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我做的蓄电池测试仪(非广告)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28/1113823623.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一张缩略图,点击可放大。\n按住CTRL,滚动鼠标滚轮可自由缩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28/1113823641.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g_center,image_YXJ0aWNsZS9wdWJsaWMv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QwCg,t_20');}"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两张图是测试一条铜片两端及一端到中点的波形
我是仿HIOKI的原理,但没用模拟乘法器来做同步检波,而是直接用了带通滤波器然后用A/D采
现在只有一个1mohm的标准电阻来检验,请大家帮忙指教对测试仪的性能进行检验还要做哪些工作
全部回复(27)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abt-bj
LV.9
2
2005-04-18 20:15
支持!努力!替代进口的HIOKI.符合抗日潮流!

您的接线夹不错,是国产的吗?
0
回复
2005-04-18 22:43
有一个1毫欧姆标准电阻作基准就足够了,仪表测试关键要会解决基准转移,方法是先用比对法把一毫欧姆转移到一个均匀金属棒上,用卡尺量出长度,再算出每厘米的毫欧姆值,旁边外加一钢板尺,可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我们用6MM直径的镀镍改锥作金属棒,不生锈,位置重复性较好,可移动出10微欧姆的变化,效果不错,大致上10CM等于1毫欧姆.
0
回复
xiatian
LV.1
4
2005-04-19 19:37
@abt-bj
支持!努力!替代进口的HIOKI.符合抗日潮流!您的接线夹不错,是国产的吗?
夹子就是在电子市场上买的,应该是江浙一带乡镇企业生产的吧
0
回复
xiatian
LV.1
5
2005-04-19 19:42
@郑州四维测控
有一个1毫欧姆标准电阻作基准就足够了,仪表测试关键要会解决基准转移,方法是先用比对法把一毫欧姆转移到一个均匀金属棒上,用卡尺量出长度,再算出每厘米的毫欧姆值,旁边外加一钢板尺,可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我们用6MM直径的镀镍改锥作金属棒,不生锈,位置重复性较好,可移动出10微欧姆的变化,效果不错,大致上10CM等于1毫欧姆.
谢谢指教.测试夹具对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我现在还达不到10微欧姆的精度,再努力了
0
回复
abt-bj
LV.9
6
2005-04-20 10:31
@xiatian
谢谢指教.测试夹具对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我现在还达不到10微欧姆的精度,再努力了
我从结构上看,该测试仪的四线在鱼夹以前合为2线.这样,鱼夹上接触电阻电压降也含在电压测试里边了.是否会对内阻测试有影响.我做的150A/2V充电器就发生过这个问题.我做的充电器是边测内阻边分析电池的,并且依据内阻分析适时更改充电参数的.从我对大容量电池充电看,这样的鱼夹还是不行的.
我看过哈尔滨子木做的内阻测试仪,他们的四线制完全是直接与电池机柱单独连接的.
0
回复
xiatian
LV.1
7
2005-04-20 10:59
@abt-bj
我从结构上看,该测试仪的四线在鱼夹以前合为2线.这样,鱼夹上接触电阻电压降也含在电压测试里边了.是否会对内阻测试有影响.我做的150A/2V充电器就发生过这个问题.我做的充电器是边测内阻边分析电池的,并且依据内阻分析适时更改充电参数的.从我对大容量电池充电看,这样的鱼夹还是不行的.我看过哈尔滨子木做的内阻测试仪,他们的四线制完全是直接与电池机柱单独连接的.
那个鱼夹是标准的开尔文四线夹,夹子一张开就相当四个头

我觉得屏蔽线的处理对结果有影响
0
回复
abt-bj
LV.9
8
2005-04-20 11:10
@xiatian
那个鱼夹是标准的开尔文四线夹,夹子一张开就相当四个头我觉得屏蔽线的处理对结果有影响
1、请您告诉我生产开尔文四线夹的制造商联络方法好吗?我也想取样几个测试,看一看能不能使用在小电流的充电器上面.我以前采用的美国PULSETECH的测试夹的价格太高了,需要数十美金.
0
回复
xiatian
LV.1
9
2005-04-20 20:46
@abt-bj
1、请您告诉我生产开尔文四线夹的制造商联络方法好吗?我也想取样几个测试,看一看能不能使用在小电流的充电器上面.我以前采用的美国PULSETECH的测试夹的价格太高了,需要数十美金.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0
回复
2005-04-20 22:40
@xiatian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日本的技术也不是太好,我在日本也呆过几个月,我的技术在莫些方面比他们的还要好得多.我就不提倡用日本的东西.
