,确认了 MOS 可靠开通的栅压不应低于 6V。在栅压低于 4V 时 MOS 不能开通,4V-5.5V 之间通态电阻比较大。从波形看我的电路在起动期间栅压在 5V-6V 之间不断变动,所以应该是栅压不足引起的问题。(芯片直推可一直维持栅压在 6.5V)

===============

因此我判断将 UC3845 换成 UC3844 应该就能解决问题。待我买到件换上后试一试就可以作出定论。

另外我估计芯片不外加图腾而直接驱动 EE19 应该不是大问题,因为在多个板上应用了这个方法都是正常的。它最多是引起功率管增加点热量,我的散热器足够大,这个不是问题。


0
回复
abccba
LV.9
17
2013-10-21 07:01
@tinge
多谢。我刚找到了问题所在,正如你所说的情况。[图片]多谢abccba,其实他应该一开始就发现了此问题,只是被我的前提说明给忽悠了。[图片]===============我将Q1去掉并加上了RCD钳位,临时改成了单管反激,并跳过了EE19以芯片直推Q2,电路马上就正常工作了。在维持单管反激的拓朴下,重新经过EE19推动Q2,立即恢复到原本的打嗝状态。证明是因为经过EE19后不能可靠推动功率管而引起此问题。================我详细对比了直推和经过EE19推动两种电路下的波形。经过EE19后MOS开通延时了大约250ns,漏极电压总下降时间接近500ns(已包括开通延时在内),但MOS确实是开通了足够长的时间。单从漏电压波形和源电流波形确实不能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我重新查看了FQP9N90C的手册,并对比波形,确认了MOS可靠开通的栅压不应低于6V。在栅压低于4V时MOS不能开通,4V-5.5V之间通态电阻比较大。从波形看我的电路在起动期间栅压在5V-6V之间不断变动,所以应该是栅压不足引起的问题。(芯片直推可一直维持栅压在6.5V)===============因此我判断将UC3845换成UC3844应该就能解决问题。待我买到件换上后试一试就可以作出定论。另外我估计芯片不外加图腾而直接驱动EE19应该不是大问题,因为在多个板上应用了这个方法都是正常的。它最多是引起功率管增加点热量,我的散热器足够大,这个不是问题。

用于驱动的脉冲变压器,次级输出可看做是交流,正负压的面积相等,随着占空比变化,正负峰值也发生变化,占空比越大,正峰值越小-负峰值越大。而栅极驱动时,我们希望正峰值稳定以确保安全和可靠,负峰值防范栅源过压击穿。

在想,可否考虑增添元件,改善栅极驱动电路,以弥补正负峰值随占空比变化的不利?

0
回复
abccba
LV.9
18
2013-10-21 07:06
@abccba
用于驱动的脉冲变压器,次级输出可看做是交流,正负压的面积相等,随着占空比变化,正负峰值也发生变化,占空比越大,正峰值越小-负峰值越大。而栅极驱动时,我们希望正峰值稳定以确保安全和可靠,负峰值防范栅源过压击穿。在想,可否考虑增添元件,改善栅极驱动电路,以弥补正负峰值随占空比变化的不利?[图片]
另外在想,有无C22,磁芯的工作点或者说磁化强度范围有什么区别?
0
回复
laijinsong
LV.6
19
2013-10-21 13:25
@abccba
另外在想,有无C22,磁芯的工作点或者说磁化强度范围有什么区别?[图片]

赞成 次级应该改成这样 

0
回复
tinge
LV.4
20
2013-10-21 17:31
@abccba
用于驱动的脉冲变压器,次级输出可看做是交流,正负压的面积相等,随着占空比变化,正负峰值也发生变化,占空比越大,正峰值越小-负峰值越大。而栅极驱动时,我们希望正峰值稳定以确保安全和可靠,负峰值防范栅源过压击穿。在想,可否考虑增添元件,改善栅极驱动电路,以弥补正负峰值随占空比变化的不利?[图片]

有 C22 时驱动变压器工作在交流变压器状态,从我观察的波形来看正如你所说,占空比越大负峰值越大。

但有个怪异的情况,正峰值没变小。无论芯片输出占空比是多少,次级波形总是 50% 占空比的波形,但正脉冲部分是个阶梯波。例如假设芯片输出脉冲占空比为 20%,脉冲电压为 7V,那么次级正脉冲 0-20% 部分电压为 7V、20-50%部分大约 4V、50-100%部分为 -4V。差不多就是这样。

