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工业半导体
认证:优质创作者
所在专题目录 查看专题
IGBT7的短路能力及降额曲线
论文 | 如何理解并运用IGBT7 175℃的最高运行结温
论文 | EconoDUAL™ 3 IGBT7 900A 1200V 第一部分:芯片特性
论文 | EconoDUAL™ 3 IGBT7 900A 1200V 第二部分:热特性评估
论文|1200V IGBT7和Emcon7可控性更佳,助力提升变频器系统性能(上)
论文|1200V IGBT7和Emcon7可控性更佳,助力提升变频器系统性能(下)
作者动态 更多
SiC MOSFET芯片并联的关键技术
1星期前
工业自动化是什么?
1星期前
光伏微型逆变器拓扑发展趋势
2星期前
微型逆变器综述与英飞凌解决方案
2星期前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简介
2星期前

论文 | EconoDUAL™ 3 IGBT7 900A 1200V 第二部分:热特性评估

在第一篇论文中我们介绍了芯片特性本篇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热特性评估。

3. 1200V发射极控制的

EmCon7中功率技术

虽然改进IGBT性能对于提升新功率模块的载流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只优化IGBT并不够。还必须改进续流二极管以实现最大的功率增益。因此,通过优化二极管,不仅要能在二极管恢复期间达到足够的软度,还应保持较低的损耗。与IGBT的关断特性相反,二极管软度在电流较小(比如0.1·Inom)时最为关键。图10显示了FF600R12ME4_B72中的发射极控制的HE二极管和FF900R12ME7_B11中的发射极控制的EC7二极管,在25°C时二极管恢复阶段的相应开关曲线。

图10:FF600R12ME4_B72中的发射极控制的HE二极管和FF900R12ME7_B11中的发射极控制的EC7二极管的开关曲线

显而易见的是,发射极控制的HE二极管不能用于外部门极电阻低于1.5Ω时。如图10中下面的一张图所示,当Rg,on值较小时(比如1.0Ω),会发生二极管瞬变,而发射极控制的EC7二极管在Rg,on=0.51Ω时也能使用,并未显示出任何软度问题。

就图11中二极管的恢复损耗(Erec)而言,发射极控制的EC7二极管的Erec与发射极控制的HE二极管几乎相同——虽然发射极控制的HE二极管的di/dt高出26-31%。

图11:在不同温度下,FF600R12ME4_B72和FF900R12ME7_B11模块的二极管恢复损耗与正向电流的关系。插图显示的是归一化的正向特性

为了本节内容的完整性,图11的插图中显示了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4. 模块外壳和结温规格

1)模块外壳改进

相比上一代,新一代芯片的标称电流将提高50%。因此,有必要对外壳作一些改进,以便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流,特别应对主端子进行改进。为此,我们不仅开发出一款新外壳,还调整了内部模块设计以提高主端子的载流能力。 

2)IGBT和FWD结温规格

较之IGBT4被指定的绝对最高温度Tvj,op等于150°C——不区分连续运行和过载运行,指定IGBT7的绝对最高温度Tvj,op时,应考虑到第1节中和参考文献第[9]条中所述的GDP应用要求。

图12显示了IGBT7和EC7的结温规格。

图12:IGBT 7(左侧)与IGBT 4(右侧)的虚拟结温规格对比。IGBT 7的Tvj,op高于150°C时的过载持续时间必须在负载周期时间(T)的20%以下,即,T = 300s时,t1 = 60s

指定IGBT7的Tvj,op值时应考虑到驱动制造商所规定的典型过载情形,且可以涵盖3秒和60秒的过载脉冲。对应用的影响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讲述。

5. 应用测试和结果

与FF600R12ME4_B72器件相比,上述新开发的FF900R12ME7_B11的所有特性都将带来性能的改进。为了评估和比较这两种器件的性能,须进行一系列的应用测试,并用红外摄像机进行温度评估。测试参数的设置应考虑到

第1章中所述的及表1中所列的信息:

表1:在应用中比较IGBT7和IGBT4时所用的典型GPD参数。*所需的40°C的环境温度不能通过试验装置进行调整

试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图13:试验装置的照片。试验条件如表1所示

图注:

