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INN3368设计的快充电源

INN3368主控芯片属于PI的InnoSwitch系列IC,将初级、次级和反馈电路同时集成到一个表面贴装离线式反激开关IC中。集成了初级MOSFET、初级侧控制器、用于同步整流的次级侧控制器以及可省去光耦器的创新性的FluxLink技术。设计可在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实现小于10 mW的空载能耗。IC采用表面贴装式InSOP封装,其初级至次级爬电距离为11 mm。

INN3368设计的快充电源,输入电压220-240V~50/60HZ 2A,输出5V/3A、9V/3A、12V/3A,具有高集成度和丰富的功能,在应用时金属极少的外围器件,有效减小整体方案的尺寸,降低BOM成本。

全部回复(32)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gxg1122
LV.10
2
2021-06-02 18:13

正常工作期间,初级侧控制器从变压器的辅助绕组获得供电,偏置绕组的输出由二极管进行整流

0
回复
gxg1122
LV.10
3
2021-06-02 18:14

用简单的初级侧调整来控制次级侧的优点对变压器的变化不敏感,内置同步整流,效率高

0
回复
gxg1122
LV.10
4
2021-06-02 18:15

若流入BPP引脚的电流增加至大于ISD阈值,芯片初级侧控制器将锁存关断

0
回复
2021-06-02 19:06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0
回复
2021-06-02 19:06
@奋斗的青春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从次级侧控制器向初级控制器传递精确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信息。

0
回复
2021-06-02 19:07
@gxg1122
若流入BPP引脚的电流增加至大于ISD阈值,芯片初级侧控制器将锁存关断

INN3368能够在连续导通模式(CCM)、临界工作模式(CrM)和非连续导通模式(DCM)下工作。

0
回复
紫蝶
LV.9
8
2021-06-02 19:21

功率开关处于关断期间,初级旁路引脚中的内部稳压器会从漏极引脚吸收电流。

0
回复
svs101
LV.8
9
2021-06-03 10:37
@奋斗的青春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磁感耦合技术具备次级侧控制方式的优势,兼具初级侧驱动方式的简单性。

0
回复
svs101
LV.8
10
2021-06-03 10:38
@奋斗的青春
INN3368能够在连续导通模式(CCM)、临界工作模式(CrM)和非连续导通模式(DCM)下工作。

初级侧与次级侧具有更宽的11.5 mm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可靠性更高,抗浪涌及ESD能力更强。

0
回复
svs101
LV.8
11
2021-06-03 10:39
@紫蝶
功率开关处于关断期间,初级旁路引脚中的内部稳压器会从漏极引脚吸收电流。

提供全面的输入电压及负载保护,并且具有出色的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

0
回复
fengxbj
LV.8
12
2021-06-03 11:46
@奋斗的青春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采用外部输出电流检测,可提供精确的恒流/恒压调整率,从而提高设计灵活性。

0
回复
gxg1122
LV.10
13
2021-06-03 12:26
@svs101
磁感耦合技术具备次级侧控制方式的优势,兼具初级侧驱动方式的简单性。

超高的集成度,使电路更加简化,外壳更加紧凑,适合超薄小体积大功率的电源开发。

0
回复
2021-06-03 13:34
@svs101
磁感耦合技术具备次级侧控制方式的优势,兼具初级侧驱动方式的简单性。

这个技术是PI的专利技术,芯片内部集成的,体积很薄也小。

0
回复
2021-06-03 13:34
@gxg1122
超高的集成度,使电路更加简化,外壳更加紧凑,适合超薄小体积大功率的电源开发。

适合大功率有产品尺寸要求的开发案例,功率密度高,集成功能很多。

0
回复
2021-06-03 13:35
@奋斗的青春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这些特性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电源电路。

0
回复
2021-06-13 18:41
@svs101
磁感耦合技术具备次级侧控制方式的优势,兼具初级侧驱动方式的简单性。

全功能的多模式控制器,n能在整个负载范围内提供高效率。

0
回复
2021-07-19 20:13
@奋斗的青春
芯片的创新性磁感耦合反馈机制(FluxLink),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的控制方式。

INN3368虽然时反激式控制器但是内部同步整流驱动,集成了很多功能。

0
回复
20年前
LV.6
19
2021-09-26 14:46

EL1019的温度特性好像不好,应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0
回复
2021-12-21 22:23

这个芯片同时集成了初级、次级和反馈电路的反激芯片

0
回复
tabing_dt
LV.10
21
2022-11-13 18:56
@svs101
提供全面的输入电压及负载保护,并且具有出色的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

反击电源的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比正激电源更难做,这主要是正激后面加了个耦合电感,而反激的漏感不是零。

0
回复
xxbw6868
LV.9
22
2022-11-13 19:12
@tabing_dt
反击电源的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比正激电源更难做,这主要是正激后面加了个耦合电感,而反激的漏感不是零。

交叉调整率的现象就是一路输出稳定性非常好,但多路输出时没有接反馈的支路电压会随其他路的负载变化而剧烈变化。

0
回复
opingss88
LV.10
23
2023-05-15 20:37
@svs101
磁感耦合技术具备次级侧控制方式的优势,兼具初级侧驱动方式的简单性。

即使输入电压改变或使用不同的电源进行测量,其输出特性也可以保证在该容差范围内

0
回复
only one
LV.7
24
2023-05-25 23:58

这个输入电压范围有点窄啊?万一电网波动一下啊,会不会触发保护呢?

0
回复
opingss88
LV.10
25
2023-09-14 22:24
@svs101
初级侧与次级侧具有更宽的11.5mm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可靠性更高,抗浪涌及ESD能力更强。

补偿引脚从内部连接至跨导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控制器的输入端

0
回复
2023-09-14 22:53

创新性的FluxLink技术是什么技术啊,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吗

0
回复
opingss88
LV.10
27
2023-11-07 21:48

降压转换器导通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电感以及器件限流点

0
回复
tmpeger
LV.10
28
2023-11-07 22:22

输出二极管并联的RC用于抑制电压尖峰,同时也对辐射有抑制

0
回复
2023-11-07 22:30

使用了创新性的FluxLink技术,可省去光耦器

0
回复
飞翔2004
LV.10
30
2023-11-08 12:35
@快乐的小天使
创新性的FluxLink技术是什么技术啊,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吗

FluxLink 技术可在无需专用隔离变压器检测绕组和光耦的情况下,实现±3%的高精度输入电压和负载综合调整率

0
回复
trllgh
LV.9
31
2023-11-08 13:09
@快乐的小天使
使用了创新性的FluxLink技术,可省去光耦器

FluxLink 技术即使在瞬态应力测试下也能保持输出电压稳压,可以说这个系列的IC性能是比较好的。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