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LNK564设计的5 V/300 mA小功率家电辅助电源

      隔离反激式电源采用LinkSwitch-LP产品系列的LNK564DN而设计,内置700V的MOS场管,同时在内部集成一个5.8V调整器,电源在90-265 VAC的通用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可达5 V/300 mA,输出电压低,效率也不高,满载条件下效率大于65%,LNK564DN利用次级绕组电压在偏置绕组上的反射电压来稳定输出电压和电流,不再需要光耦器。在恒压状态下,通过跳过MOS管的开关周期来实现稳压,当负载电流超过峰值功率点后,MOS管的开关周期不再被跳过,实现恒流特性,所以也可以用来设计低成本的小功率充电器。

全部回复(2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cb_mmb
LV.8
2
2021-10-16 10:47

LNK564的反激式变换器具有类似于非稳压的工频变压器电源的输出VI特性。

0
回复
dbg_ux
LV.9
3
2021-10-16 10:58

LNK564使用E-Shield技术的变压器减少传导EMI的产生,从而减少电路中所需的滤波元件的数量。

0
回复
kckcll
LV.9
4
2021-10-16 11:06
@dbg_ux
LNK564使用E-Shield技术的变压器减少传导EMI的产生,从而减少电路中所需的滤波元件的数量。

同时这个系列的输出功率很小,可以进行无箝位设计。

0
回复
lx25hb
LV.8
5
2021-10-16 12:34
@cb_mmb
LNK564的反激式变换器具有类似于非稳压的工频变压器电源的输出VI特性。

电路中不使用光耦器或恒流检测电阻,即可获得恒压/恒流特性。

0
回复
uf_1269
LV.8
6
2021-10-16 12:39
@lx25hb
电路中不使用光耦器或恒流检测电阻,即可获得恒压/恒流特性。

为实现最准确的电压和电流调整, 反馈电阻应选用精度为1%的电阻。

0
回复
2021-10-17 09:23
@uf_1269
为实现最准确的电压和电流调整,反馈电阻应选用精度为1%的电阻。

其输出电流被加以限制,使其不会超过最大额定输出功率。

0
回复
trllgh
LV.9
8
2021-10-17 09:26
@kckcll
同时这个系列的输出功率很小,可以进行无箝位设计。

无箝位设计对于变压器的工艺跟参数要求都比较高。

1
回复
谢厚林
LV.12
9
2021-10-18 06:43
@trllgh
无箝位设计对于变压器的工艺跟参数要求都比较高。

是 的!无钳位的设计,漏感能量不能大,因为漏极的杂散电容是非常小的。

0
回复
2021-10-19 14:48
@lx25hb
电路中不使用光耦器或恒流检测电阻,即可获得恒压/恒流特性。

采用了革新性的控制技术,能够提供极为严格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调节。

0
回复
2021-10-19 14:49
@trllgh
无箝位设计对于变压器的工艺跟参数要求都比较高。

自动重启动保护功能在输出短路及控制环路故障状况下可将输出功率降低95%以上。

0
回复
2021-10-19 16:11

这个方案从结构上省去了光耦、钳位电路等部分,极大地减小了体积和成本。

0
回复
dianre888
LV.6
13
2021-10-19 17:11
@大海的儿子
其输出电流被加以限制,使其不会超过最大额定输出功率。

LNK564PN在恒定限流点工作,在每个周期对初级侧电流进行 限制。

0
回复
beakline
LV.6
14
2021-10-19 17:16
@trllgh
无箝位设计对于变压器的工艺跟参数要求都比较高。

电源输出功率在20W以下,也可采用简单的稳压二极管箝位电路。

0
回复
spowergg
LV.10
15
2021-10-19 17:22
@beakline
电源输出功率在20W以下,也可采用简单的稳压二极管箝位电路。

钳位电路主要是可以较好地吸收漏感能量,同时不消耗主励磁电感能量。

0
回复
xxbw6868
LV.9
16
2021-10-20 17:27
@dianre888
LNK564PN在恒定限流点工作,在每个周期对初级侧电流进行限制。

在输出电压超过参考值时,内部控制器将通过跳过开关周期 来调整输出电压。

0
回复
2021-10-21 16:35

其输出电流被加以限制

0
回复
k6666
LV.9
18
2021-10-22 15:37

FB管脚通过将一个光电耦合器连接到该引脚,可随输出电压的需求来调整MOS的通断时间。

0
回复
k6666
LV.9
19
2021-10-22 15:38

利用次级绕组电压在偏置绕组上的反射电压来稳定输出电压和电流。

0
回复
k6666
LV.9
20
2021-10-22 15:42
@大海的儿子
其输出电流被加以限制,使其不会超过最大额定输出功率。

电源电路简单,元件少,成本比较低,非常不错的高性价比的主控芯片。

0
回复
svs101
LV.8
21
2021-10-22 17:10
@大海的儿子
其输出电流被加以限制,使其不会超过最大额定输出功率。

在电源PCB设计的时候,减小箝位和输出二极管的环路面积,以降低EMI。

0
回复
svs101
LV.8
22
2021-10-23 10:35
@dbg_ux
LNK564使用E-Shield技术的变压器减少传导EMI的产生,从而减少电路中所需的滤波元件的数量。

设计的电源在轻载条件下,会降低初级侧电流限流点以减小变压器磁通密度,进而降低音频噪音

0
回复
紫蝶
LV.9
23
2021-10-25 17:23
@lx25hb
电路中不使用光耦器或恒流检测电阻,即可获得恒压/恒流特性。

省掉了电源的光耦元件,产品的质量提升不少,工作稳定,长时间可靠。

0
回复
XHH9062
LV.9
24
2021-10-25 21:00

内置MOS的话,芯片的发热量如何

0
回复
飞翔2004
LV.10
25
2022-06-06 22:34
@k6666
利用次级绕组电压在偏置绕组上的反射电压来稳定输出电压和电流。

当反射电压明显大于输入电压时,变换器如果在断续工作模式,那么退磁完成迚入自由振荡后, MOS 管的漏极会出现负压,导致MOS管的体二极管导通,效率显著降低了。

 

0
回复
飞翔2004
LV.10
26
2022-06-06 22:36
@XHH9062
内置MOS的话,芯片的发热量如何

外置MOS性能一般比集成MOS会好一些。驱动看什么管子吧,高Qg的管子就需要比较强力一点的驱动器.

0
回复
trllgh
LV.9
27
2022-06-06 22:37
@飞翔2004
外置MOS性能一般比集成MOS会好一些。驱动看什么管子吧,高Qg的管子就需要比较强力一点的驱动器.

某些情况下集成MOS适合,有些情况下外部MOS适合。集成在于高集成度,省器件。外置在于高性能,灵活。

0
回复
dbg_ux
LV.9
28
2022-06-06 22:46
@trllgh
某些情况下集成MOS适合,有些情况下外部MOS适合。集成在于高集成度,省器件。外置在于高性能,灵活。

成本有点难以比较,毕竟也有高价的集成MOS的芯片和低价的外置MOS方案。总之适合系统的才是最好的

0
回复
xxbw6868
LV.9
29
2022-09-16 21:36

差模滤波原理一样共模干扰信号也将转换为输出能量,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可公用一个磁芯这样就能实现共模滤波的有源控制

0
回复