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哪位saber 仿真做的好,有偿帮我仿一个电路结构

年龄大,不会用saber ,我搞了一个电路结构,并联谐振做电源,哪位帮我仿真一下。联系:13612850582

全部回复(10)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whlz58
LV.4
2
2023-12-23 18:05

没有人会在哦,我低压谐振已经实验过了,我画出拓扑结构,大家看看!

这是替代反激电源的拓扑,通过VA,VB的比较结果开通MOS,当VB大于VA的时候,对这个时间长度进行测量

,当比较器翻转,即VB小于VA且时间是上面测量的时间一半的时候,开启MOS,发出一单脉冲

脉冲宽度取决于次级反馈来调整,实现高效并联谐振的电源拓扑。

0
回复
2023-12-25 16:55
@whlz58
没有人会在哦,我低压谐振已经实验过了,我画出拓扑结构,大家看看![图片]这是替代反激电源的拓扑,通过VA,VB的比较结果开通MOS,当VB大于VA的时候,对这个时间长度进行测量,当比较器翻转,即VB小于VA且时间是上面测量的时间一半的时候,开启MOS,发出一单脉冲脉冲宽度取决于次级反馈来调整,实现高效并联谐振的电源拓扑。

去掉L2和D1,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单管并联电路,如第一幅图的下半部分,就是单管电路,单管电路的缺点是会有较高的谐振电路,效率不是那么高。

如果把D1看作MOS管,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半桥并联电路。

仿真的时候,如果L2取大,并且没有做同步时,会发生环流,有很大的电流。如图2,

更进一步的仿真没做,这个电路可圈可点,

0
回复
whlz58
LV.4
4
2023-12-26 16:34
@米山人家
去掉L2和D1,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单管并联电路,如第一幅图的下半部分,就是单管电路,单管电路的缺点是会有较高的谐振电路,效率不是那么高。如果把D1看作MOS管,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半桥并联电路。仿真的时候,如果L2取大,并且没有做同步时,会发生环流,有很大的电流。如图2,更进一步的仿真没做,这个电路可圈可点,[图片][图片][图片]

电磁炉的单管电路, 其功率管上的谐振电压大功率时会高,小功率对功率管开通有电流冲击,为了拓展并联谐振的应用才加入L2,D1.这就克服了电流冲击和功率管谐振电压的矛盾,且工作在谐振点,L2的选取小于L1,最好是黄金分割比例,D1是可以换功率管,但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连接关系决定这是并联谐振,L2供电时(功率管开)串联,非供电时有效期间并联,与半桥串联谐振有本质区别,串联谐振不能做同步(不能工作在谐振点,谐振点功率无限大),电磁炉功率大谐振电压高,功率小(开通时谐振幅度小于电源电压)又是硬开,为了减小硬开的危害加大线盘和锅底的距离,保持谐振幅度,但开机第一次永远不行,必须加入扼流圈,且扼流圈后的电容不能大,而加入L2和D1,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谐振电压功率管不直接承担,功率也可以做小,你仿真的波形相位不大对,采用测量的谐振相位移相开通,实现ZVS开,功率管损耗最小。

0
回复
whlz58
LV.4
5
2023-12-26 16:36
@whlz58
电磁炉的单管电路,其功率管上的谐振电压大功率时会高,小功率对功率管开通有电流冲击,为了拓展并联谐振的应用才加入L2,D1.这就克服了电流冲击和功率管谐振电压的矛盾,且工作在谐振点,L2的选取小于L1,最好是黄金分割比例,D1是可以换功率管,但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连接关系决定这是并联谐振,L2供电时(功率管开)串联,非供电时有效期间并联,与半桥串联谐振有本质区别,串联谐振不能做同步(不能工作在谐振点,谐振点功率无限大),电磁炉功率大谐振电压高,功率小(开通时谐振幅度小于电源电压)又是硬开,为了减小硬开的危害加大线盘和锅底的距离,保持谐振幅度,但开机第一次永远不行,必须加入扼流圈,且扼流圈后的电容不能大,而加入L2和D1,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谐振电压功率管不直接承担,功率也可以做小,你仿真的波形相位不大对,采用测量的谐振相位移相开通,实现ZVS开,功率管损耗最小。

