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抗扰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抗扰度测量基本原理

抗扰度测量通常是用对被测设备的干扰效应已经达到某一规定水平来判断的。通过对被测设备施加有用试验信号和无用试验信号的方法来进行,所有抗扰度测量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有用信号是使被测设备保持在某种正常工作状态的信号,无用信号是指抗扰度标准规定的干扰信号,可以是连续波信号、脉冲波信号、电磁场或电源的变化;耦合路径可以是线缆上的电压、电流的耦合,可以是空间辐射场的耦合。无用信号可以用直接辐射或电流/电压注入法来施加。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全面评价被设备的抗扰度,直接辐射和电流/电压注入技术都需要采用。

1.2抗扰度的评价方法

  • 性能降低客观评价方法:
可以通过监测电压、电流、特定的信号和音频检波电平等方法来对被设备的抗扰度做出客观评价。这些电信号可以采用模拟或数字记录技术来记录。
  • 性能降低主观评价方法:
抗扰度的主观评价是对其采用监测图像和声音的性能降低来进行的。不可用计量术语精确地表达性能降低,而是用人的感觉术语来表述性能降低。    采用性能降低主观评价方法需要规定构成性能降低的准则,而且必须规定做出主观评价所依据的工作状态。例:以电视机为例,就图象干扰来说,有用实验信号产生一个标准图像而无用信号产生一个性能降低的图像。性能降低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像重叠、同步骚扰、几何失真、图像对比度或色彩的损失

1.3、抗扰度性能降低分类及试验结果判别

性能降低有如下分类:

A、没有降低: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B明显除低:这种情况下,性能已经受到了电磁骚扰的影响,当去除抗扰度信号时,性能降低现象随即消失。
C严重降低:这一类别的产品将不能够连续满意地工作,必须电子产品/设备需要操作人员介入才能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D失效/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这是最严重的性能降低类别,此时,产品完全失效并且不能重新恢复使用。最终发生损坏,不能现场修复。  
符合A的产品,试验结果应判为合格。产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功能正常,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符合B的产品,试验结果取决于其产品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试验大纲的规定,认为某些影响是不重要的,因而也可以判为合格。符合C、D的产品判为不合格。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子星球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与稿件投诉,请联系:editor@netbroad.com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赞 1
收藏 2
关注 70
成为作者 赚取收益
全部留言
0/200
成为第一个和作者交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