1.红外摄像机

2.IGBT驱动

3.风扇

4.直流母线电容器

5.散热器

6.黑色无凝胶模块 – 供试器件

7.适配卡

1)FF600R12ME4_B72 vs. FF900R12ME7_B11 – 输出电流和温度降低

试验结果显示在图14和图15中。

图14:在1kHz 和表1中所述的条件下,IGBT结温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图15:在2.5kHz 和表1中所述的条件下,IGBT结温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kHz连续脉宽调制模式和相同的输出电流下,采用IGBT 7技术的模块工作温度比IGBT4器件低38K。将新模块推到指定温度的极限,可使输出电流增加150A。在150°C时,IGBT7相比IGBT4仍具有95A的输出电流优势。

而在2.5kHz连续脉宽调制模式下,新技术的优势也很明显:电流相同时工作温度可降低33K;150°C时最大输出电流可增加70A,175°C时最大输出电流可增加110A。

2)FF600R12ME4_B72 vs. FF900R12ME7_B11 – 直流端子温度降低

图16显示了相比FF600R12ME4_B72,FF900R12ME7_B11利用新外壳所实现的温度降低。

图16:通过比较新款和老款外壳的直流总线温度来确定温度改进情况

当输出电流相同时,FF900R12ME7_B11模块的新外壳可使直流总线温度比FF600R12ME4_B72最多降低20K。可以比对图17中的两张红外线照片,它们分别显示这两种模块在相同应用条件下的温度分布。

图17:FF600R12ME4_B72(左侧)和FF900R12ME7_B11(右侧),二者都在420A和2.5kHz及相同条件下运行。黑色方框为用于进行温度评估的逆变器部位

比较发现,在采用FF900R12ME7_B11而非FF600R12ME4_B72的系统中可以看到不同组件的温度降低。在新器件中,主要是IGBT、FWD、DCB、模块端子、直流总线端子及接合线能在较低温度下运行。

3)FF600R12ME4_B72 vs. FF900R12ME7_B11 – 在相同GPD机箱尺寸的功率密度

在这部分试验中,选择与GPD制造商[1]的正常负荷(ND)和重型负荷(HD)机型对应的输出电流有关的参数,来评估不同技术的最大可能的逆变器输出电流。参数列在表2中。

表2:为测试两种模块在相同机箱的输出电流而选择的参数

在表1中所述的条件下和2.5kHz时,给半导体施加额定输出电流。在过载电流应用之前,整个系统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系统的热性能显示在图18和图19中。

图18:机箱等级电流370A,FF600R12ME4_B72器件:在额定电流ND和HD、正常负荷和重型负荷过载脉冲下的测量结果

当机箱等级电流为370A时,IGBT4解决方案达到温度极限。在3秒钟的重型负荷过载脉冲期间,IGBT的Tvj达到142°C。

图19:机箱等级电流477A,FF900R12ME7_B11器件:在额定电流ND和HD、正常负荷和重型负荷过载脉冲下的测量结果

IGBT7器件能够达到输出电流477A的要求。在施加所有必需的电流等级期间,FF900R12ME7_B11始终位于图12中所示的IGBT7的规格之内。由于试验中的环境温度为20℃,而不是要求的40℃,所以得到的结果适合用于作比较。因此,通过使用改进的散热器,采用不连续脉宽调制,和/或降低开关频率,逆变器制造商可以在40°C时达到相同的输出电流。

结论

新开发的由IGBT7与发射极控制EC7二极管组成的芯片不仅易于使用,还能完全满足通用型驱动(GPD)的需求。它具有的优势包括:静态损耗显著降低,可控性好,在所有应用相关的电流等级下都具有足够的软度,以及短路能力强。这些与EconoDUAL™3封装改进及用于满足驱动过载需求的新温度规格相结合,可让逆变器设计工程师更方便设计。

所进行的应用测试毫无疑问地表明,相比上一代,新一代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改进。当电流相同时,新一代FF900R12ME7_B11相比FF600R12ME4_B72模块温度降低了38K。另外,新一代器件的输出电流还可增加最多150A。

考虑到典型的GPD正常负荷和重型负荷设计标准,利用使用IGBT7替代IGBT4的EconoDUAL™ 3可能实现机箱等级电流从370A到477A的跳跃。

参考文献

[9] AN2018-14, TRENCHSTOP TM 1200 V IGBT7 Application Note,

https://www.infineon.com/dgdl/Infineon-AN_201814_TRENCHSTOP_1200V_IGBT7-AN-v01_00-EN.pdf?fileId=5546d46265487f7b01656b173ddc3600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子星球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与稿件投诉,请联系:editor@netbroad.com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赞 2
收藏 1
关注 466
成为作者 赚取收益
全部留言
0/200
成为第一个和作者交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