0
回复
正好
LV.4
11
2005-04-24 22:01
@笑看人生
日本的技术也不是太好,我在日本也呆过几个月,我的技术在莫些方面比他们的还要好得多.我就不提倡用日本的东西.
看了上面的回帖.有点收获,好.谢谢各位
0
回复
2005-04-26 20:15
@abt-bj
我从结构上看,该测试仪的四线在鱼夹以前合为2线.这样,鱼夹上接触电阻电压降也含在电压测试里边了.是否会对内阻测试有影响.我做的150A/2V充电器就发生过这个问题.我做的充电器是边测内阻边分析电池的,并且依据内阻分析适时更改充电参数的.从我对大容量电池充电看,这样的鱼夹还是不行的.我看过哈尔滨子木做的内阻测试仪,他们的四线制完全是直接与电池机柱单独连接的.
哈尔滨子木没有上图所示那样的便携式仪表,子木产品为在线联网式,其结构包括:电压采样器+信号激励源+控制器.其特点为独特的信号激励方式:全组激励+中点平衡(好象申请了专利).
这种激励方式需要3条线及特殊连接点,其余测量线都是电压取样线,每个极柱至少1根,所以,子木产品不需要也不适合上图的测量夹,顺便一提:子木也因3线激励方式没有便携式产品.
0
回复
2005-04-27 22:32
@正好
看了上面的回帖.有点收获,好.谢谢各位
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做电池修复设备的.我的产品已经远销到了日本.这是不是为国人出气.
0
回复
abt-bj
LV.9
14
2005-04-29 18:12
@郑州四维测控
哈尔滨子木没有上图所示那样的便携式仪表,子木产品为在线联网式,其结构包括:电压采样器+信号激励源+控制器.其特点为独特的信号激励方式:全组激励+中点平衡(好象申请了专利).这种激励方式需要3条线及特殊连接点,其余测量线都是电压取样线,每个极柱至少1根,所以,子木产品不需要也不适合上图的测量夹,顺便一提:子木也因3线激励方式没有便携式产品.
我这里拿到的子木的的确确是四线的.
0
回复
2005-04-30 03:16
@abt-bj
我这里拿到的子木的的确确是四线的.
我拿的是子木的原版说明书,看来子木也走上了标准交流4线之路,子木增添新品种可喜可贺!因为新技术的普及需要更多的新品和更多的良性竞争.
本人认为:就象说美国是驾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一样,现代支柱产业可以说是驾在蓄电池上运行的(指固话,移动,火水核发电,供电,IT的UPS,动力机组等等无不以蓄电池作为应急供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密封阀控电池的出现和占据统治地位,又给电池维护出了一道难题,难题的应对令人难堪(目前除了老规程的容量校核放电外,日常维护并无良策),也令人堪忧(日常维护“玩蒙的”,为保奖金瞒报电池事故).
而内阻比电压更加反映电池的内部状况,已是无可争论的科学结论,维护电池不测内阻就象医生看病不测体温一样,可惜国标还是密封阀控前的老概念.好在中移动总公司提出“内阻不一致性”企业标准,先发文作电池选型和验收的要求,后又追加至日常维护,向IEEE1188-1996靠拢接轨.相信在中移动等大公司企业标准的推动之下,国标早晚也得接轨.当然,这也是个人窥见,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0
回复
xiatian
LV.1
16
2005-05-01 00:11
@郑州四维测控
我拿的是子木的原版说明书,看来子木也走上了标准交流4线之路,子木增添新品种可喜可贺!因为新技术的普及需要更多的新品和更多的良性竞争.本人认为:就象说美国是驾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一样,现代支柱产业可以说是驾在蓄电池上运行的(指固话,移动,火水核发电,供电,IT的UPS,动力机组等等无不以蓄电池作为应急供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密封阀控电池的出现和占据统治地位,又给电池维护出了一道难题,难题的应对令人难堪(目前除了老规程的容量校核放电外,日常维护并无良策),也令人堪忧(日常维护“玩蒙的”,为保奖金瞒报电池事故).而内阻比电压更加反映电池的内部状况,已是无可争论的科学结论,维护电池不测内阻就象医生看病不测体温一样,可惜国标还是密封阀控前的老概念.好在中移动总公司提出“内阻不一致性”企业标准,先发文作电池选型和验收的要求,后又追加至日常维护,向IEEE1188-1996靠拢接轨.相信在中移动等大公司企业标准的推动之下,国标早晚也得接轨.当然,这也是个人窥见,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个人认为子木的在全天线监测方式无必要,且对现有的直流系统来讲改造的工程量和成本相当大.便携式测试反倒成本低,见效快,易于推广.

