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举用于非甲类电路似沒意义,
电容经偏置网络充电,成为恒压环节,输出经此环节反馈到偏置网络(而非跟讯号叠加),所谓的提高输入阻抗,实际上就是抒缓讯号源的直流负载。
所谓的自举电路,就是利用自身的功能将电位提高,俗一点讲,就是这样的电路一般用在互补对称电路的偏置电路上,如果不用自举的话,输出得不到足够的电流,因此需要用自举的方式,把自举电容的电位提高,从而达到增大电流的目的,再白一点就是,开始下管导通时,电容充电,当下管截止时,由于有输出电位的存在,这样电容的电位就会被垫高,明白不?
哪位能详细描述下此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其实上图中是一个单电源供电的OTL功放电路 ,总体来说原理差不多,也是让上管导通的。
有1.05V 的稳压管就行,
当年我做的功课 是用两只1N4148(或三个1N5819),
这部份也可用BJT「电压倍乘」网络(也就是加了下偏置电阻的 电压并联负反馈接法)来做。
第十七帖的图,
静态时,Vdk=Vcc/2,全下拉时是3Vcc/4,上举时两只串联的Rb 对自举电容C1而言是并联 但放电不多,
若讯号是纯交流,则动态平衡时 3Vcc/4 >Vdk >Vcc/2 ,上管的直流Ib 恒为 Vdk/Rc1 。
还是第十七帖的图,这是个单电源系统,
静态及交流过零时,Vo应该是Vcc/2,
假设Rvd=Rdk,则初始Vda=Vcc/4,
完全下拉且固定之,则 Vda=Vcc/2,
若讯号是对称交流,Vcc/2 >Vda >Vcc/4 ,
有了C1,则当前级管子完全关断时,Ib=Vda/Rdk > (Vcc/4)/Rdk,上功放管可推至接近饱和了。
在Vcc与D点之间的电阻是R3吗?而跨于DA两点的电容是不是C2,那电阻是不是叫做 Rc2 呢,我所提到的电阻就是这两个,
字太小、像素低、解析度又差,看不清啊,图书馆那些电脑的 上传下载复制黏贴 等功能全被禁掉,自家的图没法上!
这个自举电路工作原理:
在静态时,D点电压为VCC,K点电压为VCC/2,这样左上角电容C2两端电压为VCC/2(现在命名为C2,标号看不清)。命名最上面的三极管为Q1,下一个为Q2,与输入电容相连的为T1.
静态,故输入电压为零。
此时输入电压上升,通过下面的三极管T1和Q2,使得K点的电压也上升。当输入电压达到正峰值时,Q1饱和,K点电压给VCC(忽略三极管饱和压降)。由于电筒C2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得D点的电压上升为1.5倍的VCC。实现升压过程。
电容C2就是自举电容。
阻容耦合、直接耦合、讯号驱动、级联驱动,
Rb 之定值,核心相同,四者有别,大家是否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