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电路老是击穿续流二极管,什么原因请各位高手帮忙分析
电感是8*10mm的工字电感220uH,MOS开关频率为260Khz, 这颗芯片推荐频率段是100-500Khz,测过温升,装好外壳放入45度恒温箱,,肖特基80度左右。按照芯片厂FAE的说法,要把电感量改到68-100uH之间,这样频率会飙升到500Khz,我更换测试过,芯片的温度升高了将近10度
客户分析结果:4.1综合以上分析,应该是反向漏电流过大导致的击穿失效,由于二极管本身特性为温度越高,反向漏电流越大,当环境温度或工作温度超过产品本身所能承受的温度条件后,反向漏电流急剧增大,并在晶粒P面形成击穿点;产生较高温度的可能原因有:
1)客户使用或老化环境温度过高
2)产品内部有其他器件温升过高,并通过引脚散热至SS310产品导致温度升高
3)产品内部有其他不良状况,产生较大的电流导致SS310产品温度升高
4)负载功率过大导致SS310产品温度升高
另外,过高的反向工作电压,也可能是导致反向漏电流过大击穿失效的原因,可能原因有:
1)输入端电压波动形成的浪涌电压导致SS310产品反向工作电压过高
2)线路中其他器件损坏导致SS310产品反向工作电压过高
反向恢復時間快,漏電流就很大.....
二極體特性:
VF越低, IR越高, IF越大, Die Size越大
反向耐電壓 Vr 越大 VF 越大 IF 越小
其中, 蕭特基與快速二級管差異為
蕭特基, VF低, IF大, Vr低, Trr快, IR高
快速 VF高, IF小, Vr高, Trr慢, IR低
IR與操作頻率成正比, 頻率越高, IR越大
IR與溫度也成正比, 溫度越高, IR越大
而且, VF與溫度成指數比,溫度越高, VF越低 ;;; Vr與溫度成對數比, 溫度越高, 耐壓越低
當操作頻率越高時, 所產生的漏電流 IR變大, 與Trr對電壓與電流乘積 Qrr 變大,隨便一個Loss Cycle二極體就掛了
所以你那二極體要是開蓋後 Die 的照片應該是一個黑點, 而不是"一片" 黑點, 那就表示是瞬間電壓擊穿......Trr引起的.....
半導體做分析時, 通常會做兩個動作
先做特性測試看規格為短路或斷路, 短路為阻抗變低, 電流變大, 斷路則是阻抗已經無限大, 再則:
1.不開蓋(Case) 而以 X光照射IC本體, 看看Die內部情形, 但X光看到現象為打線(wire) 是否有脫落或 Die 有無裂痕,
若有, 那就必須釐清是否水氣引起, 其中包刮封裝, 密封袋保存, 錫溫過高, 不當的SMD打件壓力都有可能
2. 去封裝, 以溶劑將Case 溶化後露出Die , 再用高倍率放大照相, 看看Die本體情形, 這種主要是釐清規格上是否符合
所以去封裝後以Did 本身來做判斷, 假設以集合IC而言, 內部有很多小區塊, 其中可能包含驅動, 振盪, 回授控制, 電源 穩壓等等, 當某個區塊發生黑點, 再去判斷那一個區塊的功能, 或說由哪一個接腳引發內部哪一個區塊失效...
你這二級體是最單純的P/N接面, 要判斷並不困難....
電壓擊穿: 表面一個黑點, 這種可能瞬間超過耐壓, 因高溫而擊穿...
電流擊穿: 表面為大面積黑色區塊, 主要是電流經由P/N接面通過時, 整個面積都是導体, 所以擊穿會是全面性, 因此 才會有大面積的黑色區塊
電壓與電流同時擊穿: 屬於逆電流變大, 高溫造成電壓擊穿, 由於Die外圍通常會做電壓保護環(主要是P/N接面很薄,也就是上下間隙薄, 所以預防高壓跳火), 當逆電流造成電壓擊穿時, 首當其衝的就是外圍電壓環, 如圖
這種情形一定集中在外圍, 就像你的RMA一樣........
OK. 現你將SMD改為DIP, 可能會有改善, 但效率會略差些, 主要是引線長度帶有電感, 繼可做阻尼有可散熱同時具有些許阻抗, 但相對二極體VF變高, 彎角時, 注意不要傷到Die, 不然問題更嚴重, 批Run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