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输出匝数与效率的关系。。。
做过挺多个实验。。。发现输出匝数和效率成正比。。。。
特别是5V2A的。。。提高效率明显。。。当然匝比必须下降。。。。
做过12V1A的实验。得出:反射电压在45V左右。效率最高。。。。5V2A尚未系统做过实验。。。
试过次级圈数降低是可提高效率,但Duty是罩门,当然反射电压也会降低.
意思是输出匝数越多效率越高了????
所以改变输出匝数和VCC反馈匝数是增加圈数之意吗?
以前也做过只修改初级匝数。其它的不变的情况下。
效率都没有改变。所以我认为,就是输出匝数决定了效率。。。
同样这个实验也是在12V1A的CCM的条件下做的。但IC是用飞兆的FSQ100。。。
这个EMI跟效率相反。。。哈。。。
输出匝数越少越容易过EMI。。。。
为此我绕了将近50个变压器。。。
我先前以为跟反射电压的设置有关。。。
结果让我非常失望。。。只要输出匝数固定。。无论怎么调都飘得好高。。。
为什么
不懂有谁有深层次地研究EMI。。。。
好像没有这方面的理论,EMI与输出匝数。。。。。
之前实验过输出匝数减少,EMI的确是可变好,
认为是线与线,层与层之间分布电容及漏感引起,
匝数越少,初-次级间分布电容越小,。
还跟初次级同名端位置有关
次级反绕是肯定的。。。
jim li对无Y的电源有研究吗??
调整EMC 时做过一些实验
有这种方法。。。可以把无Y做到很大功率。。。。
基本上36W没什么问题。。。。
特别变压器变大了。。。做无Y更容易。。。。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输出匝数多,则初次级的耦合会好(初级圈数通常已经足够多了),就连初级漏感测起来都会小些。所以,效率会提高;但同时初次级间的分布电容增大,EMI 因而变差。这两者本来就是矛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