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原创:双管正激理想模型的理论缺陷及实际工作过程分析

全部回复(2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05-09-12 15:18
看到了,谢谢啊,大哥
0
回复
adlsong
LV.5
3
2005-09-12 15:47
@williamwsp
看到了,谢谢啊,大哥
空载时不对称工作的,上管温度高些.
0
回复
2005-09-12 16:23
@adlsong
空载时不对称工作的,上管温度高些.
看到了你这篇文章的确给我很大的启发.
但还有下面一个问题:
下管的驱动降为零后约400NS时,他的DS电压才开始从零上升到Vin.
   刚好这一时间对应变压器波形中的平台时间.因此,我认为是不是在由于上管关断时,下管没有关断,于是变压器,下管和下面的二极管构成回路,才会造成上述原因.而且此时发现下面二极管比上面二极管早开通400NS,而理论上,应该是两个二极管在功率管关断后同时导通.
   从这一现象看,感觉是下管在该关断时没有关断.但是,下管的驱动和上管的驱动同时关断的,而且关断后承受2V的负压,理论上应该不会使下管继续开通啊.如果说这一现象由节间电容和散热器电容引起的,那应该在驱动关断之后从零开始上升,只是斜率小些,不至于维持400NS的零电平吧.
   要不你看看我的设计参数和驱动电路,再点拨一下,谢谢
0
回复
2005-09-12 16:26
@adlsong
空载时不对称工作的,上管温度高些.
设计了一个400瓦两级DC\DC变换器,前一级采用PFC升压至400V,后级采用双管正激.输出为220V×2A
双管正激电路参数为:
控制芯片采用UCC2894,反馈回路采用TL431加光耦.
磁心采用ETD49.工作频率在100KHZ.最大占空比0.48.
变压器设计参数:原边匝数Np=400*4.8/(0.15*211)=61匝.
用4股0.41的漆包线绕制.
式中0.15=△B,211=Ae
由于设计在CCM状态,所以幅边电压Vs=Vo/D=220/0.48=458V
因此幅边匝数Ns=458/(400/61)=70匝.
用3股0.35线绕制.
变压器采用三明治绕法.30/70/31

输出电感Lo=(Vo*Toff_max)/2△Io_min=220*5.5/2*0.2=3.025mH
采用eer28L铁氧体磁心加气隙绕制而成.
匝数Nl=(Vs-Vo)Ton/△B*Ae=(458-220)*4.8/(0.15*81.2)=94匝
用2股0.41*2股线绕制.
输出电容3个68U/350V

异常现象如下:
上功率后,如带一百瓦时.变压器原边两端电压波形在关断瞬间时,理论上应该从+400V直接下降至-400V.但我观察到的波形时,关断时,从+400V下降至0V,维持400nS后,在以斜线降至-400V.下降时间占整个关断时间的30%.(开关周期T=10uS).其中上管DS波形在关断时,不是很快上升到+400V,而是于变压器的关断时波形对应,下管的DS则是直接升到+400V.驱动采用变压器隔离驱动.山下管的驱动波形开通关断相位差10nS,应该在能接受的范围.
0
回复
2005-09-12 16:28
@adlsong
空载时不对称工作的,上管温度高些.
C3,C4,C7,C8均是104; R6,R7是30欧姆,R8,R9是10K.稳压管是1N4741(11V).驱动变压器绕法依次是原边,驱动低压绕组,驱动高压绕组.都是25匝0.38的线绕制.所有的参数都在朝大或朝下的方向试过的,驱动开通和关断平台相差也就40多NS.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采用变压器驱动,还有什么更好的驱动方式啊??

附驱动电路图
0
回复
2005-09-12 16:29
@adlsong
空载时不对称工作的,上管温度高些.
0
回复
2005-09-12 16:34
好贴啊坚决的顶
0
回复
熊猫
LV.1
9
2005-09-12 17:00
@云逸天涯
好贴啊坚决的顶
可惜,不是好贴,有些问题!作者认为是散热片和地的电容影响了影响了下管的电压上升率,是完全错误的.
  我计算过那个电容只有几十pF,不足以影响下管的D-S上升率,真正的原因是变压器初级的杂散电容,或者说寄生电容影响了下管的D-S上升率.这是其错误的根源.商榷!
0
回复
2005-09-12 17:23
请问有没有尝试把散热片接到电容正极进行验证试验?
0
回复
williamwsp
LV.2
11
2005-09-12 19:30
@晶辰电源
请问有没有尝试把散热片接到电容正极进行验证试验?
那针对这一现象,电路上如何解决呢?关键是功率管的温度不平衡啊
0
回复
williamwsp
LV.2
12
2005-09-13 08:20
adlsong,你好,我还想再问你个问题.
在驱动部分(图见第6贴),我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输出功率在220V×0.7A不变时,
1)当上下管驱动GS都并1N4744(15V)时,输入功率为220V×1.02A
2)当上下管驱动GS都并1N4741(11V)时,输入功率为220V×0.942A
3) 当上下管驱动GS不并稳压管时,两路驱动都是有正负,输入功率为220V×0.980A
4)当上管并1N4741,下管不并稳压管时,输入功率最小,220V×0.900A

5)针对一些文献上面说的,采用稳压管背靠背,二极管稳压管背靠背的形式,输入功率都比4)的高.
6)而在4)的驱动形式下,改变栅极串联的电阻,以及GS并接的电阻,对输入功率没有影响呢.