上面应该是电磁炉开机第一次永远不行,硬开的,必须有扼流圈

0
回复
2023-12-26 17:26
@whlz58
上面应该是电磁炉开机第一次永远不行,硬开的,必须有扼流圈

电磁炉开机首脉冲有冲击,但是,这个冲击危害并不大,可以忽略,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

二极管D1对整体电路危害非常大。它把谐振电对对电源短路了!谐振电压是不允许这么简单粗暴释放的。这个可能很难理解,但把电路做出来很容易就能体会到。

PFC结构和这类似,但PFC没有谐振电容,并且PFC的反激电压并没有对输入电源有短路回路。

这个柘朴结构作为论文,是有很多优点的。只是它的最佳谐振点,我没找到,而且不确实是不是存在。

这个电路是不成立的。

我在十几年前研究并联谐振的时候,曾花很多时间推敲过这个结构,因为要解决并联谐振的高压,技术路径上很自然会采取这样的措施。

0
回复
whlz58
LV.4
7
2023-12-27 11:39
@米山人家
电磁炉开机首脉冲有冲击,但是,这个冲击危害并不大,可以忽略,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二极管D1对整体电路危害非常大。它把谐振电对对电源短路了!谐振电压是不允许这么简单粗暴释放的。这个可能很难理解,但把电路做出来很容易就能体会到。PFC结构和这类似,但PFC没有谐振电容,并且PFC的反激电压并没有对输入电源有短路回路。这个柘朴结构作为论文,是有很多优点的。只是它的最佳谐振点,我没找到,而且不确实是不是存在。这个电路是不成立的。我在十几年前研究并联谐振的时候,曾花很多时间推敲过这个结构,因为要解决并联谐振的高压,技术路径上很自然会采取这样的措施。

电磁炉首次开机,危害是最大的,电压的阶跃响应,电感不允许电流变化,相当于开路,电容两端不允许电压变化,强行变化相当于短路,电磁炉扼流圈后的电容通常5uf,第一次开通时此满电的电容对谐振电容充电,而谐振电容电压为0,冲击电流理论上讲无穷大,只能靠分布参数减小,对IGBT损害很大,过去只能用英飞凌的IGBT就是基于此。耐压够还要抗冲击,电磁炉还要求扼流圈后的电容不能太大,不能连续低功率也是因为这个冲击,这是并联谐振的固有特性,只有谐振幅度使谐振电容上的电压等于扼流圈后的电容电压时开通才能实现零压开(IGBT内部有二极管),你用EWB做的仿真,给的是固定信号,关掉信号后会有余振,看谐振点,

0
回复
2023-12-27 14:47
@whlz58
电磁炉首次开机,危害是最大的,电压的阶跃响应,电感不允许电流变化,相当于开路,电容两端不允许电压变化,强行变化相当于短路,电磁炉扼流圈后的电容通常5uf,第一次开通时此满电的电容对谐振电容充电,而谐振电容电压为0,冲击电流理论上讲无穷大,只能靠分布参数减小,对IGBT损害很大,过去只能用英飞凌的IGBT就是基于此。耐压够还要抗冲击,电磁炉还要求扼流圈后的电容不能太大,不能连续低功率也是因为这个冲击,这是并联谐振的固有特性,只有谐振幅度使谐振电容上的电压等于扼流圈后的电容电压时开通才能实现零压开(IGBT内部有二极管),你用EWB做的仿真,给的是固定信号,关掉信号后会有余振,看谐振点,

这时面很多电磁炉专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简单说一下,电磁炉不能连续低功率工作,确实因为电流冲击,会引起IGBT发热。现在电磁炉连续低功率工作很容易解决,只是没有必要增加额外成本。