无 C22 时驱动变压器工作在正激变换器状态(双向),次级波形大致与初级相同,关断部分有很小的一个负压。

0
回复
tinge
LV.4
21
2013-10-21 17:40
@abccba
用于驱动的脉冲变压器,次级输出可看做是交流,正负压的面积相等,随着占空比变化,正负峰值也发生变化,占空比越大,正峰值越小-负峰值越大。而栅极驱动时,我们希望正峰值稳定以确保安全和可靠,负峰值防范栅源过压击穿。在想,可否考虑增添元件,改善栅极驱动电路,以弥补正负峰值随占空比变化的不利?[图片]
负峰值是 C22 上储存的电量释放产生的,我认为负峰值不可能超过 C22 的端电压,所以负峰值击穿栅极在原理上是不会发生的。
0
回复
tinge
LV.4
22
2013-10-21 18:00
@laijinsong
赞成次级应该改成这样[图片] 

多谢指点。

这个电路我以前也应用过,它能保证 MOS 快速关断。我想加速电容 C10 可以不要,因为 R30 的作用本身就是用于限制开通速度。

在高频大功率上此电路是必须的,但在小功率应用中我认为没必要。


0
回复
pianoo
LV.4
23
2013-10-21 19:53
@tinge
负峰值是C22上储存的电量释放产生的,我认为负峰值不可能超过C22的端电压,所以负峰值击穿栅极在原理上是不会发生的。

R25的阻值大了180k左右吧

0
回复
tinge
LV.4
24
2013-10-21 20:56
@pianoo
R25的阻值大了180k左右吧
是有点大,上电后要一秒才能起动。阻值小了发热严重点。
0
回复
laijinsong
LV.6
25
2013-10-21 23:57
@tinge
是有点大,上电后要一秒才能起动。阻值小了发热严重点。
楼主 问问你 你EE19绕的双向输出是输出多少V电压的
0
回复
abccba
LV.9
26
2013-10-22 04:05
@tinge
多谢指点。这个电路我以前也应用过,它能保证MOS快速关断。我想加速电容C10可以不要,因为R30的作用本身就是用于限制开通速度。在高频大功率上此电路是必须的,但在小功率应用中我认为没必要。
C10不仅有加速作用,与二极管配合,可自举直流工作点。
0
回复
谢开源
LV.5
27
2013-10-22 11:26
@tinge
有C22时驱动变压器工作在交流变压器状态,从我观察的波形来看正如你所说,占空比越大负峰值越大。但有个怪异的情况,正峰值没变小。无论芯片输出占空比是多少,次级波形总是50%占空比的波形,但正脉冲部分是个阶梯波。例如假设芯片输出脉冲占空比为20%,脉冲电压为7V,那么次级正脉冲0-20%部分电压为7V、20-50%部分大约4V、50-100%部分为-4V。差不多就是这样。无C22时驱动变压器工作在正激变换器状态(双向),次级波形大致与初级相同,关断部分有很小的一个负压。

驱动变压器的电感量要大些,改用磁导率大的磁芯可以降低驱动电流要求。最好用磁环。

驱动变压器的结构对驱动波形的好坏有较大影响,用三明治打法会好些,如:

1/2Np:Ns1//Ns2:1/2Np

0
回复
tinge
LV.4
28
2013-10-22 15:54
@谢开源
驱动变压器的电感量要大些,改用磁导率大的磁芯可以降低驱动电流要求。最好用磁环。驱动变压器的结构对驱动波形的好坏有较大影响,用三明治打法会好些,如:1/2Np:Ns1//Ns2:1/2Np
多谢,我试了几种绕法都不满意,那就随便了。但很明确 EE 磁芯不是好选择。
0
回复
tinge
LV.4
29
2013-10-22 15:58
@laijinsong
楼主问问你你EE19绕的双向输出是输出多少V电压的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之前我提到“双向”的意思是:脉冲输出期间芯片侧为初级MOS侧为次级的正激变换;脉冲关断期间MOS侧为初级芯片侧为次级的正激变换。

我的驱动变压器是 1:1:1 ,我希望它输入电压多少伏就输出多少伏。

0
回复
laijinsong
LV.6
30
2013-10-22 16:02
@tinge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之前我提到“双向”的意思是:脉冲输出期间芯片侧为初级MOS侧为次级的正激变换;脉冲关断期间MOS侧为初级芯片侧为次级的正激变换。我的驱动变压器是1:1:1,我希望它输入电压多少伏就输出多少伏。
0 我以为你初级用15T 次级用爽12T呢 
0
回复
tinge
LV.4
31
2013-10-22 16:22
@abccba
C10不仅有加速作用,与二极管配合,可自举直流工作点。

那么 C10 和 R30 的值应该选择多大呢?

如果 R30 用我电路里的 33 欧,我怕 C10 上存不了多少电压,那它的自举作用就不大了。毕竟初级的隔直电容在脉冲输出期间存不了多少电量,仅稍大于 MOS 的栅电容电量。在脉冲关断期间,这些电量以负脉冲传输到次级,那么 D12 和 R30 组成的负载已经消耗掉大部分这些电量,在 C10 上应该存不了多少。

另外 Q6 应该选择什么型号?Q6 的 E 极直连栅极,中间没有栅电阻,栅电容的电量要全部在 Q6 内消耗掉,如果 Q6 容量太小,我怕它不耐用。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