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正弦波逆变器整机结构
好久没有发帖了,今日得闲,发个纠结我多时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
现在的正弦波逆变器都在向着大功率的路线发展(大于3KW),由此带来的技术问题也是不少的。怎么才能做到相对
合理的优化,使其具有强大的性能及最佳的性价比,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一般作为工厂来说,就不能像DIY那样了。工厂遇到的客户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各种规格的输入电压,包括非标的,不同的功率级别,漂亮的外观,超薄的设计,低噪声的运行,强大的耐冲击能力等等。而对DIY的朋友来讲,肯定会做一个最适合自己现有平台的逆变器来构成整个的逆变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不同的客户,产品“共平台”的设计思路就尤为重要了,相同平台下,稍作改动既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又能方便自己生产,这是我们的追求。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些问题又是矛盾的,只能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折中。
比如:6KW正弦波逆变器,常规的做到3种输入电压(12V,24V,48V),这样的话就要考虑不少的问题。
1、像12V输入电压情况下的超级大的输入电流,肯定要做到平均分流才能出一个好的结果。我的做法是用多个变压器实现分流,每个变压器承担550W左右(EE4220),因为我受到了机器型材外壳的限制,和出于散热问题的考虑。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2、因为现在的机器基本上要求都是相对隔离,这就出现了后级供电的取向问题。毋庸置疑最佳的方法自然是做一个独立的辅助供电,大多数是反激结构,比较理想的情况还是从母线供电作为后级辅助供电的取向。也有不少朋友是在变压器的副边绕了一个辅助绕组作为后级供电,好像这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这种做法也有点小遗憾,为了维持后级供电的正常,就很难做到很深的闭环,小功率还好说,像我这样这么多变压器合成的前级,待机时候的电流也是很可观的,这样客户不喜欢,呵呵。有没有好办法既能维持后级稳定的供电又能待机时候进入闭环以减小待机损耗呢?
3,现在都流行逆变器上带个USB 5V的输出,这个功能在小功率机器上基本都有,似乎已成“标准”,但我发现现在很多都是装了一个LM7805,5V的输出电压是有了,本人认为装个7805不怎么靠谱,现在的手机充电电流都是比较大,就算是12V经过LM7805降压来给设备充电,估计LM7805也要“高烧不退”。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是不是全系列的机器上都要装个USB充电接口?如果你是客户,你会不会用它去给手机充电?
4,现在不少厂家的机器过流短路保护都放在了后级H桥的Rsense上,这样的峰值检测做法是比较的简单可靠,但比起输出放一个互感器来说,还是略有不足。因为H桥上的电流相对输出的电流来说不是一个稳定的、方便采集的电流,这个H桥上的电流受母线电压影响很大,比如说母线电压在310V和420V时候,输出功率不变,H桥上的峰值电流变化还是很大的,在高母线电压(420)时候,为了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芯片调整了占空,这时H桥上的峰值电流就上去了。在低母线电压时候(310),这时的SPWM都跑到了最大,但峰值电流小了很多。结果的问题表现在当输入电压14V时候,你刚好调节的过流点保护了,等输入电压变成10V多的时候,输出你在接上200W的负载(相对1500W的机器)机器都不会保护,这时候你的输出功率已经达到1700W,对应的前级输入电流则是更大。这样的情况,有木有好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