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PI的不同RCD吸收的探讨,和一个PI的明显错误

直接上图。上面是两个PI典型的原理图。

电路规格都是30---800V输入,输出多少咱不看,跟本帖议题无关。

我们只讨论前级的问题。

前级都是RCD吸收,同样的输入规格,为何有两种不同的接法?

难道PI内部的工程师都是各自负责自己的芯片,不会统一一个简单的方案吗?

这里质疑的地方有好几个:

1.雷同的方案为啥用完全不同的RCD吸收电路?一个图只用了单独的电容,另一个则用了三个阻容串联,这其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3396芯片上面还有一个MOS,相当于和芯片内部的MOS串联起来,一起抗住高压。而另一个图纸则没有多出来的MOS,这样的设计能否真的抗住高压尖峰?无外置MOS的芯片也能安全无恙?

3.在3947的图纸中,前级电容分别用了68nF+68nF+68uF的两组电容,根据简单的计算,这样的简单串联,真实的主要电压会全部加在两个68uF的电容上,而耐压只有500V的电容如何抗的住?

以上三个问题是根据PI的官方图纸发现的,咱就说说PI官方的图纸是否严谨,这样让消费者去用,是否有些糊弄消费者?

全部回复(2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XHH9062
LV.9
2
2022-09-23 22:33

大佬看的很细哟

0
回复
tanb006
LV.10
3
2022-09-23 23:09
@XHH9062
大佬看的很细哟

嗯,最近有考虑用PI的芯片。因为宽电压输入的几乎被PI垄断。其他厂家都没有类似产品。

而且,用普通芯片设计宽电压输入的电源又显得复杂而且不够可靠。

所以很关注PI这方面的资料。结果却是这么多BUG。

想来用过的人都会发现这个问题,为何很少人提及?

难道问题中三个不同容量的电容串联可以扛得住高压?跟理论和实际情况都有冲突啊。

0
回复
CDJ01
LV.5
4
2022-09-25 17:18

3.在3947的图纸中,前级电容分别用了68nF+68nF+68uF的两组电容,根据简单的计算,这样的简单串联,真实的主要电压会全部加在两个68uF的电容上,而耐压只有500V的电容如何抗的住?

你考虑的主要是电容均压的问题吧,通常电容串联的应用会在电容上并电阻达到均压的目的

0
回复
2022-09-25 17:40

无外置MOS的芯片也能安全无恙?

0
回复
hanyu56
LV.1
6
2022-09-27 23:07

图有点小错误很正常,看ADI,TI的芯片手册也是如此,关键是及时修正手册中的错误,哈哈

0
回复
2022-09-28 19:06

大哥分析的很到位  
对于PI  我虽然没用过  但口碑目前还可以 

0
回复
阿飞啊
LV.6
8
2022-09-28 19:38

前级都是RCD吸收,同样的输入规格,为何有两种不同的接法?

0
回复
阿飞啊
LV.6
9
2022-09-28 19:40

我刚开始接触PI产品的时候 对PI也有很多看法 …… 但是,但从性能方面来说 无话可说

0
回复
阿飞啊
LV.6
10
2022-09-28 19:40

楼主  你的这些疑问  你是怎么看的呢? 或者有什么建议吗?

 

0
回复
Marcia
LV.6
11
2022-09-28 19:44

坐等大神们来分析

0
回复
Marcia
LV.6
12
2022-09-28 19:45

作为新入行的小白来说  起初是不知道PI是个什么东西的 是被论坛的管理员邀请参加活动  这才了解了一下  

0
回复
Marcia
LV.6
13
2022-09-28 19:46
@Marcia
作为新入行的小白来说 起初是不知道PI是个什么东西的是被论坛的管理员邀请参加活动 这才了解了一下  

期间有和同事一起讨论他们的产品  各有利弊吧   不过价格确实小公司合作不起

0
回复
Marcia
LV.6
14
2022-09-28 19:46

点赞收藏  会随时关注这个帖子

0
回复
JacobL
LV.4
15
2022-09-29 08:41

大佬硬刚原厂贴么

0
回复
tanb006
LV.10
16
2022-09-29 22:21
@CDJ01
3.在3947的图纸中,前级电容分别用了68nF+68nF+68uF的两组电容,根据简单的计算,这样的简单串联,真实的主要电压会全部加在两个68uF的电容上,而耐压只有500V的电容如何抗的住?你考虑的主要是电容均压的问题吧,通常电容串联的应用会在电容上并电阻达到均压的目的

对,可它这个并没有并联电阻。而且,在原理图中也不应该出现这样原理性的错误。

所以才有这个疑问。

0
回复
tanb006
LV.10
17
2022-09-29 22:22
@听听1234
无外置MOS的芯片也能安全无恙?

对,我也很神奇这一点。

很可能是PI隐藏了一部分零件,只公布了简单的,或者有明显错误的原理图,

至于这种用意是为何,那我就猜不透了,难道PI的技术有意坑自己的老板?

0
回复
tanb006
LV.10
18
2022-09-29 22:24
@hanyu56
图有点小错误很正常,看ADI,TI的芯片手册也是如此,关键是及时修正手册中的错误,哈哈

以前见过一个TI芯片的错误,从90年代错到10年代,都停产了都没修复过。

给技术支持咨询的结果是:关于这个问题,通过技术咨询我们可以给您最新的更改数据,但无法更新之前的文件,因为实在太丢脸了。哈哈哈哈

0
回复
tanb006
LV.10
19
2022-09-29 22:26
@阿飞啊
前级都是RCD吸收,同样的输入规格,为何有两种不同的接法?

我也有点疑惑为何用不同的方法,但现在看来,各种方法应该是不同工程师的经验和成果。

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学习意义的资料。

0
回复
tanb006
LV.10
20
2022-09-29 22:26
@阿飞啊
楼主 你的这些疑问 你是怎么看的呢?或者有什么建议吗? 

我也满脸疑惑,所以才会来论坛求经问道。嗯,期待高手的答案。

0
回复
tanb006
LV.10
21
2022-09-29 22:27
@JacobL
大佬硬刚原厂贴么

是想硬刚一下。估计是我头破血流。

但也很值得,至少能学到一些东西。

0
回复
lishuai110
LV.4
22
2022-10-19 13:21

RCD除了吸收输入外,还有副边的反射,应该是不同的输出所以有不同的电路配比。

0
回复
鲁珀特
LV.4
23
2022-10-26 15:56

有时候串并联的分压分流需要仔细计算,要不然会造成没有实现分压的目的。

0
回复
紫蝶
LV.9
24
2022-11-22 10:08
@tanb006
嗯,最近有考虑用PI的芯片。因为宽电压输入的几乎被PI垄断。其他厂家都没有类似产品。而且,用普通芯片设计宽电压输入的电源又显得复杂而且不够可靠。所以很关注PI这方面的资料。结果却是这么多BUG。想来用过的人都会发现这个问题,为何很少人提及?难道问题中三个不同容量的电容串联可以扛得住高压?跟理论和实际情况都有冲突啊。

楼主这个比较细心。可以先用PI的仿真软件验证下,在搭建实物测验吧。设计的

0
回复
紫蝶
LV.9
25
2022-11-22 10:09
@阿飞啊
前级都是RCD吸收,同样的输入规格,为何有两种不同的接法?

这个看设计的应用吧?PI的主控芯片还是性能出色,集成度比较高。

0
回复
hellbaron
LV.6
26
2023-02-21 15:08

吸收器件的参数不好确定的,范围比较宽。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