这是不是不对称引起的?对电路的工作有影响吗?有什么改进措施吗?
谢谢赐教!
0
回复
2005-09-13 09:51
@熊猫
可惜,不是好贴,有些问题!作者认为是散热片和地的电容影响了影响了下管的电压上升率,是完全错误的.  我计算过那个电容只有几十pF,不足以影响下管的D-S上升率,真正的原因是变压器初级的杂散电容,或者说寄生电容影响了下管的D-S上升率.这是其错误的根源.商榷!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能像作者一样用数据和计算过程来说明一下大家可能会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0
回复
2005-09-13 12:03
@williamwsp
adlsong,你好,我还想再问你个问题.在驱动部分(图见第6贴),我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输出功率在220V×0.7A不变时,1)当上下管驱动GS都并1N4744(15V)时,输入功率为220V×1.02A2)当上下管驱动GS都并1N4741(11V)时,输入功率为220V×0.942A3)当上下管驱动GS不并稳压管时,两路驱动都是有正负,输入功率为220V×0.980A4)当上管并1N4741,下管不并稳压管时,输入功率最小,220V×0.900A5)针对一些文献上面说的,采用稳压管背靠背,二极管稳压管背靠背的形式,输入功率都比4)的高.6)而在4)的驱动形式下,改变栅极串联的电阻,以及GS并接的电阻,对输入功率没有影响呢.这是不是不对称引起的?对电路的工作有影响吗?有什么改进措施吗?谢谢赐教!
我也碰到一个题:上管的波形总是没有下管的好,但电源能正常工作,请点拨,多谢!!
0
回复
adlsong
LV.5
15
2005-09-13 12:46
@熊猫
可惜,不是好贴,有些问题!作者认为是散热片和地的电容影响了影响了下管的电压上升率,是完全错误的.  我计算过那个电容只有几十pF,不足以影响下管的D-S上升率,真正的原因是变压器初级的杂散电容,或者说寄生电容影响了下管的D-S上升率.这是其错误的根源.商榷!
谢谢.
不过只要你能静下心画出包含MOSFET的寄生电容和变压器的寄生电容的交流等效电路,你就不会得出你作的错误的结论.
你得看看双管正激变压器寄生电容的位置!!!
0
回复
adlsong
LV.5
16
2005-09-13 12:50
@adlsong
谢谢.不过只要你能静下心画出包含MOSFET的寄生电容和变压器的寄生电容的交流等效电路,你就不会得出你作的错误的结论.你得看看双管正激变压器寄生电容的位置!!!
不知你研究过此电路否?另外如果你不接散热片看看波形,好吗?
0
回复
sunsusie
LV.6
17
2005-09-13 13:01
收到,谢谢分享!
0
回复
frank
LV.8
18
2005-09-13 14:00
@sunsusie
收到,谢谢分享!
谢谢!
0
回复
熊猫
LV.1
19
2005-09-13 17:03
@adlsong
不知你研究过此电路否?另外如果你不接散热片看看波形,好吗?
不好意思,没详细研究过,只是理论上看. 等研究过后再讨论.谢谢!
0
回复
zhouxiaoyi
LV.5
20
2005-09-14 09:21
adlsong兄:现在想做一个DC-DC,输入一般在340V(因为是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可掉到0,而空载时能够达到560V,带载越大输出电压越低.输出要稳在510V给变频器供电,而变频器的功率是2.2KW.请高手指教该用什么电路来设计这个DC-DC,能用双管正激吗?输出功率该选多大呢
0
回复
adlsong
LV.5
21
2005-10-25 16:07
@sunsusie
收到,谢谢分享!
多交流
0
回复
m9507c01
LV.1
22
2008-01-07 14:30
@zhouxiaoyi
adlsong兄:现在想做一个DC-DC,输入一般在340V(因为是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可掉到0,而空载时能够达到560V,带载越大输出电压越低.输出要稳在510V给变频器供电,而变频器的功率是2.2KW.请高手指教该用什么电路来设计这个DC-DC,能用双管正激吗?输出功率该选多大呢
adlsong兄:
我是做Vin=40-60V  Vo=5V Io=1-16A的規格
也有上下POWER MOSFET  在變壓器去磁完 至箝位那段時間的  
電壓下降斜率不同的問題:
經將 POWER MOSFET的散熱片去除  
以及嘗試更改 POWER MOSFET的上下位置
還有二極體的上下位置 及有同規格的另顆變壓器
去做同樣實驗
仍有此現象出現
不知您還有其他見解嗎??
歡迎提出討論??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