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
过年了,空一点了. 这儿的道理还得继续讲讲透. 看懂咱观点的人还是有的,但是不多. 恐怕是咱的表达能力差了点. 咱继续努力就是了. 真理只有一条! 咱的基本思想是: 12-36V通用的MPPT控制器,必然是成本高企.效率低下!············boost电路和buck电路,各位总是知道的,应该熟悉的. 有一个重要共性,就是:输入电压离目标电压越近,效率越高,反之,效率就越低. 36V的光伏板,最高电压达54V. 试问,谁家的buck可以在输入54V,输出13V时,效率高达98%?............12V的光伏板,最高电压理论值约19V, 假设实际光照时最高约18V. 电池平均充电电压取13V. 18-13=5V 5/18=27%. 这个27%就是MPPT应该做的最大贡献,很多时间,还到不了这个数值.各位请注意, 千万别弄反了! 其实, MPPT出力的百分比越低, 反而能证明光伏系统的整体设计越优秀! MPPT控制器(含DC变换)的成本就可以低, 电路效率还会高! 整体效率(由于含直通)就更高! 如果36V的光伏板通过12-36的控制器对12V的电池,用buck, 充电. 同等功率条件下.控制器的转换功率就大得多.损耗就大,效率就低. 成本也高. 散热器也大.所以,本人一再强调, 电压先要匹配!!! 控制器不能通用,必须专用,效率才会高. MPPT才会真正有意义! 成本也可以低点. 散热器也小...............如果一定要36的光伏板对12V的电池充电,也是可以的. 但要设计成36对12的专用型,在DC变换上另走捷径. 而不是12-36的对12V充电的通用型(低效). 区别就只有这么一点点. 由于MPPT的真正贡献并不大. 最大时,不大于30%,贡献时间也不长. 由于还有直通时间,平均增效只可能十几个点. 如果转换效率低了,损耗大了,实在伤不起. 真正还能剩下多少呢?·············把三块12V的板串起来,限流成一块板的电流. 再来演示MPPT的作用,哇,扩流了几倍! 好象很好. 其实笨笨! 肯动动脑子的,仔细想想就应该能明白. ......大电流,小电流,平均值,有效值,损耗大,损耗小........ 嘿嘿! 多想想有利于巩固基础.再回到开头: boost电路和buck电路的共同点: 输入电压离目标电压越近,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散热器就越小......从这儿开始思考,容易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