本人以前从事过变电站高压设备的在线监测,总体的感觉,在线监测装置和被监测设备不是同一厂家推出,很多地方难以考虑周到,造成实际使用效果较差.

另外想问问大家有无具体通过实验比较直流放电法和交流注入法的?

我们是学校的,评论子木只是技术探讨,毕竟子木是行业里的知名企业.
0
回复
2005-05-01 23:43
@xiatian
个人认为子木的在全天线监测方式无必要,且对现有的直流系统来讲改造的工程量和成本相当大.便携式测试反倒成本低,见效快,易于推广.本人以前从事过变电站高压设备的在线监测,总体的感觉,在线监测装置和被监测设备不是同一厂家推出,很多地方难以考虑周到,造成实际使用效果较差.另外想问问大家有无具体通过实验比较直流放电法和交流注入法的?我们是学校的,评论子木只是技术探讨,毕竟子木是行业里的知名企业.
试以自己的实验经验比较直流法与交流法之不同:
(一)直流法:
(1)直流法的基础应该是恒流放电V-T曲线,其特点按放电时间分以下4段:初期快跌(约几分钟)---->电压回弹(约几分钟)---->稳定慢降(主容量放电时间,数小时不等)---->到终止电压后的快速跌落.该实验重现性好,叙述文章较多.
(2)由此得重要结论:电池放电需要十至十几分钟才能进入稳定态,属大时间常数的慢响应,而放电前期的下降及回弹至今未见有统一数学模型的论述.
(3)直流法的问题由此而生:测试放电时间(一般为数秒)总处于前期不稳定段,放电时间的长短及采样时间的快慢均影响数据大小.由此定义的“内阻”仅仅是特定测试参数下的定义,很难说明与真实内阻在数学上的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很难说明在大小不同电池上的普适性.
(4)直流法的另一问题是:直流法过度依赖被测电池的能量(也是直流法的最大长处),但由于不存在标准内阻的电池样品,其指示值不好验证.
(5)电池应该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电子学RLC元件的特大时间常数的另类元件,也就是说:任何试图把电池抽象成RLC集中参数加以计算的方向都是错误的.
(二)交流法:
(1)4线交流法的技术基础是欧姆定律,科学上极其严密.
(2)交流法不要求改变电池的能量,也就较少的改变电池的状况(关键是不改变定义的严格性).
(3)在较低频率下所测的阻抗值与纯阻差别不大.
(4)可以着重揭示电池等效阻抗与电池故障的关系,而无须吊死在直流纯内阻一棵树上.
(5)4线交流法可实现零电压测量,用一根金属棒就可验证.
0
回复
xiatian
LV.1
18
2005-05-03 13:53
@郑州四维测控
试以自己的实验经验比较直流法与交流法之不同:(一)直流法:(1)直流法的基础应该是恒流放电V-T曲线,其特点按放电时间分以下4段:初期快跌(约几分钟)---->电压回弹(约几分钟)---->稳定慢降(主容量放电时间,数小时不等)---->到终止电压后的快速跌落.该实验重现性好,叙述文章较多.(2)由此得重要结论:电池放电需要十至十几分钟才能进入稳定态,属大时间常数的慢响应,而放电前期的下降及回弹至今未见有统一数学模型的论述.(3)直流法的问题由此而生:测试放电时间(一般为数秒)总处于前期不稳定段,放电时间的长短及采样时间的快慢均影响数据大小.由此定义的“内阻”仅仅是特定测试参数下的定义,很难说明与真实内阻在数学上的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很难说明在大小不同电池上的普适性.(4)直流法的另一问题是:直流法过度依赖被测电池的能量(也是直流法的最大长处),但由于不存在标准内阻的电池样品,其指示值不好验证.(5)电池应该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电子学RLC元件的特大时间常数的另类元件,也就是说:任何试图把电池抽象成RLC集中参数加以计算的方向都是错误的.(二)交流法:(1)4线交流法的技术基础是欧姆定律,科学上极其严密.(2)交流法不要求改变电池的能量,也就较少的改变电池的状况(关键是不改变定义的严格性).(3)在较低频率下所测的阻抗值与纯阻差别不大.(4)可以着重揭示电池等效阻抗与电池故障的关系,而无须吊死在直流纯内阻一棵树上.(5)4线交流法可实现零电压测量,用一根金属棒就可验证.
