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知识点分享]PCB常见板厚和公差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PCB(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设备中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各种电子元件,确保电流和信号能够顺畅传输。然而,你知道吗?PCB的板厚和公差,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参数,实则对电路板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PCB的常见板厚和公差,看看它们是如何在细微之处决定电路板质量的。

1、PCB板厚:薄与厚的艺术提到PCB板厚,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薄薄的、脆脆的电路板。但实际上,PCB的板厚可是有多种规格的。常见的标准板厚是1.6毫米,这种厚度的电路板广泛应用于电脑主板、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中。它既能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又能满足大多数电子元件的布线需求。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小型化和轻量化,超薄PCB板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板厚在0.2毫米至0.8毫米之间的电路板,因其重量轻、体积小、布线密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小型电子产品中。想象一下,你的手机如果去掉这层薄薄的电路板,还能正常工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然,除了超薄板,还有厚板PCB。这些板厚通常在2.4毫米至3.2毫米之间的电路板,因其高承载力和刚度,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和大型电子元件的产品中,如工业设备、汽车、航天航空及军事装备等。在这些领域,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厚板PCB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

2、公差范围:细微之处见真章说完了板厚,我们再来说说公差。公差,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对于PCB来说,公差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以板厚小于1毫米的PCB为例,其粗公差通常为板厚的±10%,而精公差则可能更小。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一块0.5毫米厚的PCB板,其实际厚度可能在0.45毫米至0.55毫米之间波动(粗公差),而在精公差控制下,这个波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对于板厚等于1毫米的PCB来说,公差范围通常为±0.08毫米(也有说法为±0.1毫米)。这个公差范围虽然看似微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至关重要。因为电路板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元件的组装和焊接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当板厚大于1毫米时,公差范围可能会相应增加。例如,2毫米、2.4毫米、3.2毫米等厚度的PCB板,其公差范围可能分别为±0.23毫米、±0.25毫米、±0.30毫米等。这些公差范围虽然比薄板要大一些,但仍然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3、板厚公差:影响电路板性能的隐形因素那么,PCB的板厚和公差到底是如何影响电路板性能的呢?让我们从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管理性能以及制造成本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电气性能:电路板的电气性能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板厚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的延迟和衰减,从而影响信号的完整性。特别是在高速或高频应用中,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高速电路板时,需要严格控制板厚和公差范围,以确保阻抗的连续性和信号的稳定性。同时,板厚公差过大还可能导致电路板上的导线间距不一致,进而影响电路板的电气性能。例如,如果导线间距过大,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串扰和反射;如果导线间距过小,则可能会导致短路或击穿等故障。机械性能:电路板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耐用性、灵活性和布线密度等方面。板厚的增加可以提高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机械应力和冲击。然而,板厚公差过大可能会导致机械强度的波动,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较薄的PCB板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布线密度,适用于需要细密布线或小型化设计的应用。然而,如果板厚公差过大,可能会影响板的灵活性,给布线带来困难。因此,在设计和制造小型化电路板时,需要严格控制板厚和公差范围,以确保电路板的机械性能和布线质量。热管理性能:随着电子元件的不断小型化和集成化,电路板上的热量密度越来越高。因此,热管理性能成为电路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较厚的PCB板通常具有更好的热容量和热传导性能,有助于更有效地散发由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然而,板厚公差过大可能会导致热管理性能的不稳定。例如,如果电路板上的某些区域厚度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热量分布不均,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可靠性和寿命。

制造成本:最后,我们来说说制造成本。虽然较厚的板材可以提供更多的机械和热优势,但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同时,公差范围的控制也会影响制造成本。公差范围越小,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就越高,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在选择PCB板厚和公差时,需要在性能需求和成本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又要尽量降低制造成本。4、如何选择合适的PCB板厚和公差那么,面对如此多的板厚和公差选择,我们该如何做出决策呢?其实,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或冲击,那么选择较厚的PCB板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为了确保机械强度的稳定性,你需要严格控制板厚公差范围。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小型化或轻量化设计,并且需要细密布线或高布线密度,那么选择较薄的PCB板可能更合适。然而,你也需要关注板厚公差对灵活性和布线质量的影响。此外,你还需要考虑电路板的热管理性能和制造成本。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处理大量的热量或需要高可靠性的热管理解决方案,那么选择具有更好热传导性能的PCB板可能更合适。同时,你也需要在性能需求和成本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总之,选择合适的PCB板厚和公差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你需要根据你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做出决策,并严格控制制造工艺和公差范围以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

全部回复(19)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02-17 10:50

PCB常见基材为FR4,绝缘性虽然还不错,但是散热性太差,芯片类常用铜基板或者铝基板,目前主要缺点是只能布置单层或者双层板,后续看技术上是否有突破

0
回复
only one
LV.7
3
02-19 00:01

薄与厚的艺术提到PCB板厚,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薄薄的、脆脆的电路板。但实际上,PCB的板厚可是有多种规格的,比如有》?

0
回复
02-19 00:29

1、PCB板厚:薄与厚的艺术提到PCB板厚,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薄薄的、脆脆的电路板。但实际上,PCB的板厚可是有多种规格的。常见的标准板厚是1.6毫米,厚度与什么有关?

0
回复
02-21 22:46

板厚是比较了解的,公差知道的不多,没想到这两者还有这么多学问,学习了。

0
回复
02-24 22:07

板厚和公差是pcb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每次做板都会涉及。

0
回复
02-24 22:22

只用过1.6板厚,其他还没用过,,4层也是1.6板厚

0
回复
02-24 22:23
@方笑尘MK
PCB常见基材为FR4,绝缘性虽然还不错,但是散热性太差,芯片类常用铜基板或者铝基板,目前主要缺点是只能布置单层或者双层板,后续看技术上是否有突破

fpc也常用基材,嘉立创由免费打样

0
回复
02-24 22:24
@疯狂的西红柿
1、PCB板厚:薄与厚的艺术提到PCB板厚,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薄薄的、脆脆的电路板。但实际上,PCB的板厚可是有多种规格的。常见的标准板厚是1.6毫米,厚度与什么有关?

材料,电气特性,介电常数有关

0
回复
XHH9062
LV.9
10
02-24 23:32

每家要求的不同

0
回复
dy-XU5vrphW
LV.7
11
02-25 09:40

这个对系统传输有哪些影响

0
回复
dy-TMelSvc9
LV.8
12
02-25 17:50

怎么样精确计算板厚和公差

0
回复
地瓜patch
LV.8
13
03-23 22:03

板厚只用几种常用参数,公差这个参数还没有关注过,对其没有太高要求

0
回复
only one
LV.7
14
03-23 23:38

。这些板厚在0.2毫米至0.8毫米之间的电路板,因其重量轻、体积小、布线密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小型电子产品中,一般是双层板吧

0
回复
XHH9062
LV.9
15
03-27 18:49

感谢分享知识

0
回复
dy-StTIVH1p
LV.8
16
03-27 21:38

怎么样有效计算这个公差值

0
回复
沈夜
LV.8
17
03-28 00:49

如何平衡 PCB 板厚与公差以优化性能与成本?

0
回复
03-28 22:43

学习了,打板时候要注意

0
回复
fzwwj95
LV.5
19
03-29 00:53

在100Gbps及以上高速传输场景中,当使用FR4材料(εr=4.2@1GHz)且叠层公差达到±8%时,这种厚度波动是否会导致特性阻抗偏移超过IPC-6012D标准规定的±10%容差范围

0
回复
千影
LV.6
20
03-29 16:35

如何平衡PCB板厚与公差以满足性能与成本要求?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