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IGBT开通时集电极和发射级电压为3左右伏不变(不过流的情况下),看来是错的.

全桥串联逆变,调频调功.当上臂截止后,电流从下臂的二极管流过,此时集电极电压为负值.经死区后,下臂开始导通,但此时电压为负值.电流开始换向后,此时IGBT起了导通作用,理论上,IGBT集电极和发射级电压维持饱和压降不变,事实上,IGBT刚留过电流时,饱和压降最高,测量结果为证.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9/577761246891620.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全部回复(56)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09-07-07 12:28
首先栅极电压15伏,然后流过正向电流,按理说起始电流小,压降应该低.压降应该从低到高,但事实上相反.
0
回复
igbtsy
LV.9
3
2009-07-07 13:12
@wangjinchao
首先栅极电压15伏,然后流过正向电流,按理说起始电流小,压降应该低.压降应该从低到高,但事实上相反.
驱动不足,管子没有进入饱和状态.
0
回复
2009-07-07 13:55
@wangjinchao
首先栅极电压15伏,然后流过正向电流,按理说起始电流小,压降应该低.压降应该从低到高,但事实上相反.
和电流波形比较了吗?
0
回复
2009-07-07 15:10
@wangjinchao
首先栅极电压15伏,然后流过正向电流,按理说起始电流小,压降应该低.压降应该从低到高,但事实上相反.
刚查过资料,此种情况称为类饱和.如果真是这样,驱动模块擎住保护电压3-5伏岂不是乱说.
这种延迟引起了类饱和 (Quasi-saturation) 效应,使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不能立即下降到其VCE(sat)值.这种效应也导致了在ZVS情况下,在负载电流从组合封装的反向并联二极管转换到 IGBT的集电极的瞬间,VCE电压会上升.
0
回复
2009-07-07 15:18
@秋天的风
和电流波形比较了吗?
和电流波形比较了,已确认了相位.
0
回复
2009-07-07 17:11
@wangjinchao
刚查过资料,此种情况称为类饱和.如果真是这样,驱动模块擎住保护电压3-5伏岂不是乱说.这种延迟引起了类饱和(Quasi-saturation)效应,使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不能立即下降到其VCE(sat)值.这种效应也导致了在ZVS情况下,在负载电流从组合封装的反向并联二极管转换到IGBT的集电极的瞬间,VCE电压会上升.
再附上一段网上介绍片段:
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开通过程中,从断态到通态(即饱和态)的过程中要经过一个准饱和区.因为结的准饱和状态而增加的压降与直流线电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该压降值比直流线电压小得多,但是因为对于高压快速IGB了来说,其时间常数相当大,所以造成的损耗也比较大.标准的零电流开关(ZCS)或零电压开关(ZVS)电路不能避免这些损耗.我们将对穿通(PT)型和非穿通(NPT)型IGBT在电感负载硬开关时的电压尾部进行仔细分析.解析化的结果将与2D(维)模拟及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讨电压拖尾与结附近掺杂分布的关系.为了使电感和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最小化,就必须提高开关频率.这一点对于高电压尤其重要.下面表明当开关频率超过数千赫兹时,通态压降将不再是静态时的值,通态损耗也将比所预想之值大出许多
0
回复
igbtsy
LV.9
8
2009-07-08 08:47
@wangjinchao
再附上一段网上介绍片段: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开通过程中,从断态到通态(即饱和态)的过程中要经过一个准饱和区.因为结的准饱和状态而增加的压降与直流线电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该压降值比直流线电压小得多,但是因为对于高压快速IGB了来说,其时间常数相当大,所以造成的损耗也比较大.标准的零电流开关(ZCS)或零电压开关(ZVS)电路不能避免这些损耗.我们将对穿通(PT)型和非穿通(NPT)型IGBT在电感负载硬开关时的电压尾部进行仔细分析.解析化的结果将与2D(维)模拟及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讨电压拖尾与结附近掺杂分布的关系.为了使电感和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最小化,就必须提高开关频率.这一点对于高电压尤其重要.下面表明当开关频率超过数千赫兹时,通态压降将不再是静态时的值,通态损耗也将比所预想之值大出许多
从来没有碰到你这样的情况.
看看我们机器的VCE波形吧,只要看电压波形就可以知道是否工作在ZCS状态下,当然要凭经验来看.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9/606791247013976.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复
2009-07-08 09:33
@igbtsy
从来没有碰到你这样的情况.看看我们机器的VCE波形吧,只要看电压波形就可以知道是否工作在ZCS状态下,当然要凭经验来看.[图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79/60679124701397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从此图判断有点悬,不知波形底部前端稍微下凹的地方是否作为zvs的凭证.另外,从该图难以显示出我的波形,只因为分辨率太低.建议从连接igbt的集电极上的快速二机管的正极取信号.不知你的擎住判别的电压是多少?