说实话,电池不是我的专业,也没有太好的条件做实验,只能在变电站直流屏上做很有限的实验.但学校里面又必须写文章,万一大家哪天看到本人的文章,见笑了啊
0
回复
abt-bj
LV.9
19
2005-05-04 10:30
@xiatian
说实话,电池不是我的专业,也没有太好的条件做实验,只能在变电站直流屏上做很有限的实验.但学校里面又必须写文章,万一大家哪天看到本人的文章,见笑了啊
xiatian网友:
我认为郑州四维网友说的很有道理.可以做您的借鉴和参考.
0
回复
2005-05-05 10:12
@abt-bj
xiatian网友:我认为郑州四维网友说的很有道理.可以做您的借鉴和参考.
多谢勉励,能享受互联网与网友交流实一大乐事,但网上交流忌长篇大论,有些关键问题难免不深不透,而小小电池又藏着太多的不明白,如对直流法的宣传,举美国ALBEL的专利“大电流放电法”为例:
ALBEL的公开资料如是说:以70A放电3.25秒停,测出停放后上跳沿第1与第2拐点的电压差值,计算得内阻.
其宣传的优点为:1、是真正的内阻;2、是纯直流的内阻;3、直流采样抗干扰性能极好.由此得出交流法不能测出真正的直流内阻,和不能克服干扰误差的结论.
质疑:1、3.25秒的科学依据何在?5秒如何?10秒、20秒又如何?但20秒仍远小于电池放电初期10分钟以上的稳定期.
2、“上跳沿”是一个阶跃函数,没有快速响应的带宽不能通过,而快速响应意味着抗干扰难题并不比交流法小.
3、第1和第2拐点如何判别?当然可以说边采样边判别,但为判别所付出的代价:即判别时间和附加的判别误差有多大?
以上仅仅是对公开资料的质疑,人家毕竟有产品有专利,在没有深入研究和没有看到专利说明下不敢妄议,只是说出来想和网友门探讨探讨.
0
回复
abt-bj
LV.9
21
2005-05-05 10:42
@郑州四维测控
多谢勉励,能享受互联网与网友交流实一大乐事,但网上交流忌长篇大论,有些关键问题难免不深不透,而小小电池又藏着太多的不明白,如对直流法的宣传,举美国ALBEL的专利“大电流放电法”为例:ALBEL的公开资料如是说:以70A放电3.25秒停,测出停放后上跳沿第1与第2拐点的电压差值,计算得内阻.其宣传的优点为:1、是真正的内阻;2、是纯直流的内阻;3、直流采样抗干扰性能极好.由此得出交流法不能测出真正的直流内阻,和不能克服干扰误差的结论.质疑:1、3.25秒的科学依据何在?5秒如何?10秒、20秒又如何?但20秒仍远小于电池放电初期10分钟以上的稳定期.2、“上跳沿”是一个阶跃函数,没有快速响应的带宽不能通过,而快速响应意味着抗干扰难题并不比交流法小.3、第1和第2拐点如何判别?当然可以说边采样边判别,但为判别所付出的代价:即判别时间和附加的判别误差有多大?以上仅仅是对公开资料的质疑,人家毕竟有产品有专利,在没有深入研究和没有看到专利说明下不敢妄议,只是说出来想和网友门探讨探讨.
我们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以后,对一些自己未曾深入了解的东西难免发生多种疑问.这是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
郑州四维网友的疑问也应该是正常的.以质疑的口吻说出来应该是很得体的.

据说albel的测试方法获得了IEEE的认可,并且列入了规范.我差一查IEEE方面的资料.
0
回复
xiatian
LV.1
22
2005-05-05 16:17
@abt-bj
我们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以后,对一些自己未曾深入了解的东西难免发生多种疑问.这是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郑州四维网友的疑问也应该是正常的.以质疑的口吻说出来应该是很得体的.据说albel的测试方法获得了IEEE的认可,并且列入了规范.我差一查IEEE方面的资料.
谢谢郑州四维网友的热心解答.所有的状态检测都最终要走到诊断上去,就是说怎样通过特征量或者参数来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状态,或者说为什么要用该参数去判断,这实际上是个很难的问题,就拿电池来说,有很多文章指出电池的电导和电池的荷电率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如在剩余容量大于50%时,而且小电流的电导测试方法并不能反映出电池的一些损坏情况,如电池内部的连接情况.

