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原创】超mini Ipad 5V/2.1A充电器之二——设计波折

上最初设计的线路图

 

原设计:

采用80% CCM 模式;

占空比设计为0.5;

变压器为EE1614 PC44匝比142818L=2.3~2.5mH;

C1C2分别采用φ10*13mm 10uF/400V和φ8*12mm 6.8uF/400V电解;

D5采用成本较便宜的VF=0.5V DO-214AA封装的SS54;

增加R18,R19,R20作高低压OCP补偿;

C10,C11采用LOW ESR的φ8*7mm 330uF/10V标准品电容

L2采用普通φ4*7mm色环电感。

全部回复(10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1-10-26 20:59

实测最大占空比在0.53,变压器L=2.39mH,漏感40uH@10K/0.3V),VDS-max=610V

D5温升比较高,且与外壳只有0.5mm左右间隙,直接导致外壳温升过高(达65度),更换TO-277封装 SBR10U45

老化24小时后发现1台样机C1爆顶了,才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φ8*12mm 6.8uF/400V电解电容居然怎么靠不住,于是换上了φ8*16mm 6.8uF/400V。

更换以上元件后老化24小时。

0
回复
2011-10-26 21:00
@javike
实测最大占空比在0.53,变压器L=2.39mH,漏感40uH(@10K/0.3V),VDS-max=610VD5温升比较高,且与外壳只有0.5mm左右间隙,直接导致外壳温升过高(达65度),更换TO-277封装SBR10U45老化24小时后发现有1台样机C1爆顶了,才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φ8*12mm6.8uF/400V电解电容居然怎么靠不住,于是换上了φ8*16mm6.8uF/400V。更换以上元件后老化24小时。

因另外一个产品申请认证去实验室测EMC,随手就把刚老化中的样机带上一台去预测一下。。。。

一测辐射,从35M开始呈均匀起伏的锯齿波,低谷有-10DB,高谷也有+10DB,这奇怪的测试曲线确实下了我一跳。。。。。。。。。

0
回复
2011-10-26 21:02
@javike
因另外一个产品申请认证去实验室测EMC,随手就把刚老化中的样机带上一台去预测一下。。。。一测辐射,从35M开始呈均匀起伏的锯齿波,低谷有-10DB,高谷也有+10多DB,这奇怪的测试曲线确实下了我一跳。。。。。。。。。
没时间整改,测完认证产品后回来琢磨。。。。。
0
回复
2011-10-26 21:04
@javike
没时间整改,测完认证产品后回来琢磨。。。。。

在样品室测试、琢磨。。。。。。

还是没找出原因。。。。

于是回到座位上打开PCB档案对照桌面上的另一个产品琢磨。。。。。

0
回复
2011-10-26 21:08
@javike
在样品室测试、琢磨。。。。。。还是没找出原因。。。。于是回到座位上打开PCB档案对照桌面上的另一个产品琢磨。。。。。

没琢磨出来,就随手把手里琢磨半天的样机拿带样品室再测,这一测,发现一个问题。。。。

同一批材料做的样品,怎么空载功率一样,而负载功率相差0.3W呢?一算,这0.3W影响效率可是不少哦,而且是带去测试的那台效率高些。。。。。。

0
回复
2011-10-26 21:14
@javike
没琢磨出来,就随手把手里琢磨半天的样机拿带样品室再测,这一测,发现一个问题。。。。同一批材料做的样品,怎么空载功率一样,而负载功率相差0.3W呢?一算,这0.3W影响效率可是不少哦,而且是带去测试的那台效率高些。。。。。。

于是想,是不是哪测坏了??