0
回复
igbtsy
LV.9
10
2009-07-08 11:48
@wangjinchao
从此图判断有点悬,不知波形底部前端稍微下凹的地方是否作为zvs的凭证.另外,从该图难以显示出我的波形,只因为分辨率太低.建议从连接igbt的集电极上的快速二机管的正极取信号.不知你的擎住判别的电压是多少?
没有去研究得那么深,反正热效率达到了98%,全桥电路,出去了大批量的机子3年多了没有坏模块,整个电气箱也没有出现过故障.如果有了问题就会去研究解决了.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11
2009-07-08 12:36
@igbtsy
没有去研究得那么深,反正热效率达到了98%,全桥电路,出去了大批量的机子3年多了没有坏模块,整个电气箱也没有出现过故障.如果有了问题就会去研究解决了.
请问igbt的集电极到控制板回路是怎样的电路?
0
回复
igbtsy
LV.9
12
2009-07-08 15:47
@wangjinchao
请问igbt的集电极到控制板回路是怎样的电路?
集电极与控制板没有关系.过流用互感器,过额定电流20%就关断.台台机做输出短路检验,防止在用户手中拆装或接错线而发生短路.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13
2009-07-09 08:33
@igbtsy
集电极与控制板没有关系.过流用互感器,过额定电流20%就关断.台台机做输出短路检验,防止在用户手中拆装或接错线而发生短路.
有两种机子串联主回路穿如两个互感器,干嘛穿两个?
0
回复
igbtsy
LV.9
14
2009-07-09 08:38
@wangjinchao
有两种机子串联主回路穿如两个互感器,干嘛穿两个?
全桥只要用1个.半桥防直通和桥臂中过流要用2个,也可以只用1个防止直通和桥臂中过流,但要认定方向.
0
回复
igbtsy
LV.9
15
2009-07-09 08:56
@igbtsy
全桥只要用1个.半桥防直通和桥臂中过流要用2个,也可以只用1个防止直通和桥臂中过流,但要认定方向.
有些成品互感器只能穿1根线,我们电流互感器、相位检测互感器均是自制的,内孔直径20,可穿多根线.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16
2009-07-09 10:01
@igbtsy
有些成品互感器只能穿1根线,我们电流互感器、相位检测互感器均是自制的,内孔直径20,可穿多根线.
见到全桥穿两个互感器.igbt的短路干嘛不用经典的擎住现象判别而用互感器?另测试过铁氧体环绕制的互感器存在滞后相移.
0
回复
igbtsy
LV.9
17
2009-07-09 10:26
@wangjinchao
见到全桥穿两个互感器.igbt的短路干嘛不用经典的擎住现象判别而用互感器?另测试过铁氧体环绕制的互感器存在滞后相移.
用模块自身的测饱和压降法作过流保护只能用作过流保护的后备保护,以75A的模块为例打个比喻,一个能挑75斤的人,肩上重物到300斤才不给他挑,200多斤也得把他压得差不多了.而自制过流保护,一个能挑75斤的人只给他挑15斤,重物超过18斤就不给他挑了.你说哪种方式好?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18
2009-07-09 10:53
@igbtsy
用模块自身的测饱和压降法作过流保护只能用作过流保护的后备保护,以75A的模块为例打个比喻,一个能挑75斤的人,肩上重物到300斤才不给他挑,200多斤也得把他压得差不多了.而自制过流保护,一个能挑75斤的人只给他挑15斤,重物超过18斤就不给他挑了.你说哪种方式好?
擎住保护是避免模块损坏的最后保障,模块降级使用随可提高使用寿命,不知峰值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设定怎样?
0
回复
2009-07-09 19:59
@wangjinchao
再附上一段网上介绍片段: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开通过程中,从断态到通态(即饱和态)的过程中要经过一个准饱和区.因为结的准饱和状态而增加的压降与直流线电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该压降值比直流线电压小得多,但是因为对于高压快速IGB了来说,其时间常数相当大,所以造成的损耗也比较大.标准的零电流开关(ZCS)或零电压开关(ZVS)电路不能避免这些损耗.我们将对穿通(PT)型和非穿通(NPT)型IGBT在电感负载硬开关时的电压尾部进行仔细分析.解析化的结果将与2D(维)模拟及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讨电压拖尾与结附近掺杂分布的关系.为了使电感和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最小化,就必须提高开关频率.这一点对于高电压尤其重要.下面表明当开关频率超过数千赫兹时,通态压降将不再是静态时的值,通态损耗也将比所预想之值大出许多
说的对!在IGBT栅极的开通临界点避免不了这个过程.igbt硬开通更为明显.所以过流检测要有一个盲区.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0
2009-07-09 21:44
@秋天的风
说的对!在IGBT栅极的开通临界点避免不了这个过程.igbt硬开通更为明显.所以过流检测要有一个盲区.