Alber的直流放电方法应该说更接近电池容量的定义(放电量多少安时),因为他毕竟也放了电,而交流注入法没有直接放电,另外交流注入法频率一般取1000hz,并没有什么依据(自己做的经验来看到是频率低了耦合电容阻抗太大),我想这是交流注入法不易被接受的两个原因.


另外类似电池检测的项目,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是否真正利用现有设备积累数据和经验也是个大问题,因为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离不开实际应用的反馈,像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这样的垄断用户,运行人员往往薪水很高,感觉没什么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像我见到的电力局买的很贵的状态检测设备,经常是充门面,实际上没怎么用的.没有用户端的长期有效的反馈,技术进步谈何容易.在电力系统中,状态检测很时兴,但大家都把它当成个捞钱的项目,但实际上大多数效果有限,或者投入产出太不成比例,包括发达国家的一些设备,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状态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目前还是没有树立良好的口碑.

对移动之类的通信系统企业无接触,上面的观点可能是一面之词,请大家指教.
0
回复
xiatian
LV.1
23
2005-05-05 16:21
@xiatian
谢谢郑州四维网友的热心解答.所有的状态检测都最终要走到诊断上去,就是说怎样通过特征量或者参数来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状态,或者说为什么要用该参数去判断,这实际上是个很难的问题,就拿电池来说,有很多文章指出电池的电导和电池的荷电率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如在剩余容量大于50%时,而且小电流的电导测试方法并不能反映出电池的一些损坏情况,如电池内部的连接情况.Alber的直流放电方法应该说更接近电池容量的定义(放电量多少安时),因为他毕竟也放了电,而交流注入法没有直接放电,另外交流注入法频率一般取1000hz,并没有什么依据(自己做的经验来看到是频率低了耦合电容阻抗太大),我想这是交流注入法不易被接受的两个原因.另外类似电池检测的项目,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是否真正利用现有设备积累数据和经验也是个大问题,因为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离不开实际应用的反馈,像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这样的垄断用户,运行人员往往薪水很高,感觉没什么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像我见到的电力局买的很贵的状态检测设备,经常是充门面,实际上没怎么用的.没有用户端的长期有效的反馈,技术进步谈何容易.在电力系统中,状态检测很时兴,但大家都把它当成个捞钱的项目,但实际上大多数效果有限,或者投入产出太不成比例,包括发达国家的一些设备,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状态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目前还是没有树立良好的口碑.对移动之类的通信系统企业无接触,上面的观点可能是一面之词,请大家指教.
郑州四维网友看来对蓄电池维护十分专业,若方便,请告知联系方式,大家可以交个朋友,以后有问题也可以请教.
0
回复
2005-05-06 00:05
@xiatian
谢谢郑州四维网友的热心解答.所有的状态检测都最终要走到诊断上去,就是说怎样通过特征量或者参数来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状态,或者说为什么要用该参数去判断,这实际上是个很难的问题,就拿电池来说,有很多文章指出电池的电导和电池的荷电率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如在剩余容量大于50%时,而且小电流的电导测试方法并不能反映出电池的一些损坏情况,如电池内部的连接情况.Alber的直流放电方法应该说更接近电池容量的定义(放电量多少安时),因为他毕竟也放了电,而交流注入法没有直接放电,另外交流注入法频率一般取1000hz,并没有什么依据(自己做的经验来看到是频率低了耦合电容阻抗太大),我想这是交流注入法不易被接受的两个原因.另外类似电池检测的项目,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是否真正利用现有设备积累数据和经验也是个大问题,因为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离不开实际应用的反馈,像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这样的垄断用户,运行人员往往薪水很高,感觉没什么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像我见到的电力局买的很贵的状态检测设备,经常是充门面,实际上没怎么用的.没有用户端的长期有效的反馈,技术进步谈何容易.在电力系统中,状态检测很时兴,但大家都把它当成个捞钱的项目,但实际上大多数效果有限,或者投入产出太不成比例,包括发达国家的一些设备,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状态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目前还是没有树立良好的口碑.对移动之类的通信系统企业无接触,上面的观点可能是一面之词,请大家指教.
