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我是工程师第三季】做了一个4000W光伏离网一体机

好久没有来论坛了,今天再微信群内,和钟工,黄工,骄子张工一起讨论了关于逆变器的许多技术,准备用一个帖子开阔一下,想来想去,还是用最近的一个一体机项目来发个帖子好了。

这次用了现有成熟的控制板,做了一个光伏离网一体机,主要功能还是MPPT+逆变器+市电切换+LCD

目前功率设计为,4000W

输入电压:40-60V

用了双EE55变压器,用了钟工公司最牛的HY065N15的管子做推挽。

先爆个照片,后面找时间慢慢来整理。

12帖更新MPPT部分。

全部回复(69)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javike
LV.12
2
2017-04-23 18:28

沙发,顶起!围观,学习!

0
回复
2017-04-23 20:25
占座,等候大鱼上桌!!
0
回复
2017-04-23 22:41
吃瓜群众围观
0
回复
154600
LV.9
5
2017-04-23 22:48
围观 学习
0
回复
2017-04-24 09:06
@154600
围观学习
学习
0
回复
2017-04-26 19:58

漂亮!

0
回复
陈坤
LV.1
8
2017-04-27 11:56
@xzszrs
漂亮!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0
回复
javike
LV.12
9
2017-04-27 15:47
@陈坤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话说MPPT就不是电压型的啊,为什么追求精准的电压控制呢?
0
回复
2017-04-27 18:22
@javike
话说MPPT就不是电压型的啊,为什么追求精准的电压控制呢?

哥,记住千万不要与一个五官不全的人谈道理,他等下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样的水平的。

这人不知道为什么技术没有长进,天天满嘴胡说,忽悠一群小白,我说你把你的MPPT的死机问题,电流,电压显示不准的问题,晚上居然还在几十A充电的问题先解决了再来说别人不迟啊,技术方便不懂的可以探讨,乱来就是人品问题了哦。

另外附上我的淘宝(不能算广告):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853136426.2.D0GJp5&id=37107379486   自己要好好看看什么是好评如潮。别动不动就说人家的,只能反衬你的小气,说话比较直接,请见谅!

0
回复
2017-04-27 18:24
@javike
话说MPPT就不是电压型的啊,为什么追求精准的电压控制呢?
哥们,你的帖子建楼很快啊,我都快跟不上节奏的感觉了!
0
回复
2017-04-27 18:35

这机器的MPPT模块并没有集成在主板上,由于充电电流最大到60A,48V满载下要能处理太阳能电池板3000W的功率,所以用了单独的模块,见下图。

该MPPT使用双路交错的PWM控制,相位差别180度,0-96%占空比驱动。这次没有使用三相交错,是由于单芯片上的PWM只能分配了2相PWM给MPPT使用了,没有多余的PWM,DSP上的PWM用尽了。

PWM的驱动波形:

MPPT功率管上的VDS波形,无尖峰

组合

交错后的2电感中点波形。同样无尖峰。

0
回复
2017-04-27 19:34
@lizlk
这机器的MPPT模块并没有集成在主板上,由于充电电流最大到60A,48V满载下要能处理太阳能电池板3000W的功率,所以用了单独的模块,见下图。该MPPT使用双路交错的PWM控制,相位差别180度,0-96%占空比驱动。这次没有使用三相交错,是由于单芯片上的PWM只能分配了2相PWM给MPPT使用了,没有多余的PWM,DSP上的PWM用尽了。[图片][图片]PWM的驱动波形:[图片]MPPT功率管上的VDS波形,无尖峰[图片]组合[图片][图片]交错后的2电感中点波形。同样无尖峰。[图片]

继续更新DCDC推挽部分:

我采用了硬开关的DCDC推挽结构,由于输入48V电池,这次大胆用了150V的管子做推挽,就是下图的钟工家的HY065N15的牛管。

由于开始对这个管子不太熟悉,所以这次我居然用了16个管子,驱动2个EE55变压器。

钟工说这个管子,2对就能出来3000W,按照比例,3对出来4000W一点问题都没有。

经过我的测试,HY065N15管子,实至名归,真的太好了,我目前带载3000W功率测试,散热器冰凉。

为此我准备在下一版继续优化变压器,然后用12个管子做5000W试试。

下面看看这个管子的波形情况:

下图是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管子的VDS波形,可以看出,尖峰还是比较高,到了130多V了,对于150V的管子,这个已经没有什么余量了。