看了半天没看出来,测波形对比。。。。

占空比总在跳,这点测了也看不出来。。。

于是测电压,VDS,输入滤波电压,这下发现不一样了。。。

又怀疑是电容问题,于是在输入的CLC看了又看,没看出来。。。郁闷呀。。。。

拆下了测,CLC全拆了,结果发现效率高的那个感量只有200uH,测阻抗只有0.2欧姆。。。电感烧了。。。

0
回复
2011-10-26 21:27
@javike
于是想,是不是哪测坏了??看了半天没看出来,测波形对比。。。。占空比总在跳,这点测了也看不出来。。。于是测电压,VDS,输入滤波电压,这下发现不一样了。。。又怀疑是电容问题,于是在输入的CLC看了又看,没看出来。。。郁闷呀。。。。拆下了测,CLC全拆了,结果发现效率高的那个感量只有200uH,测阻抗只有0.2欧姆。。。电感烧了。。。

一查,色环电感的采用的漆包线才0.06mm,马上和供应商确认,的却是0.06,请供应商加粗,得到回复是最多加到0.08mm,而且感量要降,具体降多少还得做样品看看。。。

晕。。。。。。

拿钳子剥开一个看看,空间的确太小,于是得另想办法了。。。。。

于是找轴向电感,色环电感的磁芯为φ3.5*6mm的,找到一个φ3.5*12mm的磁芯了,于是请厂商用此磁芯绕制,结果采用0.15的线绕了个330UH换上,OK。

0
回复
2011-10-26 21:37
@javike
于是想,是不是哪测坏了??看了半天没看出来,测波形对比。。。。占空比总在跳,这点测了也看不出来。。。于是测电压,VDS,输入滤波电压,这下发现不一样了。。。又怀疑是电容问题,于是在输入的CLC看了又看,没看出来。。。郁闷呀。。。。拆下了测,CLC全拆了,结果发现效率高的那个感量只有200uH,测阻抗只有0.2欧姆。。。电感烧了。。。
等待下文
0
回复
2011-10-26 21:42
@javike
一查,色环电感的采用的漆包线才0.06mm,马上和供应商确认,的却是0.06,请供应商加粗,得到回复是最多加到0.08mm,而且感量要降,具体降多少还得做样品看看。。。晕。。。。。。拿钳子剥开一个看看,空间的确太小,于是得另想办法了。。。。。于是找轴向电感,色环电感的磁芯为φ3.5*6mm的,找到一个φ3.5*12mm的磁芯了,于是请厂商用此磁芯绕制,结果采用0.15的线绕了个330UH换上,OK。

电感是不烧了,但感量降低了,于是把变压器加了打底屏蔽,担心漏感增加,于是该用三明治绕法,修改后的变压器为:

采用川铁 MB1H磁芯(约PC47同等材)匝比为134:9:26,感量为1.9~2.1mH,

实测感量为2.03mH,漏感28uH@10K/0.3V

0
回复
2011-10-26 21:47
@javike
电感是不烧了,但感量降低了,于是把变压器加了打底屏蔽,担心漏感增加,于是该用三明治绕法,修改后的变压器为:采用川铁MB1H磁芯(约PC47同等材)匝比为134:9:26,感量为1.9~2.1mH,实测感量为2.03mH,漏感28uH(@10K/0.3V)

测EMC。。。。

把R11换47R,C2换为15uF/400V φ10*16mm,PASS。。。

 

0
回复
2011-10-26 21:57
@javike
测EMC。。。。把R11换47R,C2换为15uF/400Vφ10*16mm,PASS。。。 

因为15UF/400V的高度有点偏上限,于是把C10,C11换用 φ6.3*11mm 470u/10V超低ESR品替换。。。

测试空载功耗,高压264V超标,于是重新计算R5,R17,R21后全用1M 的电阻换掉。。。

再调节OCP,把补偿的R18,R19,R20去掉,R12换用510R,高低压OCP均在2.5A左右。。。

重新LAYOUT制样再测EMC,PASS。。。。

0
回复
2011-10-26 22:08
@javike
因为15UF/400V的高度有点偏上限,于是把C10,C11换用φ6.3*11mm470u/10V超低ESR品替换。。。测试空载功耗,高压264V超标,于是重新计算R5,R17,R21后全用1M的电阻换掉。。。再调节OCP,把补偿的R18,R19,R20去掉,R12换用510R,高低压OCP均在2.5A左右。。。重新LAYOUT制样再测EMC,PASS。。。。

