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商用电磁灶》SB/T 10548--2009 中关于电磁灶热效率的计算,把锅盖及没有接触水的部分的锅的温度都作为加热终止时与t2时刻的水温一样来计算,这样计算出来的热效率明显比真实的热效率要高得多,不知是何原因?请那些参与制订标准的厂家给予解释。
另外对电磁灶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中没有提及,可靠性要求也没有提及,一些性能指标也较少,标准太低了,真有点象乳制品国标一样的过程了。
国标《商用电磁灶》SB/T 10548--2009 中关于电磁灶热效率的计算,把锅盖及没有接触水的部分的锅的温度都作为加热终止时与t2时刻的水温一样来计算,这样计算出来的热效率明显比真实的热效率要高得多,不知是何原因?请那些参与制订标准的厂家给予解释。
另外对电磁灶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中没有提及,可靠性要求也没有提及,一些性能指标也较少,标准太低了,真有点象乳制品国标一样的过程了。
我在网上搜到这样一篇文章.见如下
|
|||||||||||||||||||||||||||
|
|||||||||||||||||||||||||||
|
|||||||||||||||||||||||||||
如果是以上厂家起草的话,那就是厂家标准而已 肯定还是考虑了中国国情和许多企业利益。太严格了,反会把许多厂家逼上绝路,尽管难听,却是实话。 |
标准中有关热效率的计算:把锅盖及没有在浸在水中的锅的上面部分都作为与水接触部分同等加热的锅来处理,这样的做法为投机取巧的做假者提供了合法的做假通道。厂家只要把锅盖做得很厚,质量很大,那么检测出来的热效率会非常高。
正确的做法是锅盖不计算在内,QB/T 1236 -1991 《 电磁灶》的标准中就没有锅盖计算进去的说法。合理的是应当把不在水中部分的锅的吸热另外计算。这样才是真实和合理的。
事实上商用电磁灶功率大,多数不是单管模式,热效率是很高的。再说从15度的水温到75度的水温,一般在几十秒到分把钟就到了,向周围的散热或者说热量的损失不是很大,顶多影响热效率百分之一左右,何必要这样网开一面让做假者有空子可钻。
标准中把能源效率分成4级:能源效率1级的电磁灶热效率为90%,2级为87%,3级为84%,4级为81%。这么低的水准,4级为81%明显是照顾了单管模式,1级的热效率为90%,明显是照顾到了一台电磁灶用了4到5只风机的厂家。如果用半桥或全桥模式,热效率达到95%是轻而易举的。
这么低的热效率标准,还为做假者提供了作假的合法通道,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可能沈工企业做的产品主要是对部队和铁路等上面用的,而一般做商用电磁炉企业是对一般酒店,餐饮业,工厂食堂等上面用的。面对的客户群体不一样,营销方式,产品价格包括用户对产品的理解也不一样。上面起草标准的企业在市场还是有相当知名度(不谈产品质量真正怎么样,中国的很多产品或者企业知名度跟营销方式,资本实力有很大关系),而沈工的企业在市场知名度可能没那么大(不要见怪),企业来影响一些国家部门,该标准是照顾了大多数做普通商用电磁炉的企业,皆大欢喜。
补充说明一下:该标准《商用电磁灶》SB/T 10548--2009是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不是国标,如果是国标的话肯定要把电磁兼容性要求作为标准的内容之一。我所经历的江苏常州、无锡二个地方标准计量局审查企业标准时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是通不过审查的。常州市一个区的标准计量局还把可靠性要求作为标准的内容之一。标准局审定的企业标准计算电磁灶热效率时锅盖是不计算进去的,但试验时充许用其它的盖子盖在锅上。并且不在水中部分的锅与在水中部分锅的温升是不一样的,计算时以水面线上面的锅的部分的中位线的温度与上面部分的锅质量单独计算,这样就科学而合理,也是严格的。
QB/T 1236 1991中是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中是有锅盖的,在第四页最后一句话:“m2:锅和锅盖的质量”,但是标准锅中却没有提及锅盖的要求。这一点到QB/T 1236-2008做了纠正,增加了锅盖的尺寸及材料标准,而且和GB21456的内容是一致的。
当然对于这一点实际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热效率的测试还是要到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在这一方面是没有空子可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