很多讲解igbt的书真是误人子弟,这么重要的现象只字未提.该现象使集电极电压识别几乎不可能,因为电压值还是一个衰变过程.
0
回复
igbtsy
LV.9
21
2009-07-10 08:47
@wangjinchao
见到全桥穿两个互感器.igbt的短路干嘛不用经典的擎住现象判别而用互感器?另测试过铁氧体环绕制的互感器存在滞后相移.
所以不用成品的互感器,用材质好的、价格很高的磁环自制,就解决了问题,在380V满电压下短路负载后开机,或者在最大功率时短路输出端,都能快速保护,没有多大的电火花,模块也没有任何损伤.
作过对比试验,响应时间小于几个微秒.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2
2009-07-10 10:09
@igbtsy
所以不用成品的互感器,用材质好的、价格很高的磁环自制,就解决了问题,在380V满电压下短路负载后开机,或者在最大功率时短路输出端,都能快速保护,没有多大的电火花,模块也没有任何损伤.作过对比试验,响应时间小于几个微秒.
不知道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材质好,另外互感器绕好后什么参数比商品的互感器好呢.没用过高频的商品互感器.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3
2009-07-16 17:21
@wangjinchao
很多讲解igbt的书真是误人子弟,这么重要的现象只字未提.该现象使集电极电压识别几乎不可能,因为电压值还是一个衰变过程.
有谁用过集电极电压方法保护igbt过流?
0
回复
2009-07-16 21:32
@wangjinchao
有谁用过集电极电压方法保护igbt过流?
我在用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5
2009-07-17 10:54
@秋天的风
我在用
要准确识别集电极电压升高是否是过流现象还真困难,至少全过程更不易.在反向二机管到igbt的换流过程中,随着电流增大,集电极电压还会上升.有趣的是:igbt电流上升了,集电极电压下降了.不知你是如何处理的?
0
回复
dgfjlkhjg
LV.4
26
2009-07-19 12:08
@igbtsy
驱动不足,管子没有进入饱和状态.
此帖已被删除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7
2009-07-19 15:26
@dgfjlkhjg
此帖已被删除
不要跟技术贴.
0
回复
igbtsy
LV.9
28
2009-07-20 15:39
@wangjinchao
要准确识别集电极电压升高是否是过流现象还真困难,至少全过程更不易.在反向二机管到igbt的换流过程中,随着电流增大,集电极电压还会上升.有趣的是:igbt电流上升了,集电极电压下降了.不知你是如何处理的?
既然检测集电极电压作过流保护有误区,即使检测到了,做到了保护,IGBT已受到大电流的冲击,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何苦还要用集电极检测保护的方法?
用电流互感器的方法优点是显然的(门限电流值很小,过工作电流一点点就可以动作),还有附带的门极开路、短路检测保护功能.
按理,桥式电路路只要有一只管子内门极开路或短路,该IGBT不导通,该路桥臂中没有电流,理论上过流保护不动作,事实上用电流互感器法是动作的,这是意外的收获.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29
2009-07-20 21:17
@igbtsy
既然检测集电极电压作过流保护有误区,即使检测到了,做到了保护,IGBT已受到大电流的冲击,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何苦还要用集电极检测保护的方法?用电流互感器的方法优点是显然的(门限电流值很小,过工作电流一点点就可以动作),还有附带的门极开路、短路检测保护功能.按理,桥式电路路只要有一只管子内门极开路或短路,该IGBT不导通,该路桥臂中没有电流,理论上过流保护不动作,事实上用电流互感器法是动作的,这是意外的收获.
想来集电极保护应该有其应用,曾经一个变频器的电机负载上并联了一个0.1uf的电容,变频器随即可靠保护.在桥式串联回路,集电极保护是响应上下臂直通的.此时电流不经过主谐振回路.不知要用几只互感器,串在哪个回路里?
0
回复
2009-07-21 12:16
@wangjinchao
想来集电极保护应该有其应用,曾经一个变频器的电机负载上并联了一个0.1uf的电容,变频器随即可靠保护.在桥式串联回路,集电极保护是响应上下臂直通的.此时电流不经过主谐振回路.不知要用几只互感器,串在哪个回路里?
不要忽略了驱动波形对c极的影响.集电极保护是很好的保护,关键是怎样很好的利用它.
0
回复
wangjinchao
LV.5
31
2009-07-23 14:03
@秋天的风
不要忽略了驱动波形对c极的影响.集电极保护是很好的保护,关键是怎样很好的利用它.
集电极电压的变化却能影响栅极电压,栅极驱动电压足够且不跌落的话,不影响集电极呀.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