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节串联电池组保护线路技术特点
1081335394.doc
10节串联电池组保护线路技术特点
全部回复(1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titan_hit
有点意见,呵呵我也没有看得很清楚,前面的几条就是一些基本的功能,我的一篇论文(在电源技术上马上要发表)比这要详细的多,后面的均衡那一款我个人认为是不适合大容量电池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还勉强凑合,首先是在浪费电,其次是放电的时间太长,还有就是要找大功率的三极管,对于2安时的电池来说在充到4伏以后50毫伏的电压差会有100毫安时的容量差,如果大电池会更多,你的那个小电流的平衡功能不现实,电池组的明显差别不是在充电中而是在放电中.请大家指正.
我做的可不是小电流哦
我的均衡电流从理论上说可做到10a以上,我主要是采用一种新的变换理论将整体电池的电压变换后,去补偿每个单体电池.与我们研制的保护电路组合可达到完美的均衡效果.平时电池包只带保护板,不带均衡.需均衡时只需将均衡板与保护板对接,即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均衡,均衡完成后指示完成,拔掉均衡板即可.
我的均衡电流从理论上说可做到10a以上,我主要是采用一种新的变换理论将整体电池的电压变换后,去补偿每个单体电池.与我们研制的保护电路组合可达到完美的均衡效果.平时电池包只带保护板,不带均衡.需均衡时只需将均衡板与保护板对接,即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均衡,均衡完成后指示完成,拔掉均衡板即可.
0
回复
提示
@titan_hit
有点意见,呵呵我也没有看得很清楚,前面的几条就是一些基本的功能,我的一篇论文(在电源技术上马上要发表)比这要详细的多,后面的均衡那一款我个人认为是不适合大容量电池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还勉强凑合,首先是在浪费电,其次是放电的时间太长,还有就是要找大功率的三极管,对于2安时的电池来说在充到4伏以后50毫伏的电压差会有100毫安时的容量差,如果大电池会更多,你的那个小电流的平衡功能不现实,电池组的明显差别不是在充电中而是在放电中.请大家指正.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电池组的差异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都有;是否选用均衡功能不是看容量的大小,而是要看实际的运用、电池的一致性能及串并联级数;串联的级数多,采用均衡电路的话,循环次数肯定会更长;高容量电池,例如动力电池10ah以上,我认为是一定要加均衡电路的;否则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只是动力电池的均衡技术是不能采用分流电阻实现的;而是采用能量均衡.
大家在做均衡电路时;充电时用均衡功能;放电时一定要将均衡功能关闭;否则只会浪费能量.
大家在做均衡电路时;充电时用均衡功能;放电时一定要将均衡功能关闭;否则只会浪费能量.
0
回复
提示
@zht5665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电池组的差异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都有;是否选用均衡功能不是看容量的大小,而是要看实际的运用、电池的一致性能及串并联级数;串联的级数多,采用均衡电路的话,循环次数肯定会更长;高容量电池,例如动力电池10ah以上,我认为是一定要加均衡电路的;否则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只是动力电池的均衡技术是不能采用分流电阻实现的;而是采用能量均衡. 大家在做均衡电路时;充电时用均衡功能;放电时一定要将均衡功能关闭;否则只会浪费能量.
理想的电池包均衡:
仅仅充电时的在线均衡是不够的,只能弥补单串自放电,这不是主要矛盾.
运行中合理弥补单串容量缺失的离线均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要做到让单串差别达到50%的电池包完成理想的充放电循环,才是电池均衡的实用境界.
离线均衡将明显降低电池包的早期制造成本和尽可能延长其实际使用寿命.
珍惜资源,尽力做到使每一串电池物尽其用,是电池均衡的终极目标.
仅仅充电时的在线均衡是不够的,只能弥补单串自放电,这不是主要矛盾.
运行中合理弥补单串容量缺失的离线均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要做到让单串差别达到50%的电池包完成理想的充放电循环,才是电池均衡的实用境界.
离线均衡将明显降低电池包的早期制造成本和尽可能延长其实际使用寿命.
珍惜资源,尽力做到使每一串电池物尽其用,是电池均衡的终极目标.
0
回复
提示
@涛声依旧
理想的电池包均衡:仅仅充电时的在线均衡是不够的,只能弥补单串自放电,这不是主要矛盾.运行中合理弥补单串容量缺失的离线均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做到让单串差别达到50%的电池包完成理想的充放电循环,才是电池均衡的实用境界.离线均衡将明显降低电池包的早期制造成本和尽可能延长其实际使用寿命.珍惜资源,尽力做到使每一串电池物尽其用,是电池均衡的终极目标.
深圳强能电气公司均衡器已达到动态均衡的效果,应该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方案,并且该方案不采用单片机,纯模拟电路实现.单有个缺点,不能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因为成本太高了.每个电池外挂一个均衡模块.开始我也挺怀疑此方案,但是其内部人有透露其方案窍门时,我也为其方案叫绝,的确巧妙,相信不久大家可在专利文献上找到答案.
0
回复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