到此,产品本算是OK了。。。。

据说苹果有收到充电器温度过高的投诉,客人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升。。。

于是拿来苹果的充电器测试温升,发现其温升最高点为USB旁边62.5度

马上测试样机的USB旁边温度,发现也达54~55度

于是在PCB板上加大裸铜散热,效果不明显。。。

打样换用USB连接器,铁换铜,0.5u镀金换1u,最后换2u镀金,总算是降了点,52.5度

0
回复
2011-10-26 22:10
@javike
到此,产品本算是OK了。。。。据说苹果有收到充电器温度过高的投诉,客人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升。。。于是拿来苹果的充电器测试温升,发现其温升最高点为USB旁边62.5度[图片]马上测试样机的USB旁边温度,发现也达54~55度[图片]于是在PCB板上加大裸铜散热,效果不明显。。。打样换用USB连接器,铁换铜,0.5u镀金换1u,最后换2u镀金,总算是降了点,52.5度[图片]

最后上完成后的线路图

 

0
回复
2011-10-26 22:13
@javike
最后上完成后的线路图[图片]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升,把保险电阻也换掉了。。。。

测试EMC PASS,影响不大。。。

0
回复
2011-10-26 22:17
@javike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升,把保险电阻也换掉了。。。。测试EMCPASS,影响不大。。。[图片]

附上完成后的各主要波形。。。。。

1. 输入90V/60HZ Vsense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18
@javike
附上完成后的各主要波形。。。。。1.输入90V/60HZVsense和Vgs[图片] 

2. 输入100V/60HZ Vsense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18
@javike
2.输入100V/60HZVsense和Vgs[图片] 

3. 输入240V/50HZ Vsense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19
@javike
3.输入240V/50HZVsense和Vgs[图片] 

4. 输入2640V/50HZ Vsense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22
@javike
4.输入2640V/50HZVsense和Vgs[图片] 

5. 输入90V/60HZ Vrcd和Vgs

 

 

6. 输入100V/60HZ Vrcd和Vgs

 

 

7. 输入240V/50HZ Vrcd和Vgs

 

8. 输入264V/50HZ Vrcd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24
@javike
5.输入90V/60HZVrcd和Vgs[图片]  6.输入100V/60HZVrcd和Vgs[图片]  7.输入240V/50HZVrcd和Vgs[图片] 8.输入264V/50HZVrcd和Vgs[图片]   

9. 输入90V/60HZ Vds和Vgs

 

 

10. 输入100V/60HZ Vds和Vgs

 

 

11. 输入240V/50HZ Vds和Vgs

 

 

12. 输入264V/50HZ Vds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25
@javike
9.输入90V/60HZVds和Vgs[图片]  10.输入100V/60HZVds和Vgs[图片]  11.输入240V/50HZVds和Vgs[图片]  12.输入264V/50HZVds和Vgs[图片] 

13. 输入90V/60HZ Vd和Vgs

  

 

14. 输入100V/60HZ Vd和Vgs

  

0
回复
2011-10-26 22:28
@javike
13.输入90V/6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14.输入100V/6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15. 输入240V/50HZ Vd和Vgs

  

 

16. 输入264V/50HZ Vd和Vgs

  

0
回复
wuzhonggui
LV.9
24
2011-10-27 00:36
@javike
15.输入240V/5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16.输入264V/5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0
回复
孤鸿影
LV.6
25
2011-10-27 08:41

顶一个!

记录得很详细。看来也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啊。呵呵

 

0
回复
孤鸿影
LV.6
26
2011-10-27 08:42
@javike
15.输入240V/5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16.输入264V/50HZVd和Vgs[图片] [图片] 
波形都那么详细,是不是每次做新案子,都有将所有波形都有记录啊?
0
回复
kinto
LV.5
27
2011-10-27 08:46
@孤鸿影
波形都那么详细,是不是每次做新案子,都有将所有波形都有记录啊?
这得花不少A盘空间
0
回复
孤鸿影
LV.6
28
2011-10-27 09:02
@javike
最后上完成后的线路图[图片] 

你这个芯片好像跟OB2273的是PIN对PIN啊

0
回复
2011-10-27 09:33

帮顶帮顶

 

0
回复
zf860227
LV.4
30
2011-10-27 12:50
@电源网-源源
帮顶帮顶 
很细致
0
回复
5846162
LV.5
31
2011-10-27 13:13
@javike
最后上完成后的线路图[图片] 
USB输出端,为什么要放4个电阻,起什么作用的?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