经过优化驱动上的优化,尖峰明显降低了。

经过带载3000W,测试到VDS,此时由于功率很大,电池电压掉到了45V,在此情况下,尖峰比较小了。

对于这种功率下,HY065N15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看一下驱动波形,VGS,解释一下,我偷了一个小懒,所以我用一个夹子,和一个探头,分别测试了每边的管子的G级,在大负载下看到死区已经非常小了。

0
回复
2017-04-27 20:15
@lizlk
继续更新DCDC推挽部分:我采用了硬开关的DCDC推挽结构,由于输入48V电池,这次大胆用了150V的管子做推挽,就是下图的钟工家的HY065N15的牛管。由于开始对这个管子不太熟悉,所以这次我居然用了16个管子,驱动2个EE55变压器。钟工说这个管子,2对就能出来3000W,按照比例,3对出来4000W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我的测试,HY065N15管子,实至名归,真的太好了,我目前带载3000W功率测试,散热器冰凉。为此我准备在下一版继续优化变压器,然后用12个管子做5000W试试。[图片]下面看看这个管子的波形情况:下图是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管子的VDS波形,可以看出,尖峰还是比较高,到了130多V了,对于150V的管子,这个已经没有什么余量了。[图片]经过优化驱动上的优化,尖峰明显降低了。[图片]经过带载3000W,测试到VDS,此时由于功率很大,电池电压掉到了45V,在此情况下,尖峰比较小了。对于这种功率下,HY065N15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图片]看一下驱动波形,VGS,解释一下,我偷了一个小懒,所以我用一个夹子,和一个探头,分别测试了每边的管子的G级,在大负载下看到死区已经非常小了。[图片]
钟工家的牛管在哪里有卖?多少钱一个?
0
回复
javike
LV.12
15
2017-04-27 20:18
@lizlk
继续更新DCDC推挽部分:我采用了硬开关的DCDC推挽结构,由于输入48V电池,这次大胆用了150V的管子做推挽,就是下图的钟工家的HY065N15的牛管。由于开始对这个管子不太熟悉,所以这次我居然用了16个管子,驱动2个EE55变压器。钟工说这个管子,2对就能出来3000W,按照比例,3对出来4000W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我的测试,HY065N15管子,实至名归,真的太好了,我目前带载3000W功率测试,散热器冰凉。为此我准备在下一版继续优化变压器,然后用12个管子做5000W试试。[图片]下面看看这个管子的波形情况:下图是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管子的VDS波形,可以看出,尖峰还是比较高,到了130多V了,对于150V的管子,这个已经没有什么余量了。[图片]经过优化驱动上的优化,尖峰明显降低了。[图片]经过带载3000W,测试到VDS,此时由于功率很大,电池电压掉到了45V,在此情况下,尖峰比较小了。对于这种功率下,HY065N15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图片]看一下驱动波形,VGS,解释一下,我偷了一个小懒,所以我用一个夹子,和一个探头,分别测试了每边的管子的G级,在大负载下看到死区已经非常小了。[图片]

哇,你居然用16个管,太奢侈了。

话说这个波形也很有个性哦

0
回复
2017-04-27 20:19
@lingyan
钟工家的牛管在哪里有卖?多少钱一个?
可以去后羿论坛,这个管子不便宜,也有TO-247封装的。但是没有超过10元一个。
0
回复
2017-04-27 20:20
@javike
哇,你居然用16个管,太奢侈了。话说这个波形也很有个性哦
当时给留点位置,第一次用这个牛管啊,不懂,后面改版的时候,再弄成12个好了。
0
回复
dobetter
LV.7
18
2017-04-27 22:25
好久不上,过来顶一顶哈~
0
回复
2017-04-28 10:14
@dobetter
好久不上,过来顶一顶哈~
大神你都很少来了,都是在群里讨论了吗?
0
回复
2017-04-28 13:36
@lizlk
大神你都很少来了,都是在群里讨论了吗?
围观学习
0
回复
chuangmao
LV.7
21
2017-04-28 19:55
@lizlk
继续更新DCDC推挽部分:我采用了硬开关的DCDC推挽结构,由于输入48V电池,这次大胆用了150V的管子做推挽,就是下图的钟工家的HY065N15的牛管。由于开始对这个管子不太熟悉,所以这次我居然用了16个管子,驱动2个EE55变压器。钟工说这个管子,2对就能出来3000W,按照比例,3对出来4000W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我的测试,HY065N15管子,实至名归,真的太好了,我目前带载3000W功率测试,散热器冰凉。为此我准备在下一版继续优化变压器,然后用12个管子做5000W试试。[图片]下面看看这个管子的波形情况:下图是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管子的VDS波形,可以看出,尖峰还是比较高,到了130多V了,对于150V的管子,这个已经没有什么余量了。[图片]经过优化驱动上的优化,尖峰明显降低了。[图片]经过带载3000W,测试到VDS,此时由于功率很大,电池电压掉到了45V,在此情况下,尖峰比较小了。对于这种功率下,HY065N15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图片]看一下驱动波形,VGS,解释一下,我偷了一个小懒,所以我用一个夹子,和一个探头,分别测试了每边的管子的G级,在大负载下看到死区已经非常小了。[图片]
顶起!围观,学习!
0
回复
2017-04-29 10:09
@chuangmao
顶起!围观,学习!
谢谢兄台支持!
0
回复
2017-04-29 10:10
@心如刀割
围观学习
感谢心版
0
回复
skchen
LV.3
24
2017-04-29 22:04
@lizlk
感谢心版
这么牛的管,去逛逛后羿论坛
0
回复
Mr_刘
LV.3
25
2017-04-29 22:23
做个记号,跟着高手学习学习咯
0
回复
2017-05-01 13:19
@skchen
这么牛的管,去逛逛后羿论坛
是的!
0
回复
2017-05-01 13:26
@Mr_刘
做个记号,跟着高手学习学习咯
0
回复
2017-05-04 10:11
@lizlk
[图片]