即使不做处理,首脉冲电流冲击很容易限制到100A以内。冲击电流主要来自谐振电容的300nF,和前面的5uF滤波电容无关。

稍微处理一下,首脉冲电流冲击也能限制到30A以内。如图2

冲击电流很容易限制住,但是一般不做这种限制,需要外电路相对复杂,而且没有必要。

0
回复
2023-12-28 09:59
@米山人家
这时面很多电磁炉专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简单说一下,电磁炉不能连续低功率工作,确实因为电流冲击,会引起IGBT发热。现在电磁炉连续低功率工作很容易解决,只是没有必要增加额外成本。即使不做处理,首脉冲电流冲击很容易限制到100A以内。冲击电流主要来自谐振电容的300nF,和前面的5uF滤波电容无关。[图片]稍微处理一下,首脉冲电流冲击也能限制到30A以内。如图2冲击电流很容易限制住,但是一般不做这种限制,需要外电路相对复杂,而且没有必要。[图片]

需要说明一下,我只是一味反驳楼主的思路。

但实际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好的,再继续下去,才有可能推导出,真正无冲击无谐振高压又足够简单的完美柘朴。

但是一定要掌握仿真,不然寸步难行。我用仿真+实验的方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推导出好多种拓朴结构,有的看起来非常好,但长时间验证下来,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会放大到难以克服。但几年以后,一些其它方面的进展,恰好又能处理这些问题。

楼主的这个结构,是为了解决单管并联首脉冲的电流冲击问题,这也是很多工程师无法克服的难题。

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掌握仿真技术,不然,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实验工作量太大了,几乎一辈子都无法完成

0
回复
whlz58
LV.4
10
2023-12-29 22:24
@whlz58
没有人会在哦,我低压谐振已经实验过了,我画出拓扑结构,大家看看![图片]这是替代反激电源的拓扑,通过VA,VB的比较结果开通MOS,当VB大于VA的时候,对这个时间长度进行测量,当比较器翻转,即VB小于VA且时间是上面测量的时间一半的时候,开启MOS,发出一单脉冲脉冲宽度取决于次级反馈来调整,实现高效并联谐振的电源拓扑。

这个电路结构是由电磁炉的电路结构改进而来,电磁炉不能连续低功率,即功率越低炸机的概率越高,0功率开机是低功率的极限,炸机概率最高,不得不引入扼流圈抑制电源的供给,针对这一点引入上图的电路结构,电感L2只要没有电流,功率管开通时,L2串接在供电回路中,实现功率管的ZVS,ZCS,检测L2的电流通过谐振电路的周期,只要功率管关闭,L2有电流,L2就是并接在L1的两端,谐振频率就是L1,L2,C1一起的谐振,VB大于VA的时间就是这个谐振的半周期,过了半周期平衡点的1/4周期即为L2电流的0点,谐振频率跟振幅无关,只决定于电路中的L,C的参数,这种方法也适应于现有电磁炉的自动适应锅具,需要芯片内部做比较器的计时得到,上面L2供电时串联,谐振时又并联在L1,C1上,而D1,L2又使功率管不在承受高压,D1嵌位了,L2隔离高压,扼流圈也是不必要的,大功率应用的时候D1可以换成功率管,在原功率管关闭的时候加入死区时间都可以开通。

0
回复
2023-12-30 16:56
@whlz58
这个电路结构是由电磁炉的电路结构改进而来,电磁炉不能连续低功率,即功率越低炸机的概率越高,0功率开机是低功率的极限,炸机概率最高,不得不引入扼流圈抑制电源的供给,针对这一点引入上图的电路结构,电感L2只要没有电流,功率管开通时,L2串接在供电回路中,实现功率管的ZVS,ZCS,检测L2的电流通过谐振电路的周期,只要功率管关闭,L2有电流,L2就是并接在L1的两端,谐振频率就是L1,L2,C1一起的谐振,VB大于VA的时间就是这个谐振的半周期,过了半周期平衡点的1/4周期即为L2电流的0点,谐振频率跟振幅无关,只决定于电路中的L,C的参数,这种方法也适应于现有电磁炉的自动适应锅具,需要芯片内部做比较器的计时得到,上面L2供电时串联,谐振时又并联在L1,C1上,而D1,L2又使功率管不在承受高压,D1嵌位了,L2隔离高压,扼流圈也是不必要的,大功率应用的时候D1可以换成功率管,在原功率管关闭的时候加入死区时间都可以开通。

思路非常好,电路也不算复杂,可以实际做电路试一下,

仿真的时候,可能是参数设置不合理,仿真结果不够理想,也可能是我没有完全理解你的电路的巧妙之处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