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W电源.在测试传导过程中,300-800K AV值有点超,
奇怪的是其测试结果中QP'AV值几乎相同.
常规来说一般测试的QP都比AV要高上5,6个dB.
所以测试结果QP有8,9个dB余量.
而AV则超1、2个dB.
有尝试增大输入共模电感,增大X电容,结果没有什么明显改善.
不知从何下手了...
请大侠们帮忙提点意见!!!多谢!!!
奇怪的传导现象,求助!
全部回复(2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shanghaiweiji
顶起来
多谢支持!
还是见图片吧!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6/2057931240709886.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还是见图片吧!

0
回复
提示
@july.rain
多谢支持!还是见图片吧![图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6/205793124070988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在高压滤波电容地端接一背胶铜箔纸看看~~
0
回复
提示
@july.rain
从图片可以看出.前三个尖峰AV值都压得很低,从第4个尖峰开始AV值就开始疯涨了.按照理论来说,频率越高,其共模和X电容对其的衰减能力越大.本人分析,由于前3个波都可以很好的压下去,证明共模电感和X电容是足够大的.试验也证明加大也无济于事.本人也有增大MOS管栅极驱动电阻,DS间加100pf电容,调整吸收回路,调整开关频率,都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实在有麻烦了~
个人分析:
干扰集中在1MHZ以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EMI滤波衰减器设计不匹配,对此频段衰减能力很弱?滤波器问题!
2,电路中在此频段有严重干扰,导致滤波器无法完全衰减?干扰问题!
还有一个测试中发现的奇怪问题,热机测试效果比冷机差2个DB.
是变压器受热后差了,还是共模电感受热后差了,不解!
请大侠们顶啊!!!
干扰集中在1MHZ以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EMI滤波衰减器设计不匹配,对此频段衰减能力很弱?滤波器问题!
2,电路中在此频段有严重干扰,导致滤波器无法完全衰减?干扰问题!
还有一个测试中发现的奇怪问题,热机测试效果比冷机差2个DB.
是变压器受热后差了,还是共模电感受热后差了,不解!
请大侠们顶啊!!!
0
回复
提示
@july.rain
多谢支持!还是见图片吧![图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6/205793124070988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看情况你应该就是用了1级EMC吧,换用Π拓扑,另外注意参数调整,应该是你的EMC带宽太窄
0
回复
提示
@zoy1984
1.在高频滤波电容地端并一104瓷片电容,滤波电容地端接一背胶铜箔纸看看.2.变压器初级并102/1KV电容.3.共模感量加大线径改小试试.4.用两级滤波前面用绿环双线并绕5-10mH,后面用铁粉芯30mH-60mH,LC两级滤波看看.5.散热片接地.这些方法都试试看看,试过后给结果!
首先我是用的两级共模.
顺序是这样的:
输入插座——0.1uf x——7mH串绕共模——0.33uf x——22mH对绕共模——桥堆
还有我已不会再加大共模了,不然温升过不了.
试验部安全老大都警告我不许再加大了,呵呵~
其他措施也没什么改善的.
我打算改天在地线上做点动作,还有共模我只会减小,不会加大.
只是和之前的辐射来来回回搞了七八回了,也用了七八千了.
我老板很小气的,我怕我还没搞定他就把我开了,呵呵
顺序是这样的:
输入插座——0.1uf x——7mH串绕共模——0.33uf x——22mH对绕共模——桥堆
还有我已不会再加大共模了,不然温升过不了.
试验部安全老大都警告我不许再加大了,呵呵~
其他措施也没什么改善的.
我打算改天在地线上做点动作,还有共模我只会减小,不会加大.
只是和之前的辐射来来回回搞了七八回了,也用了七八千了.
我老板很小气的,我怕我还没搞定他就把我开了,呵呵
0
回复
提示
@july.rain
不是不说,其实我还没想明白而已~我是在无意中搞好的~是这样的,我做的是3pin输入的1类.原本是有条飞线将次级地连接到AC座大地的,也就是这里干扰.我把这条飞线取消就好了,我至今还想不明白.我不都把干扰引入到大地了吗?怎么越引入越差呢?你们也想想吧.
我之前也有遇到这种现象,将电源的外壳地线接到电源输入的大地,低频时候的传导非常不好,至今也没有搞明白是为什么.但是客户在使用时肯定是要将电源外壳接地的,所以最后是通过加大共模电感的电感量(三十几mH)才搞定的.用的两级共模,且两级共模的电感量不同.电源输入地线与电源外壳相连时,传导在低频时变差,这是为什么呢?大侠们多多思考呀.
0
回复
提示
@mbyd
我之前也有遇到这种现象,将电源的外壳地线接到电源输入的大地,低频时候的传导非常不好,至今也没有搞明白是为什么.但是客户在使用时肯定是要将电源外壳接地的,所以最后是通过加大共模电感的电感量(三十几mH)才搞定的.用的两级共模,且两级共模的电感量不同.电源输入地线与电源外壳相连时,传导在低频时变差,这是为什么呢?大侠们多多思考呀.
我有找点资料查询和与朋友沟通,有一定的了解了;
次级地接大地传导都会更差的,且一般表现为共模干扰,
因此所以做3pin的1类一般都还要加Y2电容才能很好的抑制干扰.
根本原因个人理解为:LISN的传导检测是通过高通滤波器后在50R电阻上检测.
50R参考点位大地.接入后会将次级的相关干扰构成回路,所以干扰更严重.
而2类是悬空的,没有直接回路,因此更容易些.
次级地接大地传导都会更差的,且一般表现为共模干扰,
因此所以做3pin的1类一般都还要加Y2电容才能很好的抑制干扰.
根本原因个人理解为:LISN的传导检测是通过高通滤波器后在50R电阻上检测.
50R参考点位大地.接入后会将次级的相关干扰构成回路,所以干扰更严重.
而2类是悬空的,没有直接回路,因此更容易些.
0
回复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