今天响应黄工的号召,再次修改了一下推挽的部分

这次用了更好的变压器,修改了死区发生部分。得到了如下结果。

这是用一对HY065N15管子,输出功率1000W得到的VDS波形,才一对管子哦,1000W功率,我带了快30分钟,MOSFET冰凉。

无风扇散热的条件下,我也没有去管温度到底是多少了,先测个波形发出来。

紫色VDS,黄色VGS,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死区的作用很大的,至于死区到底是怎么影响的,群里黄工讨论的比较多了。

这个波形感觉就是变压器次级加谐振电容后得到的,其实我次级后是没有加这个谐振电容,直接整流,也没有用储能电感。

目前尖峰的问题可以彻底的解决了。

0
回复
2017-05-04 11:32
@lizlk
今天响应黄工的号召,再次修改了一下推挽的部分这次用了更好的变压器,修改了死区发生部分。得到了如下结果。这是用一对HY065N15管子,输出功率1000W得到的VDS波形,才一对管子哦,1000W功率,我带了快30分钟,MOSFET冰凉。无风扇散热的条件下,我也没有去管温度到底是多少了,先测个波形发出来。[图片]紫色VDS,黄色VGS,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死区的作用很大的,至于死区到底是怎么影响的,群里黄工讨论的比较多了。[图片]、这个波形感觉就是变压器次级加谐振电容后得到的,其实我次级后是没有加这个谐振电容,直接整流,也没有用储能电感。目前尖峰的问题可以彻底的解决了。[图片]
波形确实漂亮了很多啊。而且开关特性偏软。
0
回复
2017-05-04 11:34
@xzszrs
波形确实漂亮了很多啊。而且开关特性偏软。
我这次得要先弄点管子回来了,怕以后这个管子涨价了!
0
回复
POWER_AC
LV.4
31
2017-05-22 10:08
@lizlk
继续更新DCDC推挽部分:我采用了硬开关的DCDC推挽结构,由于输入48V电池,这次大胆用了150V的管子做推挽,就是下图的钟工家的HY065N15的牛管。由于开始对这个管子不太熟悉,所以这次我居然用了16个管子,驱动2个EE55变压器。钟工说这个管子,2对就能出来3000W,按照比例,3对出来4000W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我的测试,HY065N15管子,实至名归,真的太好了,我目前带载3000W功率测试,散热器冰凉。为此我准备在下一版继续优化变压器,然后用12个管子做5000W试试。[图片]下面看看这个管子的波形情况:下图是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管子的VDS波形,可以看出,尖峰还是比较高,到了130多V了,对于150V的管子,这个已经没有什么余量了。[图片]经过优化驱动上的优化,尖峰明显降低了。[图片]经过带载3000W,测试到VDS,此时由于功率很大,电池电压掉到了45V,在此情况下,尖峰比较小了。对于这种功率下,HY065N15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图片]看一下驱动波形,VGS,解释一下,我偷了一个小懒,所以我用一个夹子,和一个探头,分别测试了每边的管子的G级,在大负载下看到死区已经非常小了。[图片]

前级推挽有没有试过满载启动,抓一个VDS尖峰的波形来看下,看会不会过150V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