对22帖本人深有同感,下面也算有感而发:1、工业电池(指:通讯、移动、能源、交通、IT等基础设施)与民用电池(如:手机、汽车、电动车等)实在不是同一概念,工业电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故障预警,即如何预防应急供能下电池组的突然失效.2、有几个因素使问题更加恶化:(1)密封阀控铅酸电池越装越多,不可避免地占据统治地位;(2)“一票否决法则”使电池组的故障概率远高出单节电池故障概率若干数量级;(3)国家没有相应标准;(4)一般对电池故障知之甚少;(5)工业电池故障的危害并不小于火灾、但对工业电池故障的警惕性却远小于对火灾的警惕.3、不能总靠交学费才有进步(如:2003年7月14日上海地铁1号线停运62分钟事故,还有许多其他实例),也不能总等着国外解决了咱们再去“接轨”.不能怪维护人员不接受新事物,也不能怨国家不重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令人信赖的仪表,缺少令人信服的测试方法.工业电池的故障预警是困难,也是挑战,更是机遇,这话有点老生常谈,俗得很,但用在此处到也贴切,算是与君共勉吧.
0
回复
2005-05-08 23:31
@郑州四维测控
哈尔滨子木没有上图所示那样的便携式仪表,子木产品为在线联网式,其结构包括:电压采样器+信号激励源+控制器.其特点为独特的信号激励方式:全组激励+中点平衡(好象申请了专利).这种激励方式需要3条线及特殊连接点,其余测量线都是电压取样线,每个极柱至少1根,所以,子木产品不需要也不适合上图的测量夹,顺便一提:子木也因3线激励方式没有便携式产品.
我看也是
0
回复
2005-05-08 23:32
@郑州四维测控
哈尔滨子木没有上图所示那样的便携式仪表,子木产品为在线联网式,其结构包括:电压采样器+信号激励源+控制器.其特点为独特的信号激励方式:全组激励+中点平衡(好象申请了专利).这种激励方式需要3条线及特殊连接点,其余测量线都是电压取样线,每个极柱至少1根,所以,子木产品不需要也不适合上图的测量夹,顺便一提:子木也因3线激励方式没有便携式产品.
你很厉害吗?
0
回复
meidg
LV.1
27
2005-05-09 19:38
@郑州四维测控
对22帖本人深有同感,下面也算有感而发:1、工业电池(指:通讯、移动、能源、交通、IT等基础设施)与民用电池(如:手机、汽车、电动车等)实在不是同一概念,工业电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故障预警,即如何预防应急供能下电池组的突然失效.2、有几个因素使问题更加恶化:(1)密封阀控铅酸电池越装越多,不可避免地占据统治地位;(2)“一票否决法则”使电池组的故障概率远高出单节电池故障概率若干数量级;(3)国家没有相应标准;(4)一般对电池故障知之甚少;(5)工业电池故障的危害并不小于火灾、但对工业电池故障的警惕性却远小于对火灾的警惕.3、不能总靠交学费才有进步(如:2003年7月14日上海地铁1号线停运62分钟事故,还有许多其他实例),也不能总等着国外解决了咱们再去“接轨”.不能怪维护人员不接受新事物,也不能怨国家不重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令人信赖的仪表,缺少令人信服的测试方法.工业电池的故障预警是困难,也是挑战,更是机遇,这话有点老生常谈,俗得很,但用在此处到也贴切,算是与君共勉吧.
郑州四维您好!我是一名从事电动自行车售后的工作人员,我想请教哈!像电动自行车的电池(36V)做5A放电在前20分钟和后20分钟的单只的压差在0.08V以上算不算正常呢?还有能不能把您的QQ号告诉我还有些问题想请教哈!  我的QQ号是20944587 希望各位指教!!!! 谢谢!!!
0
回复
2005-05-10 01:30
@meidg
郑州四维您好!我是一名从事电动自行车售后的工作人员,我想请教哈!像电动自行车的电池(36V)做5A放电在前20分钟和后20分钟的单只的压差在0.08V以上算不算正常呢?还有能不能把您的QQ号告诉我还有些问题想请教哈!  我的QQ号是20944587希望各位指教!!!!谢谢!!!
meidg网友您好!我们做的是工业电池的故障预警,与电动车电池接触不多,经验甚少,可能帮不上大忙,下面的分析也只能仅供参考:
电动车电池属深循环(全充全放型)动力使用,与浮充后备使用有很大不同,就个人使用来说,每天的行驶都等于在做容量放电试验,可以直接感受到电池状况而并非必须精密仪表.如果需要“定位”,即挑出最“坏”的电池,可使用负载放电下用万用表比较端电压的简易方法,在本质上与专用仪表一个原理.总之仪表是死的,人是活的,古语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可能是所有专业